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融資比重的搜尋結果,共20筆
新華社15日報導,「十四五」時期是中國大陸金融業成果豐碩的五年。截至6月底,中國銀行業總資產近470兆元(人民幣,下同),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債券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外匯存底規模連續20年位居世界第一;全球最大信貸市場和第二大保險市場地位更加穩固。
中國大陸為穩經濟,保持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利率水準也維持在相對低點。大陸外管局前國際收支司司長、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最新撰文分析,預計未來低利率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並且稱低利率時代更是助推中國大陸資本市場破解結構性問題,朝向高品質發展的最佳良機。
彰化銀行長期致力企業永續發展,將環境、社會、治理(ESG)因子融入政策核心,今年再傳佳績,連續兩年獲環境部頒發第7屆「國家企業環保獎-銀級獎」及政大企業永續管理研究中心「TCFD報告書評鑑-優等銀行」雙肯定。10日於頒獎典禮由環境部部長彭啟明頒獎,彰銀總經理簡志光代表領獎,展現高層重視環境與氣候治理,從上而下推進綠色轉型動能。
美國就業數據轉弱,通膨數據似有復彈跡象,市場對聯準會9月降息成共識,美債殖利率隨著陸續公布的經濟數據區間波動。投信法人指出,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擁有良好的基本面、技術面以及高殖利率等三大優勢,歷史經驗也顯示美非投等債長期投資的回報具有吸引力,未降息前有較高債息,降息後也有參與資本利得的機會。
國際永續評比機構SP Global以2024年CSA分數(即DJSI指數)為認定標準,公布2025年永續年鑑(The Sustainability Yearbook)成員,第一金控獲選排名全球銀行業前5%,已第八度入選為永續年鑑成員,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執行成果亮眼,卓越表現再獲國際肯定,5月22日由第一金控副總經理李淑玲代表受獎。
中信金(2891)旗下中信銀擔任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簡稱「CIP」)渢妙一期離岸風場本國財務顧問,成功籌組約新臺幣1030億元聯合授信案,吸引27家本國及外商銀行參與,超額認購達1.5倍,本國銀行認購金額高達67%,為同類型專案融資比重最高,亦為首件融資到位的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風場、首件非單一購電方之離岸風場,為第三階段之風場樹立標竿。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以金融影響力支持臺灣綠色能源發展,擔任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渢妙一期離岸風場本國財務顧問,成功籌組約新臺幣1,030億元聯合授信案,吸引27家本國及外商銀行參與,超額認購達1.5倍,本國銀行認購金額高達67%,為同類型專案融資比重最高,亦為首件融資到位的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風場、首件非單一購電方之離岸風場,為第三階段之風場樹立標竿。
中共20屆三中全會18日閉幕,新華社21日公布「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涵蓋15方面60條決定,進一步細化三中全會的政策方向,重點部署未來五年的重大改革舉措。對於外界期待的金融財稅、房地產、人才強國戰略等方面都做出詳細布局。
中共20屆三中全會18日閉幕,21日公布「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進一步細化下階段政策方向。在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方面,提出將制定金融法,完善金融監管體系,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納入監管,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19日主持黨委會,會議提出,始終保持貨幣政策穩健性,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完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和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18日報導,中國人民銀行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指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多次論述「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立業之本」,指出「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範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正確把握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推動中國金融事業行穩致遠提供根本遵循。當前,要引導金融機構保持信貸均衡投放,密切關注企業貸款轉存和轉借等情況。
中國人民銀行12日晚間公布金融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大陸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人民幣(下同)12.93兆元,較2023年同期少1.61兆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9.11兆元(按年少增加1.59兆元),仍處於歷史同期較高水準。3月單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4.87兆元,年減約5,142億元。
人行12日公布金融數據顯示,第一季,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人民幣(下同)12.93兆元,較2023年同期少1.61兆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9.11兆元(按年少增加1.59兆元),仍處於歷史同期較高水準。3月單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4.87兆元,按年少約5,142億元。
人行10日發文指出,將持續深化金融市場改革開放發展,持續改善金融市場結構與產品體系,強化金融市場功能,提升金融市場穩健性與貨幣政策傳導效率,並促進金融市場更高水準雙向開放。
2023年DJSI道瓊永續指數公布最新評選結果,第一金控於永續發展領域不斷以世界級標準自我精進,成果反映於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之表現上,連續六年入選最高等級「世界指數」成分股,亦連續八年入選「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且21個評選項目得分均高於業界平均,其中人權及金融包容性等2個項目獲得滿分,永續金融、勞工實踐指標、人權及金融包容性等4個項目排名更居同業之首,ESG執行成果相當亮眼。
2023年DJSI道瓊永續指數公布最新評選結果,第一金控於永續發展領域不斷以世界級標準自我精進,成果反映於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之表現上,連續六年入選最高等級「世界指數」成分股,亦連續八年入選「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且21個評選項目得分均高於業界平均,其中人權及金融包容性等2個項目獲得滿分,永續金融、勞工實踐指標、人權及金融包容性等4個項目排名更居同業之首,ESG執行成果相當亮眼。
由第一金控擔任召集人的「金融業淨零推動工作平台─國內外推廣工作群」主辦的「2023永續金融論壇」於6日登場,邀請金管會、國內外金融業、上市企業及「亞洲公司治理協會」,針對永續金融及產業低碳轉型等議題分享,吸引逾150位來賓參與。
由第一金控擔任召集人的「金融業淨零推動工作平台-國內外推廣工作群」主辦的「2023永續金融論壇」於12月6日登場,金管會副主任委員邱淑貞、綜合規劃處處長胡則華、第一金控總經理陳芬蘭、金融研訓院所長林士傑及黃琬馨皆出席與會,本場論壇邀請金管會、國內外金融業、上市企業以及「亞洲公司治理協會」針對永續金融及產業低碳轉型等議題分享,吸引逾150位來賓參與。
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開跑以來,已開發國家為了協助開發中國家對抗氣候變遷,紛紛貢獻財力。繼大會主辦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率先捐款氣候變遷災害援助基金後,世界銀行也宣布,擴大氣候變遷融資,而美國也宣布對綠色氣候基金貢獻30億美元。
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評選的2023年台灣企業永續獎揭曉,第一金控全方位深耕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從386家企業中脫穎而出,榮獲「台灣十大永續典範企業獎」最高殊榮,連同旗下子公司第一銀行共囊括「台灣企業永續報告獎—金融及保險業白金獎」、「氣候領袖獎」、「職場福祉領袖獎」、「社會共融領袖獎》」、「創新成長領袖獎」及「資訊安全領袖獎」等七項大獎,11月15日由第一金控總經理陳芬蘭代表受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