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聯合療法的搜尋結果,共10筆
專注抗癌創新藥物開發的漢康-KY(7827)今(15)日舉行法說會時指出,規劃今年底前送件申請創新板上市,爭取明年上半年掛牌。董事長劉世高表示,今年完成多項重大營運里程碑,包括抗癌融合蛋白新藥HCB101啟動一b/二a期試驗收案、實現HCB101首次對外授權,以及完成股票登錄興櫃。
抗癌創新藥物公司漢康-KY(7827)受惠授權簽約金挹注,2025(今)年9月自結合併營收達新台幣3.12億元,創成立以來歷史新高,首次展現新藥開發的初步成果。
52歲邱先生長期飲食不正常,又有抽菸習慣,多年前騎車感覺屁股腫痛但不以為意,直到2年前才發現已是大腸癌第三期,不適合開刀,陸續接受多種治療仍兩度復發,後來採用三合一的創新療法,在局部腫瘤內注射免疫增強藥物,搭配精準放療、熱療,2項腫瘤指數皆下降,影像檢查也有明顯進步,症狀幾乎完全消失。
52歲邱先生長期飲食不正常,又有抽菸習慣,多年前騎車感覺屁股腫痛,但不以為意,直到2年前因副睪丸炎及肛門廔管開刀,才發現大腸癌第三期,已經無法開刀,只能清創加造口,接受化療、放療後仍復發,後來採用「創新協同聯合療法」,在局部腫瘤內注射免疫增強藥物,搭配高精度放療、熱療來激發免疫反應,症狀幾乎完全消失,腫瘤指數下降,影像檢查也有明顯進步。
創新免疫療法廠業者漢康-KY(7827)今(22)日下午舉行法說會,聚焦介紹旗下CD47–SIRPα免疫新藥-HCB101的臨床進展,並首度公開針對胃癌(GC)二線治療的三藥聯合策略與初步療效成果。董事長劉世高表示,HCB101為具高度專一性之第3.5代SIRPα/CD47融合蛋白藥物,可有效識別並清除腫瘤細胞,且不影響紅血球,較第一代Gilead單抗藥物安全。他預估,今年第4季開始到明年第3季將會有多個二期臨床適應症數據公佈的密集期,今年第四季也將規劃轉主板上市櫃。
漢康生技研發中的創新免疫療法新藥HCB101,於近期臨床一期試驗中達成重要里程碑。三位罹患晚期實體瘤的患者,在接受每公斤體重18毫克(mg/kg)的高劑量靜脈注射後,觀察期間未出現劑量限制性毒性或嚴重不良事件,證實其具備良好耐受性。此次劑量提升結果已獲臨床安全審查委員會於台灣時間7月14日20時一致通過,為後續劑量遞增與擴大臨床應用奠定關鍵基礎。
漢康(7827)宣布,其研發中的創新免疫療法藥物HCB101在最新的臨床試驗中,再次顯現治療潛力。在2025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的臨床一期試驗中,32例患者接受0.08-5.12mg/kg給藥,共有6例SD(疾病穩定),其中5例經多種藥物治療皆失敗的實體瘤患者,在HCB101用藥下疾病穩定平均超過16周,隨著臨床入組患者施打劑量的提高,更顯著的臨床療效繼續被驗證。
衛福部統計2023年十大癌症死因當中,肝癌高居第2名。由於肝癌早期多無明顯症狀,不少患者確診時已屬中晚期,導致治療成效受限,平均存活期不長,其中藝人安鈞璨年僅31歲就因肝癌病逝,突顯年輕族群也應提高警惕。聯新國際醫院腸胃肝膽科余青殷醫師分享,透過免疫及標靶藥物合併治療,肝癌還是有成功治癒可能。
據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微信公眾號「以館為家」4月9日消息,4月7日,肖軍正大使在以色列發行量最大的英文媒體《耶路撒冷郵報》發表署名文章,強調中以科技創新合作造福兩國人民和人類文明,並指責有人鼓吹「民主晶片同盟」,是在蓄意製造中以裂隙。
安邦生技27日宣布,與全球腫瘤治療創新公司BeiGene展開策略性藥物供應合作。這項合作將評估安邦的HDAC抑制劑ABT-301與BeiGene的抗PD-1抗體tislelizumab聯合療法,在治療具有錯配修復正常(pMMR)或微衛星穩定(MSS)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mCRC)患者的全球臨床二期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