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美國玉米的搜尋結果,共46筆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表示,儘管川習兩國剛剛達成新的「停火」協議,美國仍將繼續對中國展開關稅調查。
外媒引述消息報導,美國與印度接近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對印度商品的關稅稅率可望從50%大幅降至15~16%,最終版本預計在10月底舉行的東協峰會上宣布。韓國高層官員22日也趕往華盛頓展開緊急磋商,試圖解決雙方在3,500億美元投資案執行細節的分歧,務求本月底APEC峰會前敲定。
外媒引述消息報導,美國與印度接近達成一項貿易協議,美國對印度商品的關稅稅率可能從50%大幅降至15~16%,最終協議版本預計在10月底舉行的東協峰會(ASEAN Summit)上宣布。
印度「鑄幣報」(Mint)今(22)日報導,印度與美國即將達成貿易協議,華府可能大幅度降低印度商品輸美關稅,從50%降至15-16%,促成印美達成協議的其中一個原因竟和中國大陸有關,印度將擴大採購美國玉米,填補美國流失的中國市場,同時也將逐步減少採購俄羅斯石油。
綜觀近一周芝加哥(CBOT)穀物期貨漲跌互現,其中大豆期貨價格一度暴跌,因中國宣布的貿易限制措施以及美國總統川普的言辭升級,澆滅了對解決中美之間僵局的希望,但隨著國內需求抵消了對與中國貿易緊張局勢的擔憂,大豆價格反彈上漲,小麥期貨先跌後漲,因全球供應充足而跌至五年低點後反彈,玉米期貨連三天上漲,並創下一周半新高,因中西部部分地區的收成低於預期,且降雨預報可能推遲收割,截至周亞洲電子盤周線圖上,大豆周漲0.57%,玉米周漲2.42%,小麥周漲0.85%。
綜觀近一周芝加哥(CBOT)穀物期貨漲跌互現,其中大豆期價跌至10美元關口,因擔心在美國新季大豆收穫之際,中國將不再進口美國大豆,轉而從南美進口,導致大豆價格受到抑制,另外,受美國政府可能關門,加劇了對穀物和整體金融市場的謹慎情緒,玉米和小麥期貨價格跌至數周新低,接著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大豆將成為四周後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的主要討論話題,因此拉台黃小玉反彈收揚。
綜觀近一周芝加哥(CBOT)穀物期貨漲跌互現,周初玉米期價從六周半高點回落後反彈,因市場關注美國玉米產量創歷史新高的預測,大豆期貨價格下跌,由於對全球最大買家中國出口需求的擔憂再次浮現,小麥期貨因空頭回補和全球最大小麥供應國俄羅斯計劃提高小麥出口稅的消息而小幅走高,截至周四(9/18)芝加哥穀物市場連續兩日全收黑,因季節性壓力而下跌,且美元走強,致美國穀物競爭力下降,小麥期貨跟隨玉米和大豆價格下跌,全球供應充足也令市場擔憂,截至周五(9/19)亞洲電子盤周線圖上,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本周迄今大豆下跌0.26%,玉米下跌0.99%,小麥上漲0.48%。
綜觀近一周芝加哥(CBOT)穀物期貨漲跌互見,其中大豆期貨連續第二日下跌,主要原因是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市場擔心對最大買家中國出口不足;玉米期貨價格在連續三個交易日上漲,擔心病害和乾旱天氣將導致單產下降;小麥價格則因全球供應充足而暴跌;截至本周五亞洲電子盤大豆周跌2.23%,這也是連續第二周下跌,玉米周跌0.18%,小麥周跌2.67%。
綜觀近一周芝加哥(CBOT)穀物期貨漲跌互見,其中大豆期價攀升至一個半月高點,因美國農業部預測秋季大豆產量將遠低於此前預期;玉米期貨一度暴跌至合約低點,因美農業部預測今年玉米產量將創歷史新高,主要因為農民種植面積超過預期,而且今年夏天玉米作物幾乎沒有受到天氣威脅;小麥期貨跟隨玉米期貨走低,在創下五年新低後小幅上漲。
