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聯合國維和行動的搜尋結果,共12

  • 聯大發言 李強:講利益更要講道義

    聯大發言 李強:講利益更要講道義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當地時間26日在紐約第8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講話,強調當前國際局勢動盪、單邊主義與冷戰思維捲土重來混亂之際,世界更需「講利益更要講道義」,尤其是大國應承擔責任。他呼籲各國,要堅持真正多邊主義、尊重大小國家平等,攜手共築和平秩序。

  • 暗批美  陸遺憾聯合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任期最後一次延長

    暗批美 陸遺憾聯合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任期最後一次延長

    新華社報導,中國大陸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美東時間28日在安理會通過第2790號決議後作解釋性發言,對決議最後一次延長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任期、要求聯黎部隊在2026年年底結束任務並開始撤出表示遺憾。

  • 聯合國80周年 中國力推改革擴權

    聯合國80周年 中國力推改革擴權

     近日,美國再次宣布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其在聯合國體系中的持續疏離,引發了西方的部分擔憂。《金融時報》近日報導,中國正在利用川普對多邊主義的蔑視,推舉更多官員,並積極推進自身議程以強化在聯合國的影響力。

  • 挺聯合國轉型 中提新維和承諾

     中國國防部長董軍當地時間13日在德國柏林出席第六屆聯合國維和部長級會議期間,會見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董軍指出,中方將提出新的維和承諾,支持聯合國維和改革和轉型。

  • 聯合國維和部長級會議登場 陸防長董軍提6大主張

    聯合國維和部長級會議登場 陸防長董軍提6大主張

    據央視軍事頻道報導,中國國防部長董軍14日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六屆聯合國維和部長級會議上做大會發言。董軍說,聯合國維和行動為罹受戰亂之苦的人們帶來和平希望。中國堅定不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致力於全人類共同安全和福祉,始終是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堅定支持者和建設性力量。

  • 會見聯合國祕書長  陸國防部長:中方將提出新的維和承諾

    會見聯合國祕書長 陸國防部長:中方將提出新的維和承諾

    據中國國防部官網消息,國防部長董軍13日在德國柏林出席第六屆聯合國維和部長級會議期間會見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董軍表示,中方將提出新的維和承諾,支持聯合國維和改革和轉型,始終做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堅定支持者和建設性力量。

  • 陸控美摧殘海地 粗暴荒唐

    陸控美摧殘海地 粗暴荒唐

     大陸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美東時間21日在安全理事會海地問題公開會發言,怒斥美方加徵「對等關稅」,連海地這樣一個瀕臨崩潰、民不聊生的脆弱國家也不放過,何其粗暴,何其荒唐,何其悲哀。

  • 耿爽於安理會怒斥美干擾海地發展:何其粗暴、荒唐、悲哀

    耿爽於安理會怒斥美干擾海地發展:何其粗暴、荒唐、悲哀

    據中國大陸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網站消息,中國大陸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美東時間21日在安理會海地問題公開會上發言,怒斥美方何其粗暴、何其荒唐、何其悲哀。

  • 日2025財年防衛預算 GDP占比1.8%

    日2025財年防衛預算 GDP占比1.8%

     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15日宣布,2025財政年度防衛預算與相關經費項目,預計將提撥9.9兆日圓(約新臺幣2.2兆元),相當於2022財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8%。日本政府為強化防衛力,提出2027財年防衛預算與相關經費占2%的目標。

  • 安理會一致通過 陸盼海地多國安全支助團加快部署到位

    安理會一致通過 陸盼海地多國安全支助團加快部署到位

    中國大陸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網站消息,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美東時間9月30日在安理會表決海地多國安全支助團(支助團)授權延期決議後做解釋性發言,表示中方歡迎安理會一致通過決議,將向海地派遣的多國安全支助團的授權延期一年,期待海地多國安全支助團加快部署到位。

  • 迦薩衝突逾萬婦女遇害  中方在安理會再次呼籲立即停火

    迦薩衝突逾萬婦女遇害 中方在安理會再次呼籲立即停火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網站美東時間7日消息,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臨時代辦戴兵在安理會「和平行動加速撤出背景下推進婦女、和平與安全」 公開會發言表示,迦薩衝突持續逾300天,超過一萬名婦女被殺害,上百萬巴勒斯坦婦女和女童面臨饑荒。中方再次呼籲所有各方順應國際社會壓倒性共識,共同推動全面有效落實安理會相關決議,立即實現停火,終止人道災難,遏制衝突外溢。

  • 越南日本成全面戰略夥伴 加強安全合作與供應鏈韌性

    越南日本成全面戰略夥伴 加強安全合作與供應鏈韌性

    越南與日本於27日將雙邊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兩國將加強防務合作並促進海上安全合作,以及希望在經濟上能有更緊密的連結,一起加強供應鏈的韌性。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