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蔣經國日記的搜尋結果,共17筆
國史館9月30日宣布開放「兩蔣日記」第7批資料。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6月28日蔣經國在日記中記錄美國總統杜魯門的聲明,其中特別注意到美要求「台灣的地位等將來再定」。二戰結束後,同盟國與日本1951年9月8日在舊金山簽訂和平條約。中華民國被排除在外,蔣經國更在日記寫著「這是奇恥大辱」。
國史館30日宣布開放「兩蔣日記」第七批資料,日記記載二戰期間,蔣中正唯一出席的開羅會議,他評價英國首相邱吉爾「比未見以前所想像者較優也」,美國總統羅斯福則是「顯微陰沉深刻之政治家」。日記中也記錄談話重點,特別提及他對「東北四省與台灣、澎湖群島」的歸還訴求,會中也初步獲得尊重。
國史館昨日開放第六批兩蔣日記數位檔,1939年9月歐戰爆發,蔣中正在日記中提到加入英法陣線的原因是要使日本不能加入,還說若能戒慎進行,「抗戰必勝之形勢已定」,事後也印證策略成功;此外,二二八事件發生後,蔣經國曾短暫來台,他在日記中評論「政治是不留情的」。
國史館今天開放第六批兩蔣日記數位檔供外界使用。1939年9月歐戰爆發,蔣中正於9月2日日記寫道,他必須提前加入英法陣線,使日本不能加入,還說若能戒慎進行則「抗戰必勝之形勢已定」。1941年12月8日蔣中正日記提到他預定「召集英美俄各大使宣布中國對軸心國宣戰之決心」,之後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參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局勢因此扭轉。
國史館今天開放第六批兩蔣日記數位檔供外界使用。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後,蔣經國與白崇禧來到台灣,蔣經國在日記中評論,從台灣事件來看,更證明「政治是不留情的」,而自己又與此無情的事情發生了關係,「何其不幸也」。
外交部長林佳龍與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昨天赴國史館參觀「戰後台美關係回顧展」,林佳龍指出,美國在戰後對台灣的影響,不亞於我們的邦交國,甚至更為深遠。若非美方堅持人權改革,台灣未必能走上和平轉型、民主深化的道路。
國史館今天宣布公開第四批兩蔣日記數位檔供外界使用,公開範圍為《蔣中正日記》(1930-1933年)以及《蔣經國日記》(1943-1944年)。此次開放的《蔣中正日記》1930年原本中,提及蔣中正的宗教信仰,他手書「惟討逆以後,決心受洗禮,為基督教徒」,更記述受洗原因是岳母病重,要「償老人之願,使其心安病痊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的空戰英雄衣復恩,一生經歷豐富精采的歷史際遇:中華民國空軍的傳奇將領,創建《黑貓中隊》的靈魂中樞。最特殊的職銜則是「蔣中正總統的專機駕駛」,他的工作曾被比喻為「蔣宋的手杖」,更是近距離見證兩岸分治分裂史的傳奇人物。
倍受矚目的兩蔣日記自2023年9月從美國史丹佛大學運回台灣後,已公開了二批「抄本」,26日國史館公告將於9月30日起,首次將兩蔣日記的「原本」對外公開。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開的內容可發現蔣經國親筆記載「日記被人偷撕甚多實為奇事」,而蔣中正在外地時,有隨身攜帶另一本日記記錄的習慣。
國史館今天宣布,9月30日起將首次公開故總統蔣中正、蔣經國日記原本,不過,國史館發現蔣中正在外地時,有隨身攜帶另一本日記記錄的習慣,蔣經國則有重新翻閱、檢視過往日記的習慣,蔣經國因此發現自己的日記被撕掉103頁,還親筆記載「日記被人偷撕甚多實為奇事」。
倍受矚目的兩蔣日記自2023年9月從美國史丹佛大學運回台灣。26日國史館公告將於9月30日起,首次將兩蔣日記的「原本」對外公開,也再次藉由公開的日記資料,得以一窺兩蔣對生活記錄與日記使用的習慣。
以九十高齡辭世的衣復恩中將,是空軍的一名傳奇人物,為蔣介石開了十年的總統專機,載送蔣離開大陸、訪問菲律賓和韓國;與蔣家親若一家,和蔣經國情同手足,衣復恩的妻子蕭瑛華是蔣孝章的乾媽。由於衣氏受蔣家父子的高度信任,乃奉命負責執行美國中情局與台灣合作的U-2偵察機計畫以及協助成立中華航空公司。但就在他的軍旅生涯如日中天之際,卻以莫須有罪名被下獄三年,其中兩年與《自由中國》雜誌創辦人雷震在新店牢裡比鄰而居。
去年9月自美國史丹佛大學運回「兩蔣日記」等文物的國史館今天宣布,《蔣中正日記》(1917-1920年)與《蔣經國日記》(1937-1938年)抄本12卷,將從3月29日起在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提供目錄檢索及影像閱覽,但在日記著作權屆滿前,暫無法直接上網,必須到國史館臺北閱覽室閱覽抄錄。
《蔣經國日記(1970-1979)》今年12月底編校出版,30日在國史館台北館區舉辦新書發表暨座談會,讓世人得以從蔣經國的角度一窺國際與台灣的風雲變化,書中也揭祕我國退出聯合國後,時任行政院副院長的蔣經國對可能遭遇的磨難強調,「只要我們不自取滅亡,就沒有人能消滅我們」。
歷經10年的司法訴訟,兩蔣日記終於返國入藏國史館,其中《蔣經國日記(1970-1979)》於今年12月底編校出版,讓世人得以從蔣經國的角度一窺國際與台灣的風雲變化,今(30)日於國史館台北館區舉辦新書發表暨座談會,國史館長陳儀深也贈書予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由基金會執行長陳純一代表受贈。
國史館整理自美國運回台灣的兩蔣日記,預計30日舉辦《蔣經國日記(1970~1979)》新書發表會,蔣經國主政時期,確立台灣經濟發展的大方向,他認為,對台灣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訂定正確的財經政策,而且要顧到整體性和長期性,在政策方面應以均富均足為原則。最終他為台灣創造了經濟奇蹟。
台灣民主發展受國內外推崇,已故總統蔣經國功不可沒。在國史館即將發表的《蔣經國日記》中記載,蔣經國1971年決定推動「吹台青」政策,鼓勵黨內要選擇適當的台籍人士擔任要職,以確保民心之團結與安定。此後前總統李登輝、前台灣省主席林洋港等台籍人士相繼被重用,成為台灣民主發展的重要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