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搜尋結果,共23

  • 中國科研能力躍升 直追美國

    中國科研能力躍升 直追美國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當地時間28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中美科學合作中,由中國籍研究人員擔任團隊領導人的占比,在2023年已大幅升至45%,凸顯中國在制定全球研究議程方面日益增加的影響力。若此一趨勢持續下去,中國將在2027年或2028年與美國齊平,屆時雙方將各領銜一半的聯合研究。

  • 諾獎化學》難民男孩成了阿拉伯之光 沉醉實驗不愛上課

    諾獎化學》難民男孩成了阿拉伯之光 沉醉實驗不愛上課

    2025諾貝爾化學獎得主8日揭曉,由日本學者北川進、英裔澳洲學者羅伯森、約旦裔美國學者亞基獲得表彰,3人先後研究化學材料架構MOF(金屬有機骨架),為能源、環保、材料等廣泛應用開啟革新篇章。3人之中最年輕的亞基(Omar Yaghi)是出身難民營的巴勒斯坦人,高中畢業前自隻身赴美,英文欠佳,邊打工邊念大學,念到博士畢業,在美國任教從事研究,人稱「網格化學之父」,諾貝爾學術桂冠加身,阿拉伯世界歡欣鼓舞。

  • 美漲H-1B簽證費 加速人才回流中國

    美漲H-1B簽證費 加速人才回流中國

     美國川普總統19日宣布新的H-1B工作簽證將徵收10萬美元費用,引起各界震撼。這項新規影響深遠,遠超過川普想像,如果真的實施,美國在美中競爭中將會敗北。

  • 時論廣場》美漲H-1B簽證費 加速人才回流中國(羅慶生)

    時論廣場》美漲H-1B簽證費 加速人才回流中國(羅慶生)

    美國川普總統19日宣布新的H-1B工作簽證將徵收10萬美元費用,引起各界震撼。這項新規影響深遠,遠超過川普想像,如果真的實施,美國在美中競爭中將會敗北。

  • AI教母:川普刪研究經費 威脅美國科技地位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為了節省聯邦政府開銷,近日大砍公立大學經費,令不少專家擔心這將阻礙美國技術研發。被譽為「AI教母」的史丹佛大學AI研究院主任李飛飛也公開呼籲,政府縮減研究經費又收緊學生簽證規範,將威脅美國科技地位。

  • 北京高薪招聘在美中國人才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為撙節政府開支,成立「政府效率部」(DOGE)對聯邦機關大查稅,更大刪科研經費,導致研究經費短缺,衝擊包括華裔在內的科研人員生計。南華早報15日引述消息人士指出,中國政府正啟動招聘計畫,開出「年薪10萬美元、為期三年」的優越條件,吸引在中國出生的研究人員「鮭魚返鄉」。

  • 批馬斯克反科學 陸學者:恐帶來災難

    批馬斯克反科學 陸學者:恐帶來災難

     美國總統川普授權美國科技富豪馬斯克成立政府效率部(DOGE)以來,美國聯邦科研機構經歷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衝擊。前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近日接受陸媒採訪時直言,川普和馬斯克很多做法是反科學的;更批評馬斯克講話完全不像科學家,發表非常不負責的言論,如果繼續這麼下去,未來可能會給世界帶來災難。

  • 陸專家批川普、馬斯克「反科學」:恐給世界帶來災難

    陸專家批川普、馬斯克「反科學」:恐給世界帶來災難

    美國總統川普授權美國科技富豪馬斯克成立政府效率部(DOGE)以來,美國聯邦科研機構經歷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衝擊。前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近日接受陸媒採訪時直言,川普和馬斯克很多做法是反科學的;更批評馬斯克講話完全不像科學家,發表非常不負責的言論,如果繼續這麼下去,未來可能會給世界帶來災難。

  • 台師大攜手加州理工重大突破 為量子科技開新局

    台師大攜手加州理工重大突破 為量子科技開新局

    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最新合作研究,在量子記憶體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團隊成功發現在極低溫環境下,磁場可誘發單層二硫化鉬(MoS₂)電晶體產生極性有序現象,為二維材料與電子科技發展開創新篇章。

  • 「菲爾茲獎」陸數學家預言:2030年陸數學家將引領世界

    「菲爾茲獎」陸數學家預言:2030年陸數學家將引領世界

    1月3日,世界華人數學家聯盟2024年會在上海復旦大學開幕。據觀察者網引述香港《南華早報》報導,開幕式上,頂級美籍華裔數學家、北京清華大學求真書院院長丘成桐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到2030年,中國本土培養的一代數學家將會成為該領域的全球領導者。

