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處理兩岸關係的搜尋結果,共294筆
馬英九基金會與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7日舉辦「馬習會」10周年研討會。國民黨副主席蕭旭岑表示,「馬習會」5周年時大陸官方還有慶祝,10周年卻只有台灣舉辦,凸顯兩岸關係的負面訊號。為回到「馬習會」的兩岸氣氛,前陸委會主委夏立言認為,必須要回到堅持「九二共識」,在一中各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才能讓兩岸再度成為和平繁榮。
這次中美元首釜山會後,官方稿完全不談台灣問題,留下的空白引發關心兩岸問題的專家高度關注。川普11月2日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節目「60分鐘」表示,他們完全沒有談台灣問題,並且使用「習知道後果」這充滿不確定的說法回應外界疑問。這顯然與過去大多數中美領袖峰會不同,過去這種會談,至少要在各自的事後新聞稿中提到台灣,這是為了要釋放政治訊號,避免「被誤認有共識」與「被誤讀立場改變」。表面看是語言策略,其實背後是外交風險管理。
這次中美元首釜山會後,官方稿完全不談台灣問題,留下的空白引發關心兩岸問題的專家高度關注。川普11月2日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節目「60分鐘」表示,他們完全沒有談台灣問題,並且使用「習知道後果」這充滿不確定的說法回應外界疑問。這顯然與過去大多數中美領袖峰會不同,過去這種會談,至少要在各自的事後新聞稿中提到台灣,這是為了要釋放政治訊號,避免「被誤認有共識」與「被誤讀立場改變」。表面看是語言策略,其實背後是外交風險管理。
10月30日在韓國舉行的「川習會」並非僅是一場雙邊領袖的握手重逢,而是一面折射全球權力結構重組的鏡子。這場會晤的真正意義,不在於中美是否和解,而在於世界秩序正在進入「後霸權時代」,美國不再能單邊主導,中國也無法取而代之。
10月30日在韓國舉行的「川習會」並非僅是一場雙邊領袖的握手重逢,而是一面折射全球權力結構重組的鏡子。這場會晤的真正意義,不在於中美是否和解,而在於世界秩序正在進入「後霸權時代」,美國不再能單邊主導,中國也無法取而代之。全球政治、經濟、科技與安全的權力分布,正在出現深層的結構性改變。
「川習會」30日登場,府院密切關注美中動向,不過,隨著美中敵意降溫,賴清德總統的言行卻愈往台獨靠攏。川普在「川習會」前夕公開表明「台灣就是台灣」,不代表台灣就此「過了關」,以川普善變個性,隨時可能轉向。政府與其在每次美中會談前乾著急,擔心被當籌碼,不如另闢蹊徑,主動化解兩岸關係,而非完全寄託在美方善意。
國民黨準黨主席鄭麗文29日出席南投縣感恩餐會,針對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賀電,她受訪說,非常感謝總書記習近平及國台辦主任宋濤的關心,強調不管兩岸如何發展,國民黨一定堅守兩大原則,第一,是和平;第二,尊重2300萬人的意願。
候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多次公開主張,台灣應以「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為兩岸關係的通關密語,並在回覆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賀電也提到過往歷史性成就,強調不怕被民進黨貼標籤,因為「怕就不要出來混!」這番話果然引蛇出洞,綠營隨即抹紅她,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更說:「通關密語要通到哪?通到配合習近平國家統一嗎?」
候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多次公開主張,台灣應以「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為兩岸關係的通關密語,並在回覆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賀電也提到過往歷史性成就,強調不怕被民進黨貼標籤,因為「怕就不要出來混!」這番話果然引蛇出洞,綠營隨即抹紅她,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更說:「通關密語要通到哪?通到配合習近平國家統一嗎?」
朝野立委都關切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若涉及台灣議題,會不會被美中當籌碼?台灣方面有沒有應對措施?對此,林佳龍今日回應,台美溝通非常穩定,且建立在《台灣關係法》還有6項保證的基礎上;至於,川習可能的談判動態,外交部針對不同的談判發展,都有研擬相應的劇本應對,這包含了象徵性議題與實質性議題。
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國內學者18日分析,鄭當選後的首要目標是如何「團結黨內、撫平裂痕」,畢竟她是首位不具選舉民意基礎的黨主席,恐成史上最弱勢的黨主席,如何爭取因選舉「廝殺到刀刀見骨」的郝龍斌、趙少康的具體支持,同時壓得住立委及地方諸侯,都是鄭麗文要面臨的挑戰。
國民黨18日舉行黨主席改選,五位候選人11日再度面對面交鋒,難得聚焦在經濟議題,大家都有明確的共識,認為追求兩岸和平穩定,是台灣生存發展最重要因素,也是台灣經濟發展最關鍵的因素。
蔡志弘提問:減少對兩岸軍事與外交壓力是多數台灣人心聲,若當選黨主席,是否願意推動國共兩黨領導人會談?若真與習近平見面會談什麼台灣訴求?台灣如何避免美中角力的犧牲者?
