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行動博物館的搜尋結果,共14筆
新北市淡水古蹟博物館持續推動「失智友善」理念,10月31日將與馬偕紀念醫院共同舉辦「動物輔療成果發表會」,由長者與治療犬同台走秀,展現跨域合作的溫暖成果。活動更有在地飯店響應,提供期間限定飲品及優惠,為長者與家屬打造更友善的生活環境。
新北市衛生局響應9月「國際失智症月」,23日舉辦「失智不失愛、新北暖陪伴」記者會,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市已率全國之先,完成29區全面達成失智友善社區的里程碑,正式成為全台第一個「區區失智友善」的城市,象徵新北市在高齡與失智照護領域邁入新階段。
新北市衛生局響應9月「國際失智症月」,今(23)日舉辦「失智不失愛、新北暖陪伴」記者會,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市已率全國之先完成 29區全面達成失智友善社區的里程碑,正式成為全台第一個「區區失智友善」的城市,象徵新北市在高齡與失智照護領域邁入新階段。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獲文化部文化內容再開發計畫支持,由策展人李鈺玲結合高史博刺繡典藏品,串聯致力推廣魯凱族刺繡文化的高雄市茂林區多納國小,以及長年投入布藝教學的高雄市鹽埕區忠孝國小、台弟公司縫紉應用博物館,推出《繡布上的歷史—微型展》,探索原、漢不同族群在刺繡上各自的做法與特色,以及圖紋飾背後蘊含的意義與故事,即日起至11月30日於高史博3樓展出。
客家文化走入校園不再只是口號!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7日於高雄美濃龍肚國小啟動「六堆校園行動展」,結合文學、藝術與食農教育,讓全校學童化身小小策展人,共同打造一座會說故事的行動博物館,展期至6月6日止。
2025新北考古生活節將於5月24、25日於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舉行,館方特別在兒童節前夕,舉辦「考古進校園」系列活動,為考古生活節暖身,透過「打石」與「打鐵」雙主題工藝體驗,帶領八里區4所國小學童化身小小考古探險家,磨製仿史前箭簇,重現史前智慧。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本月於官方網站發表「2025-2030永續計畫書」,這也是新北市首座完整揭示永續發展藍圖的博物館。十三行以地文化特色為基礎,從「智慧節能」、「友善環境」及「社會共享」三大面向著手,積極響應聯合國SDGs的永續發展目標。
2001年起即投入文化志工行列,多年來默默付出,用行動書寫文化的溫度,服務時數超過8000小時,上月獲衛福部表揚為金牌志工的黃金博物館文化志工馬曉葳與鶯歌陶瓷博物館志工張麗蓉,為全體文化志工樹立典範,29日再獲新北市文化局表揚頒發感謝狀。
「新北市文化志工感恩大會」今(29)日於市府舉辦,今年共有137名志工獲獎,包含18隊文化志工隊,共約600名志工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份無私奉獻的感動。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親自頒發感謝狀,特別表揚投入志工23年、服務時數超過8000小時的馬曉葳與張麗蓉,致敬他們的熱情與堅持。
《美力台灣》3D行動電影巡演截至目前已有約27萬人次的學生、老師、志工及家長參與,並有1,611所學校主動報名,完成所有報名預計至少需八年的時間,希望能獲得更多支持,擴大服務的影響力,讓愛與美的教育永續循環。《美力台灣》3D行動車偏鄉巡演計畫持續前進,幫助更多下一代見證美好。
百年古蹟毛毛的?別擔心,原來導盲犬要來國定古蹟「滬尾礮臺」度過「國際導盲犬日」,並邀請有興趣的人前來與牠們相聚,未來在古蹟遇到導盲犬時,只需輕鬆遵循三不一問原則:不餵食、不干擾、不拒絕,並主動詢問。
屏東大學文創系教授葉晉嘉長年投入鐵路相關研究,與彰化福井鐵道文物館長陳朝強進行多項合作,日前福井在員林家商推出鐵道展覽,葉晉嘉也到場給予策展建議,當中鐵道少女「小巡」現蹤意外引爆焦點,不少學生爭先搶著要合照。
宜蘭j-path宜路有你「淨好生活‧零的日常」,開出首台淨零主題展示的「淨零0 bus」,電動公車化身為行動博物館,縣長林姿妙26日帶領長期參與綠色行動青年一同啟動,系列活動即起至3月15日,讓民眾深入淺出了解公正轉型意涵。
宜蘭j-path宜路有你「淨好生活•零的日常」,開出首台淨零主題展示的電動公車化身為行動博物館,今(26日)由縣長林姿妙帶領長期參與綠色行動青年們一同啟動,系列活動即日起至3月15日,包含1場研討會、4場小旅行、10場游擊戰,以短講、互動展示等多元型式,讓民眾更能深入淺出了解公正轉型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