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胰島細胞的搜尋結果,共08

  • 糖尿病致病源頭在大腦 醫:早睡、紓壓才能控糖

    糖尿病致病源頭在大腦 醫:早睡、紓壓才能控糖

    提到糖尿病,很多人馬上聯想是血糖太高。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最新研究發現,糖尿病的源頭,其實是在大腦,腦內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變少,情緒、食慾、壓力、記憶力全都被牽動,最後才讓血糖失控,要預防糖尿病,關鍵不只是飲食,也要適時紓壓,晚上少追劇一集、早點睡覺,從大腦開始調整。

  • 早期糖尿病有救了!只要減重:8成能逆轉

    早期糖尿病有救了!只要減重:8成能逆轉

    全台有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減重醫師蕭捷健表示,研究發現,發病4年以內的糖尿病患者,在胰島細胞還沒有被「油死」之前,只要能減重,清掉內臟脂肪,有機會讓胰臟功能恢復正常,逆轉糖尿病,其中並發現,減重超過15公斤的患者,高達86%成功逆轉糖尿病。

  • 第2型糖尿病年輕化!16歲高中生不規律服藥 跑步昏倒送醫險喪命

    第2型糖尿病年輕化!16歲高中生不規律服藥 跑步昏倒送醫險喪命

    彰化1名16歲林姓高中生2年前即檢查出有第2型糖尿病,他因為沒什麼症狀而輕忽,常常忘了按時服藥,日前他跑步時突然頭暈摔倒送醫,造成手腳撕裂傷外,經檢查因服藥不規律,更引發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HHS),虛弱脫水,衛福部彰化醫院小兒科主任馬瑞杉提醒,第2型糖尿病患者年輕化,也易被輕忽,併發HHS的死亡率1至2成,有致命風險。

  • 研究揭做1事 86%糖尿病能逆轉:掌握黃金期

    研究揭做1事 86%糖尿病能逆轉:掌握黃金期

    全台有200多萬名糖尿病友,不少病友認為糖尿病就是得終生用藥或施打胰島素。對此,減重醫師蕭捷健表示,糖尿病不能治癒的觀念,可能要更新了,最新研究顯示,發病4年內的糖尿病患,若減重超過15公斤,86%能逆轉糖尿病,重點不是完全不吃碳水,而是聰明控糖、配合運動,提高胰島素敏感度。

  • 詐騙橫行!中研院技術遭冒用 當心「終結糖尿病」話術

    詐騙橫行!中研院技術遭冒用 當心「終結糖尿病」話術

    詐騙橫行,連中研院都是受害者!立委今天質詢指出,購物網頁「中研院重大突破,百年首見新標靶產品,逆轉糖尿病」,其實是詐騙,中研院如何因應類似狀況?中研院表示,每年約有3至5件冒用中研院技術進行詐騙的案例,他們會報警、向公平會舉發及加強宣導,以避免民眾受害。

  • CGM+胰島素幫浦 糖尿童輕鬆上學

     剛入小學的小豪(化名)從出生開始就有糖尿病,過去都依賴家長為他皮下注射,控制血糖,但考量上學較不方便,改採連續血糖監測(CGM)與胰島素幫浦,雙管齊下,取代定時注射胰島素。血糖高時自動增加胰島素的輸注,血糖低時則自動減少。入學一個多月來,小豪的血糖控制平穩,一點都看不出來他是第1型糖尿的病人。

  • 皮下植入「類胰臟」:第1型糖尿病有望功能性治癒

    皮下植入「類胰臟」:第1型糖尿病有望功能性治癒

    糖尿病主要分成兩類,我們常說的是因代謝變差、肥病造成胰島素阻抗作用異常是所謂的「2型糖尿病」(T2D),這是注意飲食與體重管理可以避免。不過還有第1型糖尿病(T1D),屬於先天性問題。這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身體的免疫系統會攻擊並破壞胰島細胞,這使得患者必須終身注射胰島素,相當辛苦。所幸一項臨床試驗傳來好結果,在皮下植入「類胰臟」,也就是由幹細胞生成的胰臟細胞群,可以大幅度替代胰臟功能,可以長期不注射胰島素,甚至有望功能性治癒。

  • 2族群易被癌王盯上!醫:體溫升高恐是前兆

    2族群易被癌王盯上!醫:體溫升高恐是前兆

    胰臟癌發生率幾乎等於死亡率,惡性程度高、早期症狀又不明顯,素有癌王之稱。對此,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點名,糖尿病患者與愛吃甜食的人要特別注意,其胰臟會壞得比較快,容易惹癌症上身。他並引述國外研究指出,許多胰臟癌患者在確診的1年半前,都出現體溫上升的跡象,可視為罹病前兆。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