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血液腫瘤的搜尋結果,共250

  • 立委偕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喊話衛福部 盼新藥納健保

    立委偕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喊話衛福部 盼新藥納健保

    11月10日是「國際神經內分泌腫瘤日」,今(7)日綠委劉建國與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關懷協會共同召開記者會,期盼能提高社會大眾對「神經內分泌腫瘤(NET)」的認識,呼籲衛福部健保署儘速將新型治療藥物納入健保,減輕病友沉重負擔,避免台灣病友仍需跨海求醫的困境。

  • 生技業加速新藥開發、臨床取證

    生技業加速新藥開發、臨床取證

     光輝10月台灣生技產業新藥開發、國際藥證布局紛紛駛入快車道,從血液腫瘤、罕見疾病到AI生成新藥,藥華藥(6446)、泰合(6467)、仁新(6696)、安基生技(7754)等多家業者陸續推進全球臨床與取證進程,顯示台灣創新藥研發正加速邁向國際市場。

  • 秋冬易倦恐是貧血上身 醫籲女性、素食者當心

    秋冬易倦恐是貧血上身 醫籲女性、素食者當心

    天氣轉涼後,許多人容易感到疲倦、頭暈或氣喘,以為只是體力不足或睡眠不佳,其實可能是「貧血」在作祟。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洪淩真提醒,貧血是指血液中紅血球或血紅素濃度下降,導致氧氣運送能力減弱,使身體組織缺氧。輕微時症狀不明顯,但若長期忽視,可能引起注意力下降、心悸、胸悶,甚至增加心臟負擔。

  • 《生醫股》藥華藥Ropeg申請美國ET藥證 力拚2026取證

    藥華藥(6446)今(31)日宣布,正式向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申請新藥Ropeginterferon alfa-2b-njft(簡稱Ropeg,即P1101)新增適應症,新增適應症為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ET),預計2026年取證,搶攻美國約15萬ET病患市場,並將成為公司第二成長引擎。

  • 坣娜胰臟癌逝 生前罹紅斑性狼瘡 致癌風險高1.4倍

    坣娜胰臟癌逝 生前罹紅斑性狼瘡 致癌風險高1.4倍

    59歲歌后坣娜10月16日癌逝,生前飽受紅斑性狼瘡所苦的她,傳3年前確診胰臟癌,醫師張家銘指出紅斑性狼瘡其實與胰臟癌有關係,患者整體癌症風險比一般人高出62%,胰臟癌風險更大增1.4倍,但胰臟癌是一種沉默的癌症,通常發現時已中晚期,透過改變生活習慣,吃對食物、作息規律、情緒管理、做風險篩查,都能讓罹癌風險降低,而這對非紅斑性狼瘡患者的人,同樣適用。

  • 箍一方傳產好風景 歸來僅見臺灣唯一

    箍一方傳產好風景 歸來僅見臺灣唯一

     張凱富的曾祖父年輕時是箍桶師,誰也沒料到,當年木桶箍著箍著,竟預言般箍出年輕世代的人生風景–他們一家姐弟在木業黃金年代出生,被父祖輩經營的製材廠養大。儘管木業式微,他們最後全回到廠裡。不管學室內設計讀機械唸企管,各自發揮。他們像木桶裡的板材相互倚靠,力拼個局面,一方面留下古早的貯木池,同時在Threads等平台行銷,直面新一代消費者。儘管承接的是夕陽產業,但他們相信,努力就會看見方向找到光,那是箍在一起的力量。

  •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義大醫院百日奮戰迎來新生奇蹟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義大醫院百日奮戰迎來新生奇蹟

    一場跨越百日的生命接力,在義大醫療團隊的專業與愛心守護下,寫下了動人的新生奇蹟。一名出生不久的男嬰,因罹患腸病毒重症導致多重併發症,病情一度危急。歷經敗血性休克、多重器官衰竭及腸胃道出血等重重關卡,在義大醫療跨科團隊日夜不懈的照護與搶救下,最終成功脫離險境、康復出院,重回父母的懷抱。

  • 減輕化療藥「小紅莓」毒性 陽明交大研究:橙皮素可降心臟衰竭風險

    減輕化療藥「小紅莓」毒性 陽明交大研究:橙皮素可降心臟衰竭風險

    陽明交大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蔡亭芬與傳統醫藥研究所教授傅淑玲、國家衛生研究院、以及林口長庚醫院共同組成的研究團隊,找到癌症化療藥Doxorubicin心臟毒性造成病人承受心臟功能衰竭風險的解方,透過柑橘萃取物-橙皮素(Hesperetin)有機會緩解這項副作用,又不影響小紅莓的抗癌療效。

  • 眼瞼下垂別輕忽!6旬男眼窩藏「乒乓球大」惡性腫瘤險致命

    眼瞼下垂別輕忽!6旬男眼窩藏「乒乓球大」惡性腫瘤險致命

    一名60歲男子近半年前發現左眼瞼下垂,眼睛睜不開、眼睛外凸,轉不動眼球,另一名50多歲男子,長期鼻塞後有雙眼複視,當眼球轉向外側時更明顯,一個東西看成兩個,家人也感覺他的眼睛越來越凸出,二人經檢查都是眼窩惡性腫瘤,醫師提醒民眾切莫輕忽單眼睜不開、眼凸、眼紅、眼球轉不動等警訊,及早就醫才能及早診斷治療。

