以下是含有美中科技戰的搜尋結果,共251筆
台灣板金經營協會於日前在台中臻愛花園飯店舉辦第四屆第二次會員大會,聚集全台板金產業菁英與相關夥伴齊聚一堂。台灣板金經營協會理事長劉明杰特別規劃兩場專題演講,從AI數位應用到國際貿易局勢分析,內容聚焦產業升級與全球經貿挑戰,議題務實深刻,吸引會員高度關注。
國民黨主席選舉由鄭麗文勝出,她選前主張要堅持「九二共識」作為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互信基礎,使台灣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傲視全球」,並擬邀請前行政院長陳 掍X任「財經發展戰略總指導」等作法,外界更普遍關注,她將如何重新塑造兩岸經貿的新格局。
美國對中國大陸實施高階晶片出口限制後,重創輝達(NVIDIA)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版圖。根據《南華早報》報導,輝達在中國大陸先進晶片市場的市占率,從過去高達95%,如今已驟降至0%。對此,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罕見發聲,直言「損害中國大陸的事情,往往也會傷害美國」,呼籲華府重新思考出口政策,尋求「更細膩的平衡」。
美中科技戰升級,北京終於出招反擊。這場「雙方都能玩的遊戲」,正改寫全球供應鏈的規則。外媒也指出,雙邊角力的勝負關鍵。
台積電(2330)法說會釋出強勁展望,董事長魏哲家表示,生成式AI需求「比三個月前更強勁」,先前預估2024至2029年AI加速器營收年複合成長率約中40%,現在「略優於預期」,將於明年初更新預測。法人解讀,AI應用需求持續推升高階製程產能利用率,公司營運展望持續樂觀。
經濟部長龔明鑫15日於活動致詞表示,台灣要達到2050淨零目標,再生能源的推動是重中之重,因此各項綠能需要持續發展,且節能也非常重要,若產業投入節能技術,可能就不需要蓋那麼多電廠。他也直言,AI時代將相當耗電,政府協助發展矽光子等技術就是為了達成更好的節能效果。
聯準會主席鮑爾暗示股價已經漲過頭,美股四大指數昨夜全面回落;台股ADR漲跌參半,台積電(2330)續漲3.7%、收282.71美元,再創新高,聯電(2303)漲1.52%、日月光(3711)跌0.09%;台積電期貨盤後漲25元、收1365元,台指期夜盤漲153點、報26416點。10月台指期今日開盤上漲113點,為26376點,金融期開高。
美中經貿高層15日結束在西班牙馬德里的2天會談,傳出雙方就熱門短影音平台TikTok的美國所有權問題達成「架構協議」。美國總統川普當天在「真實社群」平台發文,稱雙方談判進展順利,並透露,他將在19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川普在貼文中說,美中在西班牙的大型貿易會議「進展非常順利!」他並暗指TikTok(抖音國際版)說,雙方就「我們年輕人很想挽救的某家公司達成協議,他們會非常高興!」
據法國廣播電台報導,中國科技巨頭騰訊,近日傳出從美國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成功挖角頂尖AI研究人員姚順雨,引發業界廣泛關注。這是美中科技戰升溫背景下,最受矚目的跨國人才流動之一,凸顯中國企業在全球AI人才爭奪戰中,加速布局的決心。這不僅是一次企業層面的戰略布局,更是中國在全球AI主權競賽中邁出的重要一步。
中國大陸商務部宣布,對美國康寧等多家光通訊廠「截止波長位移單模光纖」銷往大陸,課徵33.3%~78.2%反傾銷稅。市場盛傳,華新、華榮等生產光纖電纜廠商有機會獲轉單,遭華新、華榮打臉否認,康寧銷陸是生產光纖電纜原料光纖絲而非光纖電纜。
台積電中科二期擴廠計畫進入倒數!今年六月正式取得中科台中園區二期土地後,近期大型營造廠已陸續接獲台積電相關工程招標案,預計最快10月動工。根據台積電公開資訊,規劃在二期園區興建四座1.4奈米晶圓廠,建廠期程約兩年,目標是2027年底完成風險性試產,2028年下半年量產,正式啟動2奈米以下最先進製程。
美國總統川普11日證實,已與輝達(NVIDIA)和超微(AMD)達成協議,把銷售晶片至大陸的營收讓美方從中分潤15%,以換取川普政府核發的出口許可證。而港媒則評美方透過「貿易政策貨幣化」或能讓其他國家屈服,但這種「進貢式交易」,對北京肯定不管用。對此,學者也認為,晶片在美中科技戰儼然已成為雙方爭奪的戰略高地,大陸正加速加速自主晶片研發,科技巨頭華為也被視為有機會挑戰美國晶片霸權。
