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萬噸水的搜尋結果,共160

  • 北台灣豪雨解渴 桃竹水庫接近滿庫 有利供水穩定

    北台灣豪雨解渴 桃竹水庫接近滿庫 有利供水穩定

    受風神颱風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北台灣近日豪雨不斷,北區水資源分署所轄石門水庫及寶二水庫集水區雨勢明顯,累計至10月23日下午2時止,石門及寶二系統(含寶山水庫)已降雨各約251及100毫米,預估為石門及寶二系統帶來8050萬噸及510萬噸水量。

  • 壩頂將降挖10公尺!燕子口堰塞湖工程明日開標

    壩頂將降挖10公尺!燕子口堰塞湖工程明日開標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17日形成後,湖水持續從一旁公路溢流、壩底滲流,因昨晚山區降雨,目前總水量為195萬噸,水位距壩頂2.94公尺。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今天上午前往視察,他說,壩體穩定,未來將以降挖方式讓水溢流,不過何時開挖及完工,待明天開標讓廠商評估才會明朗。

  • 落石不斷 燕子口堰塞湖降挖困難

    落石不斷 燕子口堰塞湖降挖困難

     花蓮太魯閣立霧溪17日因燕子口邊坡大規模崩塌形成堰塞湖,湖水雖穩定從公路溢流及壩頂滲流,但隨時都有潰堤風險,仍是不定時炸彈,林保署出動機具前進壩頂打算降挖減災,目前距離壩頂只剩10公尺,不過邊坡持續有落石滾下,為顧及人員工作安全,保守預估最快3到4天、最慢1周能降挖讓湖水從壩頂溢流。

  • 立霧溪堰塞湖危機 農業部:若潰壩、逾270萬噸水恐1小時潰決

    立霧溪堰塞湖危機 農業部:若潰壩、逾270萬噸水恐1小時潰決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17)日下午召開馬太鞍溪堰塞湖第41次工作會報,會中農業部、國家公園署也對今日上午形成的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狀況說明,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下午2時已成立災害應變中心,農業部林業保育署於下午2時27分發布堰塞湖紅色警戒細胞廣播,並陸續進行撤離。

  • 中央坦言 有再次形成堰塞湖風險

    中央坦言 有再次形成堰塞湖風險

     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潰堤致災,中央前進協調所副總協調官李孟諺3日坦言,若再有地震、豪雨造成土石堆積,確實有再次形成堰塞湖的風險,專業團隊考慮施作溢洪道,盡量減少洪水對下游的衝擊,但因機具尚難運至現場施工,目前只能先加固下游堤防,提高保護標準。此外,輕颱「麥德姆」雖不會直撲台灣,但下周國慶假期可能面臨「哈隆」颱風,對花蓮災區的影響備受關注。

  • 影》還有2.5億噸泥沙! 李鴻源示警:豪雨恐形成第二次堰塞湖

    影》還有2.5億噸泥沙! 李鴻源示警:豪雨恐形成第二次堰塞湖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3日)召開「花蓮光復災後,漫漫復原路怎麼走?」記者會。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在會中談到,大概還有2.5億噸泥沙還在上面,有一邊山壁不穩定,如果再發生一次豪大雨,可能會再次崩下來,就會形成第二次堰塞湖

  • 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奪18命7失聯 逾百人受傷 紅色警戒仍持續

    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奪18命7失聯 逾百人受傷 紅色警戒仍持續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仍在延燒,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29)日上午公布最新統計,災害已造成18人死亡、7人失聯,另有107人受傷。這次死亡人數較前次增加1人,為今晨在光復鄉佳里洞花蓮溪河道旁尋獲的罹難者;傷者則較前次多出2人,災情仍在擴大中。

  • 光復市區突傳「水來了」!居民恐慌急疏散 真相曝光

    光復市區突傳「水來了」!居民恐慌急疏散 真相曝光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已進入第6天,今天大批救災人力持續在光復鄉搜救,也有多數志工協助家園整理,就在剛剛,光復市區有人喊傳「水來了」,引起大家恐慌,也引起警局立刻了解是否要疏散,第九河川局查證,證實為搶挖河水引流道失敗,河水溢流,但水量不大,請居民不要擔心。

  • 要求外界使用溢流 李錫堤、李鴻源直指就是潰壩 陳駿季回應了

    要求外界使用溢流 李錫堤、李鴻源直指就是潰壩 陳駿季回應了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超過6000萬噸水量沖入下游的光復鄉,造成16人死亡,第一時間各媒體以「潰堤」、「潰壩」報導,卻遭農業部糾正用詞,要求改為「溢流」,引發爭議。對此農業部長陳駿季今天做出回應,表示不需要糾結此問題。

  • 花蓮馬太鞍溪警戒未解 700萬噸水沖刷 恐再崩塌釀堰塞湖

    花蓮馬太鞍溪警戒未解 700萬噸水沖刷 恐再崩塌釀堰塞湖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23日溢堤,重創花蓮縣光復鄉。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天下午再發布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體現況,指堰塞湖水位、面積與昨天無明顯變化,但湖水仍從溢流口持續沖刷,壩體尚在下切中,未來可能崩塌、阻塞河道,恐再次形成堰塞湖,目前仍不可解除警戒。

  • 馬太鞍堰塞湖壩頂下切114公尺 剩700萬噸水量仍紅色警戒

    馬太鞍堰塞湖壩頂下切114公尺 剩700萬噸水量仍紅色警戒

    馬太鞍溪堰塞湖日前溢流後甚至潰壩,造成下游光復鄉民眾嚴重死傷,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從23日溢流導致部分潰堤以後目前壩頂高度已下切114公尺、剩下水位預估有700萬噸,由於周邊土質仍持續崩塌,目前人員安裝水位計並不安全,仍要待情況許可才能安裝水位計。

