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自動化倉儲的搜尋結果,共91筆
主計總處最新經濟數據優於上半年預期,台灣經濟研究院調查製造業看景氣前景,9月以來也已從衰退的BLUE(藍色)情緒,轉為較好的亮麗黃藍。
台股大盤站穩2萬8千點,漂亮畫出往上爬升的趨勢線,確實是有「基」成長的支撐!製造業看景氣前景,已從衰退的藍色情緒,轉為較好的亮麗黃藍。
軸承廠瑞穎(8083)第三季營收雖下滑,但靠著匯兌收益逾1,200萬元的挹注,整體獲利不減反增,單季EPS從去年同期的1.79元增加至2.32元。瑞穎前三季匯損超過1,400萬元,EPS為7.04元。瑞穎表示,近期接獲倉儲運輸設備業者大單,最快12月起出貨,營收貢獻在明年顯現。
隨美國聯準會(Fed)重啟降息循環,加上美股第四季迎來消費旺季,美國股債資產的投資前景仍趨樂觀。柏瑞投信表示,在多頭行情欲小不易的環境下,投資上除了瞄準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美國,更要聚焦未來科技股的主升段。因當前科技類股受惠於人工智慧技術突飛猛進的支撐,而生成式AI也正在重塑全球科技經濟的新格局。
AI基礎建設與邊緣AI高度成長,臻鼎-KY(4958)董事長沈慶芳樂觀預期,在大者恆大之下,PCB產業景氣到2030年都很好,為因應客戶需求,臻鼎-KY啟動淮安廠軟板產線擴產,沈慶芳表示,明年會比今年好,且年營收成長將優於往年營收年增百億元。
健喬(4114)26日公告表示,擬以每股24元公開收購健亞(4130)15%至30%股權,是為開啟與健亞合作的契機,藉由產品與產線互補及資源共享,提升台灣製藥產業的整合效益與競爭力。
AI太猛!受惠人工智慧和高效能運算需求強勁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拉升,激勵資訊電子產業上游生產穩健提升。經濟部24日公布8月工業生產指數、製造業生產指數,皆創歷年同月新高,連18紅,年增率為14.41%與15.48%。
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應用需求續強,經濟部24公布8月工業生產指數、製造業生產指數,分別為117.36、118.22,皆創歷年同月新高,寫連18紅,年增幅度14.41%與15.48%。經濟部統計處預估,由於經濟前景尚不明朗,對9月看法將較8月減少;未來四個月工業生產指數均達98.98,則可創下全年增10%。
在全球自動化浪潮推進下,台灣精密製造能量持續發光。世協電機堅持100% MIT製造是智慧製造的好夥伴全球信賴。於逆勢中成長仍穩健拓展歐美亞三大市場。並成功打進超過50個國家市場。近年來更憑藉行星式減速機,成為智慧物流、自動化倉儲及機器人應用領域的關鍵供應商,應用涵蓋AGV無人搬運車、AMR自主移動機器人、自動揀貨工作站及立體貨架四向穿梭車,全面展現台灣製造的精密與可靠。
不讓上銀集團專美於前,台灣多家精密機械業者,包括直得、全球傳動、鈞興-KY、台灣精銳等,也都積極介入機器人領域,以行星減速機、諧波減速機、驅動器及編碼器等關鍵零組件,打入機器人供應鏈,或爭取幫機器人廠代工合作機會。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看好機器人系統是下一波AI新浪潮,激勵上銀(2049)、直得(1597)、全球傳動(4540)、鈞興-KY(4571)、大銀微系統(4576)、台灣精銳(4583)等具機器人題材的精密機械類股,17日股價全面上漲。
軸承廠瑞穎(8083)受惠於轉單及急單的助攻,第二季訂單滿載,客戶要求6月底前出貨,推升6月、第二季營收表現,尤其第二季營收創近12季來新高。
美國電商巨擘亞馬遜積極推動倉儲自動化,該公司6月30日公布,倉庫部署的機器人已達到100萬台里程碑,創下史上最高紀錄,相信機器人數量很快就會超越真人員工。
電商巨擘亞馬遜積極推動倉儲自動化,該公司30日公布,倉庫部署的機器人已達到100萬台里程碑,創下史上最高紀錄,相信機器人數量很快就會超越真人員工。
台灣最大脫氧劑、乾燥劑製造商-小嵩無氧化學公司O-BUSTER斥資台幣8億的霧峰新廠,預計今年10月產能全開。
連瑜鏈條預計投入約1.2億元於台中興建全新智慧化廠房,創造本地就業機會,台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長張峯源日前率隊實地走訪連瑜鏈條廠區,肯定其在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及專利研發的成果,將積極協助其建廠相關行政流程,助新廠儘早落成啟用。
關稅戰推升軸承大廠瑞穎接單顯著回升,5月營收年增2.06%,4、5月營收合計3.08億元,年增幅75.66%,6月接單也比去年同期成長逾28%,第二季營收有望改寫2023年以來單季新高。
在土地成本高漲與產業升級的雙重壓力下,台灣企業正尋求更高效的倉儲解決方案。成立於2003年的上頡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從金屬加工起家,成功轉型為自動化倉儲設備的領導品牌,致力於為中小企業提供量身訂製的倉儲解決方案,協助企業有效利用空間、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
江岱電機專注研製工業用傳動馬達、減速機、變頻器等傳動設備相關產品,並代理德國西門子SIEMENS、東元電機TECO等國內外知名電機大廠馬達產品,看好全球將掀起傳動馬達產品換機潮,江岱電機規劃於台中市大甲區投資興建智能新廠,研發生產高效能馬達及電動車馬達,投資自動化倉儲,啟動階段性轉型。
統一企業入股後首場股東會,網家訂於6月25日舉行,董事長詹宏志於營業報告書中指出,2025年網家將透過深化數據應用與AI技術整合、開發智能廣告工具等方式,提升競爭力,2025年營運前景審慎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