台灣時間周五(1日),美國川普政府公布對等關稅最新稅率,69個貿易伙伴稅率破10%,巴西50%居冠。台灣20%雖比4月公布的32%低,仍高於日韓等多國。台灣稱是暫時稅率但無法公開內容,會再與美方談判,且美方下周審查「232條款」品項影響更深遠。泰國與台灣同為對美貿易順差大國,稅率從36%壓到19%,泰媒從政府公布讓步內容彙整10大重點,其中1項未正式納入泰美協議,且此前盛傳要設美軍基地的條款也不在協議之列。
據央視新聞報導,美國川普政府在貿易問題上反覆無常,美國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行業遭遇重創。7月24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自川普挑起中美貿易戰以來,中國買家逐步減少進口美國能源,尋求多元化能源供應管道。6月份,中方已幾乎完全停止從美國進口三大主要能源——煤炭、原油和液化天然氣(LNG)。
美國總統川普16日透過社群平台Truth Social宣布,可口可樂公司已同意,未來在美國市場販售的可樂產品將恢復使用真正的蔗糖,而非目前廣泛使用的高果糖玉米糖漿。此消息曝光後,可口可樂盤後股價變動不大,但農業大宗商品供應商ADM(Archer-Daniels-Midland)股價卻應聲大跌逾6%。
美國總統川普16日宣布,飲料業巨擘可口可樂公司已同意在美國生產的可樂,以蔗糖取代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但是此一改變,可能會令美國玉米農夫不開心,導致川普的鐵票生鏽。
新台幣對美元第二季升值達10.97%,出口商首當其衝,大立光蒙受42.2億元的匯損,單季獲利重挫。不過,對以進口為主的產業而言,卻是大利多,包括食品加工、塑化、機械設備、造紙、零售電商與航太軍工等六大內需及進口導向產業,成本可望明顯下降,全年毛利與獲利表現可期。
為響應美國國慶,漢來美食與美國肉類出口協會(USMEF)聯手即日起至8月4日舉辦「美牛狂歡節」。旗下2大餐廳「漢來海港自助餐廳」與「PAVO餐酒館」推出期間限定菜色,邀請饕客品嚐美國牛肉的濃郁風味。活動期間,還有機會抽中「漢來海港雙人晚餐券」或PAVO的「8盎司照燒漢堡排」兌換券,體驗美國牛肉的獨特魅力。
美國對等關稅大限將在9日到期,泰國正為達成協議做最後衝刺。泰國已向美國提交新的貿易提案,提議將多項美國進口商品關稅降至零,並承諾購買更多天然氣和波音飛機。印度則在貿易談判畫下紅線,尤其是對農產品和乳製品立場堅定,能否如期與美達成協議出現變數。
美國對等關稅大限將在9日到期,泰國正為達成協議做最後衝刺。泰國已向美國提交新的貿易提案,提議將多項美國進口商品關稅降至零,並承諾購買更多天然氣和波音飛機。相較之下,印度在貿易談判畫下紅線,尤其是對農產品和乳製品立場堅定。
美國對等關稅的豁免期將於9日屆滿,日韓兩國政府正全力展開最後協商。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6日表示,從台灣到歐盟若未能達成協議,川普將恢復4月的關稅水平。日相石破茂6日強調「不會輕易妥協」,以維護國家利益;韓國方面則由國家安保室長魏聖洛赴華府協調高層,尋求延長豁免期。
在美國關稅與國內選情雙重壓力下,日本政府26日派首席代表赤澤亮正再赴華府,展開第7輪日美關稅談判。距離7月參議院選舉僅剩數周,談判成果不僅攸關汽車產業命脈,也可能左右首相石破茂的政治前途。雙方雖多次交涉,仍難以就汽車稅率達成共識,談判陷入僵局。
綜觀近一周芝加哥(CBOT)穀物期貨多數走揚,受美元走弱和產量擔憂引發空頭回補的支撐,小麥期貨連兩日上漲,一度升至一個月高點,玉米價格緊跟著小麥價格上漲,漲至兩週高點,因交易商密切關註今年秋季美國玉米收穫的進展,另外,由於擔心大雨可能損壞最大豆粉出口國阿根廷的大豆作物,黃豆價格漲至近一周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