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能源類的搜尋結果,共146筆
AI革命引爆的全球電力荒,且下週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雙重力量驅動下,「FT潔淨能源」(00899)於6日吸引買盤大舉進駐,價量齊揚大漲近5%,成為單日漲幅排行榜首位。統計00899今年以來累積漲幅已達52.59%,績效表現在ETF中位居前茅。
第四季以來,全球股市表現呈現高位震盪、區域分歧格局,美股整體漲幅收斂,歐股受惠能源價格回穩與服務業回溫,走勢相對穩健。觀察全球股票型ETF統計至11月5日的近一個月績效,綠能及電力相關主題相對突出,包括富邦ESG綠色電力(00920)、國泰智能電動車(00893)、中信電池及儲能(00902)、FT潔淨能源(00899)及國泰數位支付服務(00909)等綠電概念ETF,均繳出逾10%漲幅,表現相對亮眼。
金價屢創新高、油價卻持續下滑的情勢下,能源與原物料基金表現卻未如油市般疲弱。根據晨星統計,截至10月16日,多檔能源及原物料相關基金今年來報酬仍亮眼,顯示投資組合中多元原物料與新能源持股有助抵禦油價疲勢。
美國股市迎來本波牛市的三周年,自2022年10月12日以來,SP 500指數迄今漲幅超過8成。根據歷史經驗,二戰以來的此前12次牛市中,有六次牛市持續到了第四年,且能進入第四年的美股牛市表現出色,平均漲幅達12.9%,展現美股在熊短牛長特色下的強勁動能優勢。
美國股市迎來本波牛市的三週年,自2022年10月12日以來,史坦普500指數迄今漲幅超過8成。根據歷史經驗,二戰以來的此前12次牛市中,有6次牛市持續到了第四年,且能進入第四年的美股牛市表現出色,平均漲幅達12.9%,展現美股在熊短牛長特色下的強勁動能優勢。
雖然伊拉克重啟出口傳出進展,但國際能源署(IEA)月報警告,2026年原油供給過剩現象恐加劇,壓抑油價上行空間,不過法人依然持續看好油礦族群投資機會。
搶攻AI商機,國銀今年六大核心放款重點鎖定「資訊及數位產業」。金管會統計,今年前八月以「資訊及數位」增加2,698億元最多,其次為「國防及戰略」增加2,219億元,再其次為「綠電及再生能源」則增加1,833億元。
29日,歐洲股市收盤小漲,其中,醫療保健和精品類股走高,但銀行和能源族群卻相對疲弱。另外,美國政府即將關門也讓歐洲投資人擔憂,因為多項重要經濟數據可能無法按時發布。開高的STOXX 600指數,最後收在555.53點,指小漲1.01點或0.18%。
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反彈,為美股帶來支撐,周一(9月29日)美股主要指數小漲作收。輝達終場收漲2.05%,AI相關股超微(AMD)和美光(Micron Technology)分別收漲1.19%和4.22%。上周AI狂熱行情降溫,使美股陷入掙扎,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創下自8月初以來最大單周跌幅,道瓊指數周線則是三周以來首度收黑,儘管單周跌幅都不到1%。隨著通過新撥款法案的最後期限逼近,本周市場將密切關注聯邦政府是否被迫關門。勞工部表示,如果聯邦政府關門無可避免,那麼它將停止發布所有數據,包括原定於周五公布的9月非農就業報告。
經濟部「2024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中,仍維持再生能源占比2026年11月的20%、2030年的30%目標,不過,該報告規劃顯示,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必須在6年達到翻倍成長才能達標,其中,地熱更規劃了高達100倍以上的成長預估。
經濟部於今(26)日公布「2024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提出未來10年至2034年的用電需求評估與電源開發規劃。即使離岸風電、太陽光電等近期爭議重重,但經濟部能源署於該報告中,仍維持再生能源占比2026年11月20%、2030年30%目標,並未延期。
靠著逢低買盤進駐,已連兩個交易日收紅的日經指數25日開低震盪走高,最後收在45,754.93點,漲124.62點或0.27%。東證收3,185.35點,也漲14.9點或0.47%。
靠著逢低買盤進駐,已連兩個交易日收紅的日經指數25日開低震盪走高,早盤結束時,暫收45,719.71點,小漲89.4點或0.2%。東證收3,183.97點,也漲13.52點或0.43%。
美國AI應用加速滲透,數據中心進入爆炸成長階段,電力供應成燃眉之急,掀起美國能源政策轉向。法人表示,美國過去鼓勵發展再生能源,隨核能重返新能源舞台站穩C位後,核電過去三年不開張,開張後商機不只吃三年,看準現階段美國核能發電概念股,股價站穩政策紅利風口浪尖上,預估2025年美國核能黃金年代重新啟動,除帶動今年美股核能概念股拉出新一波漲勢外,具高含「核」量的海外股票ETF,未來股價表現也有機會隨著美國核能復興潛力同步上攻,中長期績效帶勁。
川普關稅的不確定性造成美股債雙殺。由「七巨頭」帶頭下挫,周二(9月2日)美股四大指數全面收黑,為向來表現相對疲弱的9月行情拉開序幕。
工總今日發布白皮書,工總建言中提到,隨著AI產業及應用蓬勃發展,台灣電力需求持續增加,8月公投結果顯示台灣社會並不排斥核電,為確保全國供電穩定與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不論化石、再生能源,以及核能等能源類型都應列入考量,以規劃最適切能源發電結構。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其中對中國加徵34%,並形容這一天是「解放日」。此舉導致中美貿易戰全面升溫。雙方歷經互徵關稅與言辭交鋒後,也意識到「火車對撞」將對彼此經濟造成難以承受的傷害,因而決定走上談判桌,縱橫捭闔。
近期國際油市情緒受歐美貿易談判進展、委內瑞拉產能重啟及庫存數據變化等多重因素交錯影響。法人指出,雖油價短期仍維持區間整理格局,但能源類股長期投資策略應以多元配置分散風險,掌握需求增長趨勢並鎖定穩定現金流機會。
儘管印度與美國之貿易協商尚未取得結論,但經濟動能強勁、央行寬鬆政策的支持下,仍持續為印度股市多頭延續提供堅持支撐。投信法人表示,今年來印度股市經過短線震盪最終仍回歸多頭軌道,已由負轉正,主因在擁有經濟強勁、政策加持、資金回流三大利多加持,中長期表現仍值期待,不妨透過定期定額印度股票基金掌握長線行情。
周三(7月16日)美股陷入震盪,終場三大指數翻紅作收,那斯達克指數再創新高。一名白宮高層透露美國總統川普即將開除聯準會主席鮑爾,這個消息一度使金融市場再度上演美股債匯「三殺」局面。川普隨後否認相關報導,帶動美股反彈,但投資人仍然擔心他可能推進這個針對央行總裁的「拔官」計畫。受ASML展望保守、股價下挫影響,費城半導體指數收跌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