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自結數的搜尋結果,共255筆
榮科(4989)5日股價逆勢勁揚6.72%,收高在42.85元,外資單日買超1,409張,推升該公司股價走強。
邑錡(7402)自結2025年9月稅後盈餘為112萬元,較去年同月由虧轉盈,單月每股盈餘為0.03元,累計8月及9月每股盈餘為0.21元,ODM軍工產品出貨逐步放量,邑錡預估,第4季營運有望比第3季好,今天盤中股價逆勢走高。
南亞科(2408)因達注意交易資訊標準,31日公告9月自結數字,單月營收66.64億元,年增157.81%;稅後純益6.8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22元,年增237.50%。隨著記憶體產業景氣回溫,三大原廠陸續上調DRAM價格,現貨報價大漲4至5成,法人預期南亞科全年有望轉虧為盈。
長科*(6548)自結2025年第3季稅後盈餘為5.14億元,季增404%,單季每股盈餘為0.56元,為2023年同期以來新高,受貴金屬價格上揚帶動,原物料成本持續攀升,對封裝材料形成壓力,為因應成本變動,長科*已陸續通知客戶調整IC和LED導線架價格,預期漲價效應將於2025年第4季起逐步反映,有助支撐後續營收與獲利表現。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2327)應主管機關要求,公告9月自結損益,公司自結9月每股稅後純益達1.11元,年增26%,第二季每股稅後純益2.43元(股票分拆後面額計算),單月獲利逼近第二季獲利的46%,從獲利進度推估,國巨第三季獲利可望欲小不易,全年將逾10元。
尖點(8021)自結2025年9月稅後盈餘為3869萬1000元,單月每股盈餘為0.27元,累計8月及9月每股盈餘為0.52元,鑽針市場供不應求,尖點除已於10月1日調漲部分產品價格,亦積極擴充產能,預計2026年1月鑽針月產能可望提升至3500萬支,鍍膜將達1800萬支。
五大被動元件廠應主管機關要求同步公告9月自結數,其中立隆年增56%成長最巨,光上半年加上9月獲利,法人估全年EPS可望坐穩7元,展現全球第五大鋁電廠氣勢;蜜望實9月較去年同期轉盈、三集瑞-KY單月賺贏第二季,表現同樣亮眼。
瀚荃應主管機關要求公告9月損益,自結每股稅後純益0.65元,單月賺逾第二季;而因應減資換發新股作業,訂114年9月1日為減資基準日,減資新股上市暨舊股票終止上市日訂為114年12月8日。
瀚荃(8103)自結114年9月稅後盈餘為5900萬元,年增78.79%,單月每股盈餘為0.65元,為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瀚荃決議辦理現金減資退還股東股款,114年10月21日為現金減資股票市場買賣最後交易日,換發新股暨上市買賣日為114年11月3日。
宣德(5457)自結2025年9月稅後盈餘為4600萬元,年減2.13%,單月每股盈餘為0.27元,宣德表示,2025年第4季及2026年上半年美系客戶將陸續推出一系列新產品,預期將進一步挹注公司營運動能。
度過上半年關稅之前的提前拉貨潮,LED廠第三季營收疲弱,包括富采(3714)、惠特(6706)、億光(2393)、艾笛森(3591)均繳年、季雙減單季營收成績單,宏齊(6168)、佰鴻(3031)、立碁(8111)等LED封裝廠相對突出,均年、季雙增。
台新新光金控(2887)13日公告9月自結稅後純益75億元,創歷年單月最高,月增59.5%、年增達468.2%,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為260.4億元,亦為歷年同期新高,年增56.3%,EPS為1.51元。
富喬(1815)自結2025年8月稅後盈餘為1.28億元,較去年同月由虧轉盈,累計7月及8月每股盈餘為0.39元,在外資買盤力挺下,富喬3日股價收高。
ODM軍工產品出貨逐步放量,邑錡(7402)預估,第4季營運有望比第3季好,下半年營運有望比上半年好。
因漲多遭列為處置股,再加上新公布的8月獲利自結數不如市場預期,呈年減68.1%,雙利空引爆殺機,矽晶圓大廠環球晶(6488)今日一開盤就跌破500元大關,以481元、下跌20元的低盤開出,並呈現開低走低的頹勢,跌幅一度擴大至逾8%。
台股23日再創高,輕鬆將26,000點踩在腳下,隨著指數創高,飆股也四起,連帶遭列為處置股的檔數也與日俱增。光昨(23)日就有南亞科(2408)、環球晶(6488)兩檔,被新納入處置股。
加百裕(3323)自結2025年8月稅後虧損為698萬元,虧損較去年同期縮減,單月每股淨損為0.07元,加百裕積極搶攻非IT領域,希望力拼下半年能轉虧為盈。
PCB銅箔廠金居(8358)及鑽針廠尖點(8021)公布2025年8月獲利自結數,其中金居自結8月稅後盈餘為9100萬元,單月每股盈餘為0.36元;尖點自結8月稅後盈餘為3548萬5000元,單月每股盈餘為0.25元。
精成科(6191)自結2025年前7月稅後盈餘為17.79億元,每股盈餘為3.77元,在AI相關產品出貨穩定成長,且匯兌損失陸續回沖,加上股息收入挹注,精成科預估,第3季獲利可望比第2季好。
順達(3211)自結2025年7月稅後盈餘為3700萬元,年減85.8%,單月每股盈餘為0.25元,累計前7月每股盈餘為5.21元;受惠於BBU出貨放量,順達預估,今年非IT產品佔營收比重可望達30%到40%,不過考量台幣升值不利影響,順達總經理張崇興表示,今年合併營收下修為年減15%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