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花蓮縣環保局的搜尋結果,共52筆
花蓮縣光復鄉堰塞湖溢流造成嚴重災情,為此新竹縣寶山鄉長邱振瑋號召清潔隊員及地方青年志工,國慶連假期間前往光復鄉救災,一共清出40噸垃圾,清潔隊長徐旭輝感嘆現場狀況比新聞報的還嚴重,「垃圾量很恐怖」,5天任務已完結,13日收隊返回新竹縣。
花蓮縣光復鄉遭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衝擊,洪水夾帶泥沙灌入市區,造成嚴重死傷與家園重創。1日上午苗栗縣環保局動員跨鄉鎮資源,組成23名專業人員救災隊,駕駛10輛救災車前往災區。在環境部統籌全國各縣市環保局支援下,苗栗縣隊伍被分派執行清運淤泥與廢棄物及環境消毒工作,協助光復鄉災後復原。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眾多「鏟子超人」連假期間前往當地救災,昨(28)日傳出志工租用重機具前往救災,卻被花蓮縣政府臨時要求出示「進入災區須持通行證」而擋下,令她氣得想哭。對此,花蓮縣環保局課長今強調「重機具一律放行」,並感謝眾人的協助。
花蓮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街道滿布淤泥、災情嚴峻,總統賴清德25日前往光復鄉勘災時,卻說出許多驚人言論。對此,民眾黨副秘書長許甫認為,賴不是要去嘲笑災民,但一連串言論讓人覺得賴對災民沒有講出同理心的話。
花蓮光復鄉洪災爆發,滾滾泥水淹入房屋、道路,迄今1周,復原困難,賴清德總統28日下令增派兵力,要在中秋節前完成清淤,花蓮縣政府也與國軍合作,即日起24小時全天清運。花蓮縣環保局長饒慶龍坦言,已清出1萬5400公噸淤泥,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爭」,盼能在中秋節前「大幅降低淤泥量」。
樺加沙颱風重創花蓮縣光復鄉,為加速災後環境復原工作,新北市環保局26日派出鏟裝機10輛、卡車10輛,動員27名人力前往協助災後復原工作,目前已清理640公噸淤泥、廢棄家具及垃圾,與當地環保局合作,期待能協助加速當地居民恢復乾淨家園。
「樺加沙颱風」造成花蓮縣光復地區嚴重災情,為加速災後環境復原工作,新北市環保局於9月26日派出鏟裝機10輛、卡車10輛,動員27名人力前往協助災後復原工作,目前已清理640公噸淤泥、廢棄家具及垃圾,與當地環保局並肩合作,期待能協助加速當地居民恢復乾淨家園。
花蓮馬太鞍溪在23日發生洪災,搶救進入第5天,全台各地鏟子超人紛紛湧入災區光復鄉,幫忙災民恢復家園、清理環境,也有許多民眾踴躍捐物資跟金錢,盼望當地居民能盡快恢復日常生活。行政院發言人晚間在臉書發文公布4項重要訊,其中提到目前物資已經非常充足,暫停募集中;同時也分享出光復鄉重要設施地圖。
923花蓮洪災,造成嚴重傷亡,目前累計15死52傷31失聯。同時強勁水流也沖走堤防口旁的光復鄉垃圾掩埋場,約數百噸的垃圾漂進太巴塱部落北富村。有村民急求助「全光復的垃圾都沖到阿姨家,擋住出入口」,居民也都氣炸,希望縣府趕緊清運,「不要把光復鄉的垃圾變成北富村的負擔」。縣府表示,已獲桃園市協助支援清運。
花蓮光復鄉受樺加沙颱風造成堰塞湖溢流成重災區,慘況如人間浩劫,嘉義市嘉邑行善團百餘人連同4、50輛等大型機具,連夜趕赴災區,今天上午抵達立即救災,嫁到花蓮30多年的嘉義女兒看到行善團如見到「娘家人」伸援手,超感動,驚呼「30多年來沒這麼慘過」。