  • 美國2大望遠鏡計畫陷入抉擇 錢砸下去恐有這些後果

    美國2大望遠鏡計畫陷入抉擇 錢砸下去恐有這些後果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正在審慎評估,是否要資助夏威夷和智利的兩座巨型望遠鏡計畫,兩者各需16億美元,但審查報告尚未決定優先支持哪一座,並警告一但注資下去就會嚴重影響NSF其他天文研究計畫。

  • 逾50億人死於核戰

    逾50億人死於核戰

     氣溫直線下降意謂著北半球溫帶地區的淡水水體結冰,有些地方的冰層可以厚達一英尺。地表水的取得對大多數人類而言,變得難如登天。而同樣面對缺水問題的許多動物,也只能坐以待斃。

  • 商研良語-借鑑美國 提升我國AI技術人才

    商研良語-借鑑美國 提升我國AI技術人才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019年曾提出未來在15~20年內,世界上將有14%工作被人工智慧(AI)取代,另外有32%工作將被迫改變,這也代表著企業在面對數位浪潮襲擊下,除了面臨轉型外,人才也必須跟著轉型而重新塑造新技能,甚至產生新的職業。也因此,主要科技企業無不積極強化及培養AI能力。

  • 美方來台取經 鎖定光電領域

    美方來台取經 鎖定光電領域

     除半導體外,台灣在光電領域的傑出表現,也吸引美國組團跨海來台研習最新的光電顯示技術。

  • 台大邀國際知名資訊系統專家座談 數位化普及應平衡技術利益與風險

    台大邀國際知名資訊系統專家座談 數位化普及應平衡技術利益與風險

    台灣大學椰林講座第6場於15日邀請國際知名資訊系統領域專家,同時也是國際資訊系統學會院士 (AIS Fellow) Suprateek Sarker教授,以探討數位化的普及對社會的影響作為主題,舉行專題演講。他建議平衡數位技術的利益和風險,確保其對教育和社會的正向貢獻。

  • 台美共尋「深科技」合作    新創業齊聚台北分享資源

    台美共尋「深科技」合作 新創業齊聚台北分享資源

    台美新創業者探索「深科技」合作。經濟部攜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今(9日)起為期2天在南港辦理「台美深科技新創交流活動」,雙方共有50位加速器及新創企業參與,分享在深科技領域的創新合作與挑戰。

  •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拜會國科會 共商台美科技新創交流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拜會國科會 共商台美科技新創交流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英文簡稱NSF) 「技術、創新與合作夥伴署」(Directorate for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Partnerships, 英文簡稱TIP)訪問團於8日拜會國科會主委吳政忠,交流台美科技新創合作機會。本次來訪為雙方自2020年12月簽署台美科技合作協定(STA)以來,繼2023年首度在台辦理針對科技議題所架構的高層次政策對話平台後,NSF再次安排人員來訪。

  • 美國家科學基金會拜會吳政忠 促台美科技新創合作

    美國家科學基金會拜會吳政忠 促台美科技新創合作

    國科會9日指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 「技術、創新與合作夥伴署」(Directorate for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Partnerships, TIP)訪團8日拜會行政院政委、國科會主委吳政忠,交流台美科技新創合作機會。

  • 貴州「中國天眼」變垃圾場?原來是誤植美國廢棄天文台

    貴州「中國天眼」變垃圾場?原來是誤植美國廢棄天文台

    澎湃新聞5日報導,位於貴州省平塘縣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FAST)遭海外社群平台網傳嚴重坍塌、變成「垃圾場」,圖文並茂。經查,該說法為謠傳,網傳圖片,實為2020年嚴重坍塌的美國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台(Arecibo Observatory)。

  • 美國前NSF官員率團參加興大「臺美智慧農業研討會」

    美國前NSF官員率團參加興大「臺美智慧農業研討會」

    為促進台美智慧農業技術交流與合作,國立中興大學智慧農業中心於3月11日至12日舉辦「Taiwan-US Smart Agriculture Workshop臺美智慧農業研討會」。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退休研究員Dr. Chang及Dr. Arzberger率愛荷華州立大學Sarkar教授、亞利桑那大學Merchant教授等一行七人,偕同國家高速網路中心林芳邦副主任、農業試驗所陳琦玲博士等人一同參與,共同交流智慧農業技術與經驗,探討臺美智慧農業合作新契機。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