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聯合演訓的搜尋結果,共219筆
英國與法國國防部證實,已自3日起在英國境內,展開為期數週的「泰坦之翼」(Pinion Titan)聯合演訓,其想定高強度作戰情境,將在多處地點進行遠距離機動部署,提升跨軍種與直升機單位作業互通性,強化聯戰效能。
2025年10月初,歐洲太空總署(ESA)Sentinel-2公布新一波衛星影像。這些影像顯示,位於上海長江口一帶的解放軍海軍多艘大型兩棲作戰艦艇密集同框,至少兩艘075型兩棲攻擊艦、一艘071型船塢登陸艦,以及備受矚目的076型「四川艦」。
2025年10月初,歐洲太空總署(ESA)Sentinel-2公布新一波衛星影像。這些影像當中顯示,位於上海長江口一帶的解放軍海軍多艘大型兩棲作戰艦艇密集同框,至少兩艘075型兩棲攻擊艦、一艘071型船塢登陸艦,以及備受矚目的076型「四川艦」。
有關日本高市內閣外交安保動向,國安局報告指出,「自民黨」黨魁高市早苗10月21日當選首相,關切中、俄、朝威脅,並以強化美日同盟遏制力為主軸,且自民黨新內閣成員、維新會均主張台日友好,分析「未來台日實質合作可望穩定發展」。
國安局報告指出,美國與日、韓、菲、澳等印太盟邦,則密集展開雙、多邊實戰化聯演,並進一步邀請英、法、加、荷等域外友盟加入,參演國家、演習頻率及規模,創下歷年之最。演習科目置重制空制海、遠距反艦、機動增援、網路、太空等「多領域」作戰能力,提升相互操作性。另外,英國今年派遣航艦巡弋印太,期間更與美國、日本、挪威、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等舉行12國海空聯演。美盟加強印太聯演目的,在共同反制「中」、俄軍事協作,並嚇阻共軍擴張挑釁。
高市早苗贏得自民黨總裁選舉,對台灣而言,她無疑是象徵性的友台人物:長年主張「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在印太戰略、科技與供應鏈安全上也承襲安倍路線。然而,把「友台表述」推論為台日關係即將迎來「黃金時刻」,既低估了東京決策的現實門檻,也忽視她將面對的內外夾擊。風向對台有利,風勢卻亂。
高市早苗贏得自民黨總裁,只差國會指名一步就可能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對台灣而言,她無疑是象徵性的友台人物:長年主張「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在印太戰略、科技與供應鏈安全上也承襲安倍路線。然而,把「友台表述」直接推論為台日關係即將迎來「黃金時刻」,既低估了東京決策的現實門檻,也忽視她即將面對的內外夾擊。高市的戰略傾向明確,但她不是在安倍式權力條件下上任;她要駕馭的是更碎片化的政局、更焦慮的民意與更詭譎的全球經貿循環。風向對台有利,風勢卻亂。
美國與委內瑞拉之間的緊張情勢急遽升溫,軍事對峙的風險日益增加。隨著雙方互相指控挑釁、進行大規模軍力部署,外界憂心或許正逼近衝突邊緣。以下《新聞周刊》(Newsweek)為五大跡象,顯示美國與委內瑞拉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正在升高:
據悉,日本海上保安廳與台灣海巡署正推動將海上聯合演訓常態化,並考慮未來納入盟友與友好國參與。參與此次演訓的船隻包括來自日本的「瑞穗艦」,以及台灣海巡署最大級的巡視船「雲林艦」。
新加坡《海峽時報》報導,美國與法國正研擬舉行第2次軍用衛星聯合演訓,想定太空衝突情境,由複數衛星在軌道上執行同步機動操作,進而驗證協調能力,肆應中共發展反衛星能力帶來的太空威脅。
美國陸軍於今年9月在日本山口縣岩國基地部署堤豐中程飛彈系統(Typhon MRC),並將其納入與日本名為「決心之龍25」聯合演訓。這項舉措不僅只是部署新型的飛彈系統,更是把已服役的海軍彈藥與標準發射介面改編為陸基、車載與可機動的發射系統。
《英國國防期刊》(UK Defence Journal)16日報導,美國海軍「福特號」(CVN 78)航艦打擊群12日抵達挪威首都奧斯陸近海;由於近期北約與俄羅斯邊界緊張,因此美軍高調宣傳該先進航艦到訪挪威,宣示北約聯合防衛決心,嚇阻俄國野心。
目前台灣能源進口依賴度高達98%,幾乎全數仰賴外部供應,成為中國大陸施壓的一大弱點。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芮基茲(Pete Ricketts)與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庫恩斯(Chris Coons)5日共同提出《台灣能源安全與反禁運法案》,目標在於擴大美國對台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協助台灣強化能源基礎設施,並鼓勵台灣發展核能,以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源供應不中斷。
國軍今年度的「海空精準彈藥射擊」操演,雖然射擊多款飛彈,但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系統今年也未參加,據悉是因為美方一直不同意我方在台射擊愛三彈,一來飛彈試射既要公告就難以保密,且台灣離大陸太近,中共的偵察機艦頻繁出沒,難以防範中共偵蒐參數與訊號,因此愛三彈在台實彈射擊尚難以實施。
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維克和參議員費雪近期訪問台灣,見了賴總統及行政官員外,也與在野黨立委見面,一方面傳達支持台灣立場,另一方面也期待台灣不分黨派都願意強化國防準備。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也在不久前,同樣先後會見台灣的國防部長顧立雄及在野黨多位立委,傳遞美方期待。這樣的行程安排,訊號相當明確:美國要求台灣展現自主防衛決心,確保無論哪個政黨執政,國防預算都要持續提升。
澳洲國防軍與菲律賓武裝部隊,15至29日在菲律賓巴拉望島和呂宋島,舉行2025年度「波浪」聯演(Exercise Alon 25),透過兩棲登陸、海空聯合作戰等演訓課目,攜手嚇阻印太區域潛在威脅。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證實,美國空軍3架B-1B戰略轟炸機,9日飛抵挪威中部歐蘭空軍基地,執行「轟炸機特遣隊25-4B」(BTF 25-4B)任務,並將與北約盟邦舉行空中聯合演訓,攜手加強嚇阻能量。
日本防衛省週三(13日)宣布,海上自衛隊依據《新安保法》(安全保障関連法),近日首次對英國皇家海軍航母「威爾斯親王號」(HMS Prince of Wales)打擊群(CSG25)實施「武器等防護」,即護衛任務,成為繼美國和澳洲後第三個接受海自實施護衛任務的國家。
英國F-35B戰機9日在西太平洋上,完成首次降落日本海上自衛隊「加賀號」(DDH-184)護衛艦訓練任務。此次與美國陸戰隊及日本海自的聯合演訓,不僅創下英軍F-35B首次登上自衛隊艦艇里程碑,也展現3國持續增進作業互通性和聯戰能力,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