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航空製造的搜尋結果,共53筆
飛安第一,精進再精進!漢翔(2634)8日宣布,7日特別敦聘國內飛行安全管理領域的權威─彭斯民教授,擔任飛安顧問。彭教授將協助漢翔建置「飛行安全管理系統(SMS)」,在漢翔既有的飛安體系基礎上,導入國際級標準與文化理念,讓飛安防護再升級。
據觀察者網報導,近期,俄羅斯第一副總理丹尼斯·曼圖羅夫向記者表示,俄羅斯準備向中國製造的寬體飛機供應零部件,包括複合材料機翼和重型發動機,未來還計畫向中方提供正在研製中的PD-26發動機。
台北航展20日接近尾聲,漢翔公司展出多項自製零件與系統件,展示自家在航空製造領域的精湛技術,期間繼與美商BELL、MAXAR合作外,再傳與美國Orbital Composites公司正式簽署「碳纖複材3D列印」新世代技術的合作協議,盼將該技術應用於航空製造領域中,創造無限可能。
台灣航太龍頭廠—漢翔參加2025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展期簽約動作不斷。20日宣布與美國Orbital Composites共同簽署「碳纖複材3D列印」新世代技術合作協議。此一台美合作計畫,聚焦於技術的應用發展,以資源共享方式,探索新世代技術在航空工業的發展性。
台北航展20日接近尾聲,漢翔公司展出多項自製零件與系統件,展示自家在航空製造領域的精湛技術,期間繼與美商BELL、MAXAR合作外,再傳與美國Orbital Composites公司正式簽署「碳纖複材3D列印」新世代技術的合作協議,盼將該技術應用於航空製造領域中創造無限可能,使材料與技術更上層樓。
漢翔在2025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三天以來,簽約動作不斷,漢翔20日宣布與美國Orbital Composites,19日共同簽署「碳纖複材3D列印」新世代技術的合作協議。
漢翔(2634)與美國Orbital Composites公司正式簽署「碳纖複材3D列印」新世代技術的合作協議。由漢翔生產處處長李仁揮與Orbital公司執行長Amolak Badesha代表簽署;漢翔總經理曹進平、Orbital公司技術長Cole Nielsen等共同見證。
當無人機在失去GPS訊號的環境中,還仍能精準飛行,成為無人機秘密武器。為達到此水準,漢翔(2634)19日在台北航展,與美國地理空間情報領導廠商MAXAR Intelligence,正式簽署「Raptor視覺定位與3D圖資系列產品合作備忘錄」,此項合作,將為無人機產業,帶來革命性的突破,亦是台灣無人機邁向技術升級的關鍵。
無人機在失去GPS訊號的環境中仍能精準飛行,漢翔公司19日在台北航展中與美國地理空間情報領導廠商MAXAR Intelligence正式簽署「Raptor視覺定位與3D圖資系列產品合作備忘錄」,此項合作將能為無人機產業帶來革命性的突破,是台灣邁向技術升級的關鍵一步。
漢翔(2634)今天在台北航展中,與美國地理空間情報領導廠商MAXAR Intelligence正式簽署「Raptor視覺定位與3D圖資系列產品合作備忘錄」。此項合作將能為無人機產業帶來革命性的突破,讓無人機在失去GPS訊號的環境中仍能精準飛行,是台灣邁向技術升級關鍵的一步。
川普對等關稅橫掃全球,美國航空製造業巨擘波音公司(Boeing)意外成了最大受惠者,訂單如雪片般飛來,繼英國在完成美英關稅協議後,宣布對波音下單逾百億美元後,27日大韓航空也跟進宣布搶進逾百架波音飛機,波音台鏈中的駐龍(4572)、榮剛(5009)、漢翔(2634)、長榮航太(2645)、晟田(4541)不但獲利看漲,股價也跟著起飛,不單漢翔、晟田齊亮燈,駐龍、榮剛亦有逾半根漲停。
據法國廣播電台引述香港《南華早報》報導稱,中國飛機租賃公司成為曠日持久的俄烏戰爭的最新受害者之一。近日,一家公司披露,其三架飛機在俄羅斯被扣留,至今未歸還,並已獲得2300萬美元的保險賠付。這是近年來中國在俄持有資產被扣留浪潮的一部分。
據法國廣播電台援引巴塞爾預測研究所(Prognos Institute)最新報告顯示,當前中國企業在全球出口中的占比已達16%,是德國(8%)的兩倍。該機構專家指出,隨著美國在全球貿易中逐漸轉向孤立主義,未來幾年中德兩國在全球市占率的爭奪將進一步白熱化,中國對美出口的部分比例可能加速向德國傳統優勢市場轉移。
俄羅斯航空太空軍(VKS)25日接收新一批Su-35S「4++代」多用途戰機,用以強化烏克蘭戰場需求與俄國空優能力,隨著國內外需求增長,俄方大幅擴充產能,未來預計產能再增加30%,作為對抗北約與第五代長程攔截機計畫(PAK DP)延宕下的骨幹。本次交付為今年第3批出,結合2023年全年的4批、2024年3批,已經有10批戰機出廠交付。
市場消息: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最新季度報告中表示,伊朗濃縮鈾純度可達60%,距離武器等級的90%僅有一步之遙,其目標達成恐改變中東局勢,因此川普呼籲伊朗停止核技術研發,喊話伊朗「無條件投降」。
路透社7日報導烏克蘭空軍於於通訊軟體Telegram上發布簡短聲明指出:「2025年6月7日早晨,烏克蘭空軍在庫爾斯克方向執行成功作戰行動,擊落一架俄軍Su-35戰機。」聲明未提供更多細節。俄羅斯方面尚未對此發表評論,
俄羅斯於3月底交付今年首批蘇-35(Su-35)戰機後,聯合航空製造公司(UAC)總裁巴捷哈(Vadim Badeshi)宣布,將加速Su-35戰機、Su-34戰轟機和第五代戰機Su-57生產,擴大戰機供應量,並強化員工培訓與基礎設施升級,出乎專家預料,Su-35戰機原先預於2030年代停產,轉向更具成本效益的Su-34和Su-57,但由於實戰表現與外銷熱絡,決定擴充生產線,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與後勤能力。
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公司(UAC)近日向俄羅斯航空太空軍(VKS)交付今年第一批「4++ 代」Su-35S戰機,由技術團隊驗收後,交由VKS飛行員進行各種作戰模式的飛行測試。測試完成後,戰機已飛抵指定基地戰備,集團高層稱今年還會造更多。
針對勇鷹高教機失事事件,漢翔(2634)表示,事件發生以來,漢翔派遣大型工程及飛安團隊進駐,已參與空軍專案調查小組,配合空軍進行客觀肇因分析,一切靜待調查結果,有關事故原因判斷,現階段不做任何評論,且目前並未接獲命令要求高教機停產。
漢翔生產的勇鷹高教機因雙發動機失效失事,傳出品管出現問題,漢翔17日發出措詞嚴厲三點聲明,表示每一項產品於交貨前均配合客戶依規範完成品質檢驗,不可能因趕工而忽略任何步驟或放寬標準,所指「零件公差、材料強度、機件設備穩定性」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