  • 三明治族群罹乳癌 親友陪伴添助力

    三明治族群罹乳癌 親友陪伴添助力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衛福部統計,台灣乳癌病人確診年齡比歐美提早10至20年,好發於40至50歲的中壯年族群,醫師表示,這些同時肩負家庭經濟支柱與主要照護者角色的「三明治族群」,常背負著「不能倒下」的壓力,即使身體不適,仍心繫家庭,此時唯有醫療與親友陪伴雙管齊下,才能打造抗癌「雙塔」。

  • 長庚醫學周登場!AI精準篩檢打造健康台灣

    長庚醫學周登場!AI精準篩檢打造健康台灣

    2025長庚醫學週今日(16)正式展開,舉行公共議題論壇,聚焦「癌症篩檢、健保政策優化、跨科整合照護」三大亮點,展現癌症防治成果。長庚近5年五癌篩檢陽追率全面突破9成,發生及死亡率最高的肺癌更達近100%;同時透過AI導入、11科跨科整合、發展免疫治療等,打造堅實團隊。

  • 藥華藥 美國市場雙箭齊發

     藥華藥(6446)15日宣布,已向美國FDA提出Ropeg筆型注射器(Pen Device)的補充性生物製劑查驗登記申請(sBLA),預計於年底前送件申請新增適應症─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ET)。藥華藥樂觀二項進展將有助擴大Ropeg在血液腫瘤市場布局,為營運注入新動能。

  • 《生醫股》美國市場齊發 藥華藥完成筆型注射器申請、ET藥證送件在即

    藥華藥(6446)今(15)日宣布,已完成向FDA提出罕見血癌新藥Ropeginterferon alfa-2b-njft(Ropeg)筆型注射器(Pen Device)產品的補充性生物製劑查驗登記申請(sBLA),並預計於年底前進一步送件申請新增適應症-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ET)。藥華藥指出,這兩項重要進展將有助擴大Ropeg在血液腫瘤領域的市場,並為公司營運注入新動能。

  • 史迪爾氏症如變色龍!重症醫示警:發燒出現2症狀 恐是免疫疾病

    史迪爾氏症如變色龍!重症醫示警:發燒出現2症狀 恐是免疫疾病

    長榮航空一名34歲空服員於值勤時身體不適,疑似因罹患免疫疾病「史迪爾氏症」出現發燒、筋骨痠痛等症狀,返台就醫後離世。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今(14)日表示,不是所有發燒都能靠多喝水與吃退燒藥解決,若患者發現體溫一再飆高、反覆抽血仍查不出原因,就有可能是自體免疫性疾病作祟,其中史迪爾氏症堪稱「發燒界的變色龍」,一下子就多重器官失控。

  • 從治療趨勢到生命力量  仁愛長庚醫院肺癌座談會溫馨登場

    從治療趨勢到生命力量 仁愛長庚醫院肺癌座談會溫馨登場

    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肺癌已連續多年高居台灣癌症死亡率首位,為讓肺癌病友及家屬獲得最新醫療資訊與心靈支持,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攜手台灣癌症基金會舉辦「肺癌病友座談會」,現場參與踴躍,氣氛溫馨感人,充滿希望與正能量,座談會最終在大合照中圓滿落幕。與會者紛紛表示,透過此次活動不僅獲得了最新的醫療資訊,也在彼此的生命故事與互相扶持中汲取勇氣與力量。

  • 《生醫股》東洋引進血癌口服抑制劑新藥Selinexor 強化產品布局

    東洋(4105)10月引進血癌口服抑制劑新藥Selinexor,強化產品布局。總經理侯靜蘭表示,Selinexor是近年血液腫瘤領域的新型藥物,不僅獲多個國際專業腫瘤學會納入診療指南,更已在全球50個市場核准上市;而在台灣,亦通過食藥署核准用於多發性骨髓瘤、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等適應症。

  • 《生醫股》藥華藥9月營收再創高 前3季超車去年全年

    藥華藥(6446)2025(今)年9月營收13.2億元,月增3.44%,年增41.34%。前3季營收107.5億元,年增61.14%,不僅首度突破百億,更已超越去年全年,刷新營運里程碑。藥華藥表示,美國與日本子公司銷售團隊已完成擴編與培訓,預期第四季起逐步展現效益,更為明年營收注入新動能。

  • 就醫就食道癌末!50歲男無視2警訊 醫:來太晚了

    就醫就食道癌末!50歲男無視2警訊 醫:來太晚了

    裕隆集團前董事長嚴凱泰、藝人安迪都在50多歲壯年時,因食道癌離世。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分享有一位50歲男子剛來看診,就被診斷是第4期食道癌,詢問之前有無症狀,男子一臉無辜回答「沒有呀」,隨後改口稱最近都吃不下,只喝流質食物,讓他差點當場吐血,「身體已經用盡全力求救,自己卻當作沒事」。

  • 藥華藥 前三季營收破百億

     藥華藥受惠血癌新藥Ropeg美國市場出貨針數再創新高,9月營收達13.2億元,月增3.44%、年增41.34%,並推升前三季營收一舉突破百億元,達107.5億元、年增61.14%,提前改寫年度營收新高紀錄,也成為繼保瑞、美時後,第三家營收站上百億元大關的生技製藥股。

  • 藥華藥前三季營收首破百億 創歷史新高

    藥華藥前三季營收首破百億 創歷史新高

    藥華藥(6446)受惠血癌新藥Ropeg美國市場出貨針數再創新高,9月營收以13.2億元,交出月增3.44%、年增41.34%佳績,累計前三季營收107.5億元,年增61.14%,不僅首度突破百億,更已超越去年全年,刷新營運里程碑。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