總統府日前發布新聞稿公開賴清德總統接受美國廣播節目主持人賽斯頓(Buck Sexton)的專訪。這是個主題圍繞台海和平的專訪,然而訪談內容,卻讓關心台海和平者失望。
國民黨主席選舉競爭激烈,2日傳出1份藍營內部全黨員民調,候選人之中鄭麗文以30%支持度大幅領先,郝龍斌17.4%居次,羅智強16.3%第三,但仍有30%黨員未表態。郝龍斌昨回應,投票日那天才是最準確的民調,他參選就是準備要贏的。
對於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共建政76周年招待會稱,「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陸委會主委邱垂正2日上午在電台節目受訪表示,對中國大陸而言,就算支持中華民國也是台獨,呼籲大陸能以對等尊嚴原則與台灣溝通對話,與我相向而行。此外,對於大陸外交部日前發表對聯大2758號決議的立場文件,陸委會2日發聲明回擊,強調中華民國有效統治台、澎、金、馬,台灣從未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兩岸互不隸屬是客觀事實,中華民國並未因失去聯合國席次而喪失主權國家地位。
國民黨主席選舉備受關注,根據一份今(2)日傳出的全黨員民調顯示,在候選人之中,前立委鄭麗文的支持度最高。對此,前立委郭正亮揭露,這次補繳黨費的人比歷年少很多,所以大戶黨員所發揮的作用會比以往少、相對會對鄭麗文比較有利,但除了民調,還得要看有沒有認識國民黨內的大咖,因為他們也會左右勝負。
國民黨主席選舉白熱化,藍營內部2日傳出一份全黨員民調,候選人之中,鄭麗文以30%支持度大幅領先,郝龍斌以17.4%居次,羅智強以16.3%第三。不過,未表態的黨員仍有30%。
台北市和上海市每年一度的「滬台雙城論壇」,原訂9月25日到27日在上海舉辦;22日在台北市代表團出發的前三天,突然宣布論壇延期,一如去年從7、8月將延期至年底。關於論壇延辦,綠中央及藍地方各執一詞,地方質疑中央技術性卡關兩個合作備忘錄,陸委會回應「絕無已讀不回」;北市勞動局公布審查時序,強調多部會之前皆是已讀不回,因擔心生變被迫延辦雙城論壇。
國民黨主席選舉競爭激烈,台中市長盧秀燕與候選人相繼吃播台中小吃,9月30日和鄭麗文一起大啖「可口牛肉麵」,數度大讚鄭努力、勇敢、戰鬥力十足;郝龍斌尋求青年支持,將複製台北市政府1999專線,建立Line熱線搜集基層意見;張亞中接受電台專訪時談及兩岸關係,強調自己最能處理兩岸關係,若他落選,「是台灣失去最後一個和平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