大陸面板大廠京東方面臨業務重挫危機,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初步裁定京東方非法取得並利用南韓三星的OLED面板機密技術,對三星造成損失與嚴重威脅,判決京東方禁止在美國銷售OLED產品14年8個月,等於對相關產品下封殺令,是否影響供貨蘋果待觀察,去年京東方在美洲市場(包含美國)的營收佔比約17.35%。
川普總統向來擅長以社群發文擴散他的政治主張。8月7日這天,從他在「真實社群」一整天的發文,可以一窺當前川普施政重點。令人意外的是,儘管蘋果宣布對美投資6000億美元、台積電對美國設廠投資2000億美元,對總統而言,是足以高調宣傳政績。然而,川普在他的「真實社群」平台僅轉發白宮以「川普總統宣布蘋果將在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為題的46秒影片,未添一字。原因不難猜測,在他眼中這些金額都比不上當天他在真實社群親自花時間打字所談三件將決定美國未來的大事:掌控聯準會、重塑對中戰略、整頓科技巨頭領導層。這三步棋環環相扣,勾勒出川普集中權力,布局全球經濟、安全與科技競爭的完整藍圖。
美國總統川普2025年8月6日宣布對進口半導體課徵100%關稅,豁免在美製造企業,旨在抬高自台灣出貨成本,推動美國晶片自給自足。台積電(TSMC)作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面臨巨大壓力,其在美投資被川普先誇大為3000億美元,後改口為2000億美元,均超出官方1650億美元。同時,台積電爆發2奈米製程技術洩密事件,機密資料疑流向日本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TEL),引發國安危機。關稅與洩密雙重打擊,動搖台積電「護國神山」地位,威脅台灣半導體及其他出口產業。
儘管輝達獲得美國政府批准,重新將H20人工智慧(AI)晶片出口至大陸市場,但其在大陸的主導地位正面臨嚴峻挑戰。華爾街投資機構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儘管輝達努力重返大陸市場,卻難以恢復過去的市場份額。
全球政經局勢詭譎多變,美國關稅政策與利率壓力仍未解除,台新銀行財富管理團隊攜手今周刊共同舉辦「2025投資趨勢論壇」,以《全球動盪下的投資突圍之道》為題,聚焦2025年全球政經與台股趨勢,深入剖析資產配置新方向,協助高端客戶洞悉市場脈動,提前擬定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策略,在風險與機會並存的市場中精準布局。
2025年8月1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灣商品實施20%「暫時性」對等關稅,雖較原預期的32%下調,仍高於日本(15%)與南韓。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台灣主要有兩大難關,除了美方對半導體相關產品「232條款」國安審查,台美官員透露,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要求台灣比照日韓對美國砸大錢投資,導致談判進度延遲,無法在8月1日前拍板。
2025年8月1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灣商品實施20%「暫時性」對等關稅,雖較原預期的32%下調,仍高於日本(15%)與南韓。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台灣主要有兩大難關,除了美方對半導體相關產品「232條款」國安審查,台美官員透露,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要求台灣比照日韓對美國砸大錢投資,導致談判進度延遲,無法在8月1日前拍板。
隨著美中科技戰愈演愈烈,越南半導體產業意外成為贏家。從英特爾、安謀等國際大廠設廠,到本地晶圓與封裝業者接單爆量,越南正迅速從傳統的組裝基地,轉型為全球晶片供應鏈的重要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