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美駐的搜尋結果,共97筆
日本東京港區美國大使館附近24日下午發生持刀襲擊事件,一名執勤中的警視廳機動隊員在盤查可疑男子時遭攻擊受傷。
外傳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有意在談判中要求美國總統川普表態「反對台獨」,美國駐中大使龐德偉接受CNBC專訪時透露,川普曾言明不會改變美國「一中政策」,希望和平解決;美國也不排斥和中國成為決定未來全球秩序的夥伴,但前提是中國必須先肩負更多責任。
美國總統川普積極尋求和北京展開貿易談判,引發各方華府可能在台灣問題上妥協的擔憂。
美國新任駐港總領事伊珠麗(Julie Eadeh)上任僅約一個月,因會見了香港民主派人士,已被北京多次告誡,大陸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崔建春近日約見伊珠麗,明確提出「四不」要求,要求她不見不該見的人,不同反中亂港分子串聯勾結。
中國大陸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2日發布消息,指大陸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崔建春9月30日約見美國駐港總領事伊珠麗(Julie Eadeh),就她到任後有關行為提出嚴正交涉,明確提出不見不該見的人,不與「反中亂港」分子串聯勾結等「四不」要求。
投身外交工作近40年,完整的涉外經歷如同一本「外交實務教科書」,前外交部長程建人日前病逝,享壽86歲。程曾擔任駐美、駐歐代表、行政院新聞局長、外交部政務次長、外交部司長等職,與胡志強、李大維等人都是國民黨時期重點栽培的外交人才。
前外交部長程建人27日傳出病逝消息,享壽86歲,程為著名外交政治人物,曾擔任駐美、駐歐代表、行政院新聞局長等職,與胡志強、李大維等人都是國民黨時期重點栽培的外交人才,完整的涉外經歷如同一本「外交實務教科書」。
前外交部長程建人今(27日)傳出病逝消息,享夀86歲。程為著名外交政治人物,曾擔任駐美、駐歐代表、行政院新聞局局長、外交部政務次長、外交部司長等職,與胡志強、李大維等人都是國民黨時期重點栽培的外交人才,完整的涉外經歷如同一本「外交實務教科書」。
大陸官方微信公眾號「中國駐巴拿馬大使館」27日消息,中國大陸駐巴拿馬使館發言人批評美國駐巴國大使「攛掇」多名巴拿馬國會議員加入「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發表嚴正聲明稱:「將他們綁在美國反華戰車上,令人不齒」。
川普會晤澤倫斯基及英法德等歐洲多國領袖,討論結束俄烏戰爭的方式。為掌握會談意義與未來走向,有必要先釐清利益各方的基本立場。
川普會晤澤倫斯基及英法德等歐洲多國領袖,討論結束俄烏戰爭的方式。為掌握會談意義與未來走向,有必要先釐清利益各方的基本立場。
伊朗外交部副部長哈蒂柏札德(Saeed Khatibzadeh)23日對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表示,伊朗已準備好為了國家安全「戰鬥到最後」,並強調只要有需要,就會持續對抗以色列的「無理挑釁」。
美國對中國發起大規模貿易戰,祭出組合拳打擊中國製造,並力求復興美國本土製造業。中美持續推進貿易談判,美國新任駐中國大使珀杜(David Perdue)19日指出,美國希望透過將許多關鍵供應鏈轉移回國內,以重塑與中國及世界的貿易關係。
據新華社報導,大陸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王小洪19日在北京會見美國駐華大使龐德偉。王小洪強調,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秉持平等態度,尊重各自關切,為兩國關係發展注入正能量。
大陸央視新聞19日報導,美東時間6月18日獲悉,美國川普政府恢復辦理外國學生簽證,但要求訪問簽證辦理者的社群媒體帳戶。
一九五四年六月廿三日,我國海軍對蘇聯油輪「陶甫斯號」的拿捕,除雙方爭議的國際法問題外,另一重要問題則是船員的遣返。按該輪原有蘇聯籍船員四十九人,在「陶甫斯號」拿捕事件發生後未久,蘇聯就透過法國與台灣進行斡旋。一九五五年七月,在法國駐台使館的安排下,船長加里寧及二十八名船員順利返回蘇聯。其餘二十名船員,則向台灣政府尋求政治庇護(Political asylum)。同年十月其中九人要求赴美定居。一九五八年台灣再協助其中四人前往巴西,後來這些船員又陸續由美、巴輾轉返回蘇聯,然而這些船員返蘇後卻對美國大肆攻訐,以致美方不願再接納該輪船員赴美。留居台灣的七名船員,後來也想前往美國,此時美方便以礙於移民法規和就業困難為由予以拒絕。由於他們又不願接受前往第三國的安排,一九六六年六月及一九七○年三月,有三名船員先後闖入美國駐台使館,逕自要求前往美國。台灣政府乃再促請美方協助,但美方以「並非適當時機」,再次拒絕。此後,一九七一年,國府退出聯合國,一九七八年「美中建交」等敏感時刻,遣返事宜乃一再延宕。留台的七名船員,其中三人也因身體健康等原因先後逝世,所以「陶甫斯號」滯留台灣的船員最後僅剩下四人而已。
以色列自13日凌晨空襲伊朗以來,已打擊該國三分之一飛彈基地、3個核子計畫基地等多個目標。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16日聲稱,以空軍已掌控德黑蘭制空權。伊朗也不甘示弱,狂炸以色列中、南部多個地區。不過《華爾街日報》指出,如果以色列未能摧毀伊朗防禦最堅固的核設施福爾多,那麼伊朗仍具備生產核武的潛在能力,以色列的最大挑戰將依然存在。
一九五○年韓戰期間,是中美軍事合作最緊密年代,所以蘇聯在聯大指控美國唆使中華民國海軍拿捕「陶甫斯號」是海盜行為,違反公海航行自由。前《中國時報》駐美特派記者傅建中,在一篇專文中指出,根據一九五五─五七年中美關係解密文件顯示,我國海軍截獲該油輪,得力於美方情報,如無美國協助,我海軍「找到這些船隻方位的機會很少。」此外,這些文件亦反應當時美國政府及駐台各單位對此案件,各有不同的看法與利益依據,尤以情報單位與國務院為最。一九五四年六月廿四日,美駐我國大使藍欽(Karl L.Ranking)在其致國務院的報告中頗有怨言,他表示台灣高層對本案也不一致:當時外長葉公超就強烈反對扣押這艘油輪,參謀總長周至柔將軍也支持其看法,而駐美大使顧維鈞更建議政府將油輪還給蘇聯,船員予以遣返。
以色列與伊朗互炸進入第4天,伊朗今(16)日破曉前對特拉維夫等以色列大城徹夜發射飛彈轟炸,釀成多棟大樓被毀,以色列在這波攻擊中已有8人喪命、數百人受傷,伊朗宣稱此次打擊使用「新方法」攻擊以色列。這波打擊也導致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分部輕微受損。
美國駐日大使葛拉斯6日在日本東京發表演說,警告中共正持續運用軍事威脅手段意圖對外擴張,因此美國與日本應持續深化同盟合作,透過確保供應鏈、拓展國防研發與裝備生產合作,加強嚇阻中共侵略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