  • 花蓮堰塞湖無法爆破 軍事粉專提過往3大案例:台灣只能做最無奈決定

    花蓮堰塞湖無法爆破 軍事粉專提過往3大案例:台灣只能做最無奈決定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造成15人死亡,外界質疑為何不用爆破引流,內政部前部長、現任台大土木工程系教授李鴻源指出爆破不可行,將引發不可預測災害,更直言該堰塞湖還有近千萬噸水量,警戒仍未解除。對此軍事粉專也提出過去國際3個經典案例,直言台灣只能做出最無奈決定。

  • 李鴻源示警 堰塞湖最壞狀況 管湧瞬間崩塌

    李鴻源示警 堰塞湖最壞狀況 管湧瞬間崩塌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造成10餘人喪命,水利專家、前內政部長李鴻源26日接受網路節目專訪時表示,花蓮堰塞湖情況嚴峻,最壞狀況是「管湧現象」,壩體一旦開始滲漏,水流持續帶走土石,從小洞擴大成大洞,1000多萬噸水可能瞬間傾瀉而下,釀成另一波重大危機,這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人道議題,藍綠政治人物都應該閉嘴,全力投入救災。

  • 花蓮洪災 家家稱「不用感謝政府」遭炎上 姊姊紀曉君無奈發聲了

    花蓮洪災 家家稱「不用感謝政府」遭炎上 姊姊紀曉君無奈發聲了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受到強颱樺加沙外圍環流的豪雨影響而溢流,數千萬噸水量衝向下游的光復鄉,中央與各縣市政府都投入救災,未料女歌手家家卻在Threads發文稱不用感謝政府,引發軒然大波,對此姐姐紀曉君也無奈發聲。

  • 地質教授稱馬太鞍溪堰塞湖就是潰壩 慶幸1事沒發生:否則更嚴重

    地質教授稱馬太鞍溪堰塞湖就是潰壩 慶幸1事沒發生:否則更嚴重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大量泥水沖進下游光復鄉,導致15人死亡,光復鄉至今滿目瘡痍,無法正常運作,持續停班停課,農業部卻稱此為溢流,並非潰堤或潰壩,並要求媒體更正用詞。對此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退休教授李錫堤,以及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先後出面表示,此次事件就是潰壩。

  • 獨家直擊》堰塞湖今早現況曝   湖面已快填滿  湖水成涓流持續流出

    獨家直擊》堰塞湖今早現況曝 湖面已快填滿 湖水成涓流持續流出

    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堤,造成下游光復市區大淹水14死11人仍失蹤的慘劇。空勤總隊直升機上午前往堰塞湖進行空拍,《中時新聞網》獨家取得直擊畫面,黑鷹直升機在湖面與壩體溢堤處十餘公尺處盤旋,可清楚見到,湖面似乎已被土石填滿,僅剩湖水成涓涓細流仍不斷往下溢出。

  • 馬太鞍溪堰塞湖沒死  李鴻源示警2000萬噸水最壞狀況

    馬太鞍溪堰塞湖沒死 李鴻源示警2000萬噸水最壞狀況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嚴重災情,光復鄉災情慘重。水利專家、前內政部長李鴻源示警表示,最壞的狀況就是管湧現象,也就是壩體開始漏了,然後水在漏的過程中,把土給帶出來了,從小洞變成中洞,從中洞變成大洞,在那個當下,可能2000多萬噸水就從山上下來了。

  • 驚人!馬太鞍堰塞湖壩體高清照曝   2百米高壩頂降成96米水量驟減

    驚人!馬太鞍堰塞湖壩體高清照曝 2百米高壩頂降成96米水量驟減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截至今(25)日中午,已造成14死、52傷、33失聯。經三度溢流,堰塞湖壩頂從200公尺降為96公尺,總蓄水量大幅下降,僅剩原本的15%;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指出,堰塞湖目前暫時不會再引發大規模致災洪水,但仍維持紅色警戒,待評估確定安全後才會解除。

  • 堰塞湖「沒立即危險」挨轟    陳駿季強調:預防性撤離最有效

    堰塞湖「沒立即危險」挨轟 陳駿季強調:預防性撤離最有效

    花蓮光復鄉堰塞湖洪災釀嚴重死傷,針對堰塞湖的處理,農業部長陳駿季強調,7月26日起進行多次專家會議討論後決定,爆破堰塞湖不可行,有可能會導致更大崩塌,至於虹吸、壩頂降挖等因結構不穩定無法執行,現階段要做水位有效監測,當監測發現危險時,及早讓中下游做預防性撤離,才是最有效的防災。

  • 李鴻源:恐再溢流 居民暫勿回家

    李鴻源:恐再溢流 居民暫勿回家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發生嚴重溢流,農業部24日空拍勘查溢流口壩頂遭水流下切80公尺,評估湖水已縮減75%,仍維持紅色警戒。前內政部長李鴻源24日示警,現在土壤含水量很高,堰塞湖非常可能再溢流,下游民眾別掉以輕心,千萬不可馬上回家。農業部說,將持續辦理調查監測,重擬警戒機制,以免危害下游民眾生命安全。據估測,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體體積2億立方公尺,高度200公尺,約66層樓高,至溢流前,已累積約9100萬噸水量。昨晨雲霧散開,農業部空拍探勘後發現,堰塞湖溢流口壩頂已遭水流下切80公尺,至120公尺,高程也從1150公尺下降至1060公尺,蓄水面積約50公頃,剩餘水量約2300萬噸,等於流出6800萬噸水量,剩下四分之一。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