花蓮縣政府導入「AI自動揚塵防制系統」,針對偵測狀況即時因應措施,現已有4處公共工程工地設置固定式空氣品質感測器,全天候監控工地粉塵濃度,一旦偵測超標,即自動啟動灑水裝置,有效抑制揚塵達10%至15%,並縮短空汙應變處理時間。
為掌握營建工地空污程度,花蓮縣政府導入「AI自動揚塵防制系統」,針對偵測狀況即時因應措施,截至目前有6處工程工地設置固定式空氣品質感測器,透過微型空品感測器,全天候監控工地粉塵濃度,一旦偵測超標,即自動啟動灑水裝置,有效抑制揚塵達10至15%,並縮短空污應變處理時間。
花蓮縣響應海洋保育署政策,每年在中央補助下,透過獎勵金鼓勵熱愛潛水民眾或船隻加入潛海戰將及環保艦隊行列,趁出海時協助清除海漂(底)廢棄物,由於環保局明年獲海保署的經費減少,憂心潛海戰將及環保艦隊維運恐受衝擊,盼中央審慎評估,讓守護海洋的行列持續運作。
花蓮市公所因應防汛期來臨,近日陸續檢視市區排水設施與展開清淤工作,不但發現水溝蓋有泥沙堵塞,在水溝裡更撈出大量菸蒂,市公所、花蓮縣環保局16日都發出警訊表示,這些不起眼的「菸屁股」,不僅會導致水溝阻塞,若經水流帶往河川、海洋更將嚴重衝擊生態,威脅程度不亞於塑膠垃圾,環保局也提醒民眾,隨意丟棄菸蒂可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開罰1200元至6000元罰鍰。
去年4月強震,花蓮石材業遭波及破損,地震滿一週前夕,花蓮縣環保局發表4件環保裝置藝術,素材創作多來自環保再利用,其中在大陳公園陳設的大型裝置藝術《洄瀾逐夢》,利用地震破損磚石打造而成,透過藝術家創新思維,將廢棄物轉化可再利用資源。民眾可透過拍照打卡上粉絲專頁抽獎,讓環保藝術的理念廣為宣傳。
花蓮太平洋公園南濱段因去年颱風堆置大量漂流木,春節連假後現場留下大量煙火、炮竹等紙屑垃圾,影響環境整潔,有議員3日擔心若未妥善處理,可能發生火警危害公共安全。花蓮縣環保局表示,近日將加強清掃周邊環境,並積極向民眾宣導垃圾自行帶走觀念,水利署第九河川分署會與相關權責單位討論漂流木處置方式,確保海灘環境清潔。
花蓮縣環保局2日舉行新卸任局長宣誓典禮,新任局長饒慶龍提到碳排減量的重要性,他表示,去年花蓮減碳量達112萬公噸,領先全台各縣市,縣府除要求企業落實,民眾也有減碳責任,環保局正在開發「碳排APP」,APP會清楚記錄縣民走路、爬樓梯或吃蔬食等減碳數據,經APP計算,使用者可至超商享購物折扣,讓個人減碳更有動力。
花蓮縣環保局今舉行局長宣誓就職典禮,升任局長饒慶龍談到,去年底美崙地區一家固體燃料製造廠起火,產生悶燒惡臭,民眾擔心可能含有戴奧辛毒物,他說,經檢測遠低於排放標準,會把資料報告書提供檢調單位;至於未來願景,正規畫「碳排APP」,縣民只要減少碳排,到超商購物就有折扣,讓個人減碳更簡單。
花蓮縣長徐榛蔚1日在元旦升旗典禮宣布新人事,縣府教育處代理處長翁書敏真除、縣府環保局副局長饒慶龍升任局長,徐強調,2人皆從基層公務員做起,對於行政與業務有豐富的經驗,任用2人也展現縣府對專業施政的重視。
花蓮縣花蓮市美崙工業區1家固態再生燃料(SRF)製造廠11月中發生火警,火勢撲滅後廠內堆置物料悶燒至今,刺鼻臭味引發空汙疑慮。花蓮縣環保局9日專案報告指出,在環境中測出6種有害空汙物質,數值遠低於排放標準不影響民眾健康,已要求業者小部分開挖、灌水解決持續散發異味及悶燒問題,盡速找焚化爐處理,並不再同意廠商堆置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