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美國製造業的搜尋結果,共769筆
台股多空劇烈拉鋸,單周面臨高檔震盪賣壓,資深台股分析師趙彭博指出,台股上市櫃公司10月營收與第三季財報多數亮眼,有利指數維持多頭架構,然美國政府停擺、AI族群估值過高等壓力仍壟罩,建議投資人持股避免過度集中在高本益比AI強勢股,本周投組首選銘異(3060)、高端疫苗(6547),再選入品安(8088)、普安(2495)與松瑞藥(4167)。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課徵對等關稅,美國最高法院於美東時間5日上午10時(台灣時間5日晚間11時)舉行聽證會,讓原告及被告律師就關稅合法性進行辯論,9名大法官快則1周、慢則數月做出裁決。若川普敗訴,將必須退還關稅?以下解析此案的可能攻防、結果及影響。
APEC峰會落幕,外界關切本次美、中、日等領袖的會談內容,及在我國立場上的表態;對此,外交部今日在立法院報告川普亞洲行及印太區域情勢對我之影響。外交部指出,美、中這別著重在先前談判的貿易內容,美對台立場不變、雙方也未提及台海爭議,但川普在演說讚揚台灣半導體的貢獻;此外,川普也與印太地區盟國會談,實際強化合作關係。
最新經濟數據顯示,美國與日本10月份製造業活動進一步走疲。受到新訂單低迷和關稅雙重打擊,美國製造業連續8個月陷入緊縮,而日本因為關鍵汽車和半導體產業需求銳減,製造業緊縮速度創下19個月最快步伐。
隨著美國最高法院審理川普總統全球關稅的合法性,美國企業與全球市場正繃緊神經。下級法院先前裁定,川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IEEPA)徵收關稅已超越職權,但財政部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這些關稅預料仍將維持。
微軟3日宣布,他們已取得將輝達晶片出口至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許可,成為美國首家從川普政府手中獲得這類批准的企業,為這家科技巨擘在波斯灣地區推動AI事業掃除障礙。
川普4月宣布對各國課徵對等關稅時,眾多經濟學家預測美國通膨持續飆升和增加衰退機率。但企業和民眾趕在物價因關稅而上漲前補充庫存,讓「關稅末日論」到目前為止仍未發生,通膨也未如預期那樣失控。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受訪聲稱,關稅政策讓各大公司正從台灣撤離,進入美國設廠,美國2年內將啟用新廠,屆時將占據晶片市場相當大的比例。川普也揚言,輝達的Blackwell人工智慧(AI)晶片領先其他晶片10年,但美國不會讓大陸取得這款最先進的晶片。
美國總統川普在2025年1月20日展開其第二任期以來,推動特立獨行的單邊主義和關稅政策,將全球帶入一個異常震盪的階段,即將其上任即將屆滿一年,但不論是地緣政治、全球貿易或金融市場,仍處在一個高度不穩定的狀態中。在川普強勢而獨特的行事作風之下,可以預期在其剩下三年多的任期內,國際政經局勢仍將充滿不確定性,值得當政者和廣大投資者謹慎應對。
在周日福斯新聞節目播出的專訪中,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談及該公司在美國的晶片革命、在中國的市場、工作的真正意義,以及AI前景。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在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的里程碑協議中,做出了一項非比尋常的讓步:美國為了換取中國承諾嚴打芬太尼,將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下調10%。
川習會將於台北時間今(30)日上午11時登場,其中AI晶片備受外界關注。資深媒體人謝寒冰直言,美國花了半年時間才發現自己的實力無法碾壓大陸,必須去面對面與北京談判,而現在越來越多美國人民都體認到這一點,「但台灣有沒有體認到這一點」謝也估計,美國的製造業就算再給十年時間都無法成長,質疑「川普這個關稅戰到底有什麼意義?」
新上任的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今天上午與訪問日本的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舉行約1小時會談,雙方同意提升日美同盟的嚇阻力與應對力,並共同履行兩國在印太地區維護和平與穩定的責任。
副總統蕭美琴日前接受外媒訪問指出,我國承諾赴美進行投資,除了台積電外,還包括整個生態系,從供應鏈、設計商到晶片製造,也與英特爾等美國公司合作;國發會主委葉俊顯20日赴立法院進行業務報告,立委問及這個議題時指出,這是「Copy」台灣半導體過去的製造經驗,不算是產業外移,台灣扮演建構美國及其他國家半導體人才的重要角色,我產業仍具競爭力。
美中談判和台美談判仍在持續,副總統蕭美琴表示,我們也警覺到中國開始利用稀土等經濟籌碼做為脅迫工具,我們將透過市場多元化,確保不會被中國當作政治脅迫的籌碼或工具。我們也理解美方希望推動「再工業化」,我們已承諾在美國進行投資,不僅是台積電,還包括整個生態系其他部分,從供應商到設計商,乃至其他晶片製造公司,也與英特爾(Intel)等美國公司合作,提升其生產力。
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之際,北京不僅沒有退縮,反而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儘管美國總統川普試圖以關稅與制裁重建美國製造業基礎、遏制中國崛起,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利用稀土與製造業優勢,重新掌握對美談判的主導權,並在全球供應鏈重塑中占據關鍵地位。
中美貿易談判再掀波瀾,雙方劍拔弩張、隔空交火,兩國歷經4輪談判,好不容易就Tiktok爭議達成協議,緩和的氛圍頓時煙消雲散。兩國關係時好時壞,全球股市跟著上沖下洗,呈現極不確定的危險狀態。
中美貿易談判再掀波瀾,雙方劍拔弩張、隔空交火,兩國歷經4輪談判,好不容易就Tiktok爭議達成協議,緩和的氛圍頓時煙消雲散。兩國關係時好時壞,全球股市跟著上沖下洗,呈現極不確定的危險狀態。
美國鋁業協會(The Aluminum Association)14日呼籲美國政府禁止出口使用過的鋁罐至中國,強調此舉可確保國內鋁供應,用於汽車、戰機、戰車及衛星等國防與高科技產業。協會指出,美國每年消耗約500萬至600萬公噸鋁廢料,但出口量超過200萬公噸,其中大部分流向中國,加工後再返銷美國市場,削弱美國資源循環與供應安全。
2025年10月14日起,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所有中國船東或營運商使用中製船舶進入美國港口的航程,徵收「港口費」。此舉不僅震撼全球航運業,也再次暴露川普政府對全球供應鏈與制度治理的根本誤解。這是損人不利己的政策。中國也宣布向美船徵收「報復性港口費」做為反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