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臨床前試驗的搜尋結果,共16筆
MIT抗癌新藥報佳音!工研院攜手生技龍頭藥華醫藥合作,針對國內首創「抗TIGIT免疫檢查點抗體新藥 ITRI-501」展開策略合作,推動創新技術從實驗室邁向臨床應用,加速新藥商品化進程。雙方將在臨床試驗、製程開發等緊密合作,促進免疫治療技術落地,帶動臺灣生醫產業與國際接軌。ITRI-501臨床前試驗中,對於實體腫瘤及高度表現TIGIT靶點的血癌,具有顯著治療潛力,療效優於國際同類藥物。
全球AI應用趨勢活絡,在生技醫療應用也正重塑全球生技產業新格局,安克生醫AI醫療檢測擴大耕耘,訊聯集團、基米等外泌體、藥物開發的AI應用,也帶動新一波策略結盟趨勢。
隨著AI浪潮興起,AI新藥開發已是全球藥廠重點項目,訊聯基因(4160)今(9)日宣布兩大重大里程碑,協力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許凱程教授團隊,打造AI新藥研發平台,快速開發新穎小分子抑制劑,協助成功開發腦癌、胰臟癌新藥進入臨床前試驗;另外也攜手基米(4195)協助藥廠加速腫瘤新生抗原藥物開發,展現AI用於高難度癌症藥物開發中的潛力與價值。
臺灣生物醫藥製造公司(TBMC)26日舉行竹北GMP廠房動工典禮,正式啟動國內首座mRNA核酸藥物與疫苗GMP製造基地的建置,董事長楊育民表示,TBMC將邁向世界級製藥代工研發製造(CDMO)產業的關鍵里程碑。
臺灣生物醫藥製造公司(TBMC)26日舉行竹北GMP廠房動工典禮,正式啟動國內首座mRNA核酸藥物與疫苗GMP製造基地的建置,預計2026年上半年啟用。董事長楊育民表示,TBMC將邁向世界級製藥代工研發製造(CDMO)產業的關鍵里程碑。
上大學怎麼選填志願?「選系不選校」已成當今趨勢,尤其攸關未來就業方向,許多學生不再把名校招牌當成必須的競爭條件。陽明交通大學電機系設立生醫工程研究所,「知道學生、家長在想什麼」的操作模式,成為熱門系所。系上副主任陳冠宇,更專精研究下一個大爆發產業「器官晶片」。
國科會轄下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實驗動物中心(國研院動物中心)開發「雷射誘導血栓形成晶片整合系統」,利用人類血管細胞及血液,於體外模擬血栓形成,創建局部血栓模型,用於藥物功效及劑量確認,可增加藥物探索成功率,同時減少實驗動物的使用。此項成果於美西時間1月5日在CES大展獲得CES 2025創新獎。
浩鼎(4174)執行長王慧君17曰表示,已啟動五年新藥開發計劃,鎖定雙抗ADC (抗體藥物複合體)為競技國際焦點,並建構平台GlycOBI®,以及特有的EndoSymeOBI®雙功能酵素,加入開發雙抗ADC的行列,搶攻2029年高達360億美元商機。
仁新(6696)旗下治療急性白血病新藥LBS-007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人體臨床試驗審查(IND)審核,隨即啟動美國臨床一/二期試驗。目前LBS-007正在澳洲及台灣進行急性白血病之臨床一/二期試驗,主要收納已接受過化療復發型且已有抗藥性之無藥可治的病患,這些病患平均壽命僅餘約2至6個月,仁新於9月5日送出美國FDA IND申請後,順利於30天內通過臨床試驗審查,足見美國FDA對於LBS-007臨床試驗計畫的周全與對此藥品提交資料完整性之認可。
合一(4743)挾著廣效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新藥SNS812二期臨床解盲成功,乘勝追擊!26日宣布,將向美國BARDA提出申請「下一代計劃(Project NextGen)」的獎勵,該計畫獎勵總額高達50億美金,將藉以加速後續國際合作與上市。
新藥及疫苗開發在上市之前,通常需經過兩階段測試藥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第一關為臨床前試驗(preclinical test)、第二關為人體臨床試驗(clinical test),在美國開發商必須先向主管機關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申請新藥臨床試驗許可(IND),取得IND許可後研發單位才能接著進行人體臨床試驗,最後提交藥物安全性及有效性報告,通過審查後取得新藥許可(NDA)才能上市。
日前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為慶祝成立40週年,與台灣外泌體產學聯盟、台灣胞外體學會、訊聯集團,合辦為期兩天的再生醫學論壇。生技中心董事長涂醒哲表示,近年外泌體作為藥物設計的新技術引起廣泛關注,有望加速臺灣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生技中心副執行長李財坤在會中強調台灣在外泌體研究和工業化進程中,緊密合作和資源整合的重要性。
為呼應4月24日世界實驗動物日,表達對於實驗動物的感謝,回應動物實驗減量的國際趨勢,國科會今(24)日舉辦「臺灣動物實驗替代科技跨部會平台」推動成果記者會,展現我國在動物實驗替代方法推動上,達成實驗動物之取代、減量、優化的階段性成果。
工研院與生技中心共同籌組的TBMC,工研院透過子公司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投資,持股占比近一成,成為國內第一家兼具技術移轉與創投服務概念的機構。
為加速台灣生醫產業創新發展,開發金(2883)旗下中華開發資本與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共同推動『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使國家投入在生醫產業的研發能量再延伸至資本與產業界,進一步建構完善台灣智慧醫療生態系。
為加速台灣生醫產業創新發展,中華開發資本與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共同推動「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使國家投入在生醫產業的研發能量再延伸至資本與產業界,進一步建構完善台灣智慧醫療生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