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自結獲利的搜尋結果,共281筆
國內老牌食品大廠近年來積極從傳統製造業做垂直整合,且以食品龍頭統一企業為標竿,多元布局通路連鎖,建構從原料、製造到銷售一條龍,其中大成除經營餐飲通路外,近年更併購美國春捲廠以壯大在美通路優勢,國內則有福圓號全台連鎖通路做為其麵食下游整合平台;南僑除海內外餐飲事業,亦準備投資米哥烘焙坊,以做為未來冷凍麵糰烤成品等重要新平台。
玉山金(2884)結親三商壽塵埃落定,玉山金股價今(6)恢復交易,開高走低,再度回測30元大關。由於外資上週大砍玉山金共22.8萬張,而玉山金最大股東是外資,占比約三成一,玉山金董事長黃男州表示,併購案宣布後立即將進行ROAD SHOW,向外資說明原委。
奇鋐(3017)公布9月自結獲利,9月營收145.03億元,年增128.36%;稅後純益19.58億元,單月每股稅後純益(EPS)5.01元,年增131.94%。受AI伺服器與手機散熱需求拉動下,同步創下高成長曲線,公司預計於11月12日公布第三季財報,屆時將見整季營運佳績。
PCB鑽針廠凱崴(5498)上周公告9月自結獲利,單月營收1.32億元,年增39%;稅後純益1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01元。隨AI伺服器板材厚度與硬度提升,鑽針消耗倍增,推升下半年訂單能見度,公司力拚全年營收挑戰高點,並縮小上半年虧損缺口。
穎崴科技(6515)依照主管機關規定,公告自結9月營運成果,雖單月營收略有下滑,但9月單月每股稅後純益仍達3.89元,該公司先前指出,AI、高速運算與先進封裝帶動測試介面板、探針卡需求持續強勁,預期下半年營運可望維持穩健。
五大被動元件廠應主管機關要求同步公告9月自結數,其中立隆年增56%成長最巨,光上半年加上9月獲利,法人估全年EPS可望坐穩7元,展現全球第五大鋁電廠氣勢;蜜望實9月較去年同期轉盈、三集瑞-KY單月賺贏第二季,表現同樣亮眼。
中信金(2891)公告2025年9月自結獲利,9月單月稅後純益111.79億元,累計前九月合併稅後純益607.59億元、年增3.6%,創同期新高,每股稅後純益(EPS)為3.06元。子公司中信銀行9月稅後純益48.82億元。累計前九月稅後純益420.5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6%,再創同期新高。
UPS大廠旭隼(6409)近期帶量反彈,20日上漲6.05%作收,收盤價1,140元,股價自9月底低檔翻揚,累計漲幅超過22%。旭隼公告9月自結獲利,單月營收17.46億元,年減11%,稅前淨利4.18億元,年增69%,稅後純益約3.03億元,年增51%,每股稅後純益約3.47元。旭隼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23.47億元,年增17.47%,每股稅後純益26.84元。
在中美貿協談判不確定,中國大陸經濟內捲使得消費力欲振乏力,加上降級消費,生產端成本增但無法漲價下,使得南僑(1702)20日公布9月自結獲利旺季不旺,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04元,累計前九月獲利2.0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73%,EPS 0.84元少於去年同期的3.11元。
亞泰金屬(6727)17日公告,9月自結合併稅後純益1,6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59元。
最新統計,今年前三季全體產險業簽單保費近2,20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顯示國內經濟穩健、企業投保意識提升及防災意識升溫,產險市場維持穩健成長,以工程險與健康險成長最顯著,年增分別達32%與25%。
半導體封裝設備廠均華(6640)營運報喜,2025年第三季自結獲利顯著「雙升」,與前三季獲利齊創同期新高,激勵股價今(16)日開高走高,最高勁揚7.07%至697元,惟隨後受賣壓出籠影響,漲勢收斂至約2.6%。三大法人偏空操作,本周迄今合計賣超151張。
投組表現:
美國降息後全球進入資金行情,啟發投顧分析師丁彥鈞指出,隨著9月營收陸續公布,業績沒跟上的公司,股價繼續上漲的空間有限。預期台股短期將呈現高檔震盪格局,長期走勢則緩步墊高。本周選入永豐金(2890)、台積電(2330),再選入中信金(2891)、長虹(5534)、保瑞(6472)。
小編今天(10)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國安基金委員會9日召開第三季例行會議,考量台美對等關稅談判及232條款調查結果尚未定案,市場仍存在不確定因素,因此決議繼續執行安定市場任務,「等相關結果出來,觀察市場反應,屆時再決定是否退場」;市場並估算國安基金本次護盤,不計股息的投報率逼近30%。
高力(8996)受惠熱能產品與液冷散熱產品出貨旺,自結9月營收6.3億元、年增66.7%,創歷史單月新高。高力並公布8月自結獲利,稅前淨利1.07億元、年增6.07%,每股盈餘為0.94元,創歷史單月新高,若加計上半年EPS為2.79元,7月自結0.82元,前八月EPS已達4.55元。
上市金控公司9月自結獲利11家已出爐,國泰金控9月稅後純益97.4億元,前三季累計大賺747.8億元,暫居獲利王,每股稅後純益(EPS)4.83元,單月獲利來看,則以中信金控的111.79億元最會賺。
四家上市公股金控旗下銀行的兆豐、第一、華南、合庫銀行,及兩家上市公股銀行的彰化、臺灣企銀前三季自結獲利出爐,兆豐銀以累計稅後純益234億元,穩居公股龍頭,一銀也突破200億元大關,與歷年同期相比,兆豐銀為歷年次高,其他五家均創歷年新高。
台股漲不停,繼指數輕騎飛過27K之後,今日加權指數再飆近400點,盤中再現27,463.12點新高價,多頭指標千金股也受激勵,不單股王信驊(5274)領軍以5,710元股價再創新猷下,台達電也趕來應援,台股喜見25檔千金股再合體,檔數創史上新高。
威剛(3260)轉投資博士旺(3555)因應主管機關要求公布9月自結獲利。該公司9月營收0.4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657.85%,該公司表示,主要受惠於娛樂消費性產品事業及DRAM電子產品的業績成長所挹注,9月稅後純益571萬元,每股稅後純益0.18元,較去年同期轉虧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