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裁員人數的搜尋結果,共129筆
美國政府持續停擺,拖延了官方經濟數據發布,因此幾個民間機構數據,重要性因而凸顯,有「小非農」之稱ADP就業報告是目前少數能窺視美國勞動市場狀況報告。數據顯示民間企業10月就業新增4.2萬人,遠高於市場預估2.2萬人,結束連兩月下滑,緩解勞動市場急速降溫的擔憂。
近期台股再度受到國際因素干擾,根據美國人力資源公司於6日發布的最新報告,美國10月份裁員人數高達153,074人,創下過去20年同期最高紀錄,引發市場擔憂情緒,因應盤勢變化,統一投顧分析師陳立委新一輪選入,精確(3162)、創見(2451)、銘異(3060)、光聖(6442)、中石化(1314)五檔,兼納電子、非電族群。
美股四大指數全面收黑,台股今(7日)持續下挫,加上外資熱錢匯出,造成股匯雙殺局面。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今由升轉貶,終場貶值9.5分(或0.307%),收在31.045元,創半年來新低。匯銀預期,新台幣站上31元,可能進一步測試31.2元,短線仍需關注外資後續匯出動向。
小編今天(7)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MSCI半年度調整結果揭曉,台股本次在三大指數權重變動幅度並不激烈,在全球標準型指數台股成份股卻呈「進六退七」、相當熱鬧,其中,信驊、金像電、京元電子,原本皆不在法人機構預期內,如今不但入選新成份股,還都得到外資研究機構讚賞基本面,是資金未來追逐焦點。
根據人力資源公司Challenger, Gray Christmas在6日公布的數據,美國10月裁員人數高達153,074人,創下20年來同期最多裁員紀錄。報告指出,企業為控制成本與加速導入AI取代人力,是裁員潮的主要原因
AI帶來更多榮景,卻沒有同步增加就業機會,經濟恐陷入1990年代的「無就業式復甦」。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亞馬遜擬自周二起開始裁減多達3萬個辦公室工作(corporate job),以削減開支,並解決新冠疫情高峰期過度招聘的問題。
外媒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周三(10月15日)透露川普總統將於10月底造訪日本,之後將出席在南韓舉行的2025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袖峰會。
路透報導,由於美國政府關門所導致的聯邦雇員裁員人數週二(14日)下修,顯示川普政府先前宣稱的大規模裁員說法過於誇大。根據美司法部週二提交給法院的文件,自10月1日政府停擺以來,川普政府已裁撤 4108名員工。川普總統於同日表示,他將在週五(17日)宣布一波將被裁撤的最惡劣的社會主義、半共產主義的民主黨計畫清單,強調這些計畫「不會再被重啟」。川普政府利用這次政府停擺作為重塑聯邦官僚體系的機會。
美國聯邦政府斷炊危機即將邁入第三周,迄今仍然不見任何緩解跡象。川普政府10日表示,已開始進行大規模聯邦員工的解雇行動,包括衛生公共服務部、國土安全部、財政部和商務部等多部門,都已陸續收到裁員通知。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啟動預期中的大規模裁員行動,計畫最終解雇超過4100名聯邦員工,橫跨多個部門,引發工會與國會強烈反彈。外界批評白宮「趁政府關門之際清算公務員」,形同政治報復。
人力資源機構Challenger, Gray Christmas在2日公布美國9月企業宣布裁員人數約5.4萬人,較前月大減近4成。儘管裁員情況出現減緩,但今年來裁員人數仍創5年來同期新高,政府部門和科技業是前兩大裁員的源頭。
歐洲股市1日開低走高,醫療保健類股漲勢較為明顯,目前,月線連3紅的STOXX 600指數在560.24點,漲2.06點或0.37%。至於其它重要歐股中,德國DAX一度下跌0.5%,英國FTSE 100卻漲0.2%,並創歷史新高。
近年德國汽車產業面臨多重挑戰,隨著全球需求下滑、勞動力與能源成本攀升,以及大陸汽車製造商的迅速崛起,德國傳統汽車製造商與零組件供應商不做出調整。大廠博世(Bosch)近日宣布,計劃裁員1萬3000人,象徵歐洲最大經濟體的汽車業正逐步走向衰退。
全球科技業裁員潮依然未停歇。南韓三星集團也加入裁員大軍。美國規模最大的線上論壇Reddit上有網友揭露,這次的裁員事先並沒有任何預警,導致一些正在出差的員工,因為公司的電子郵件以及公司信用卡突然失效,甚至完全不清楚發生了什麼狀況,就困在半路。
美國人力資源公司Challenger, Gray Christmas 31日公布美國企業7月裁員62,057人,遠超出去年同期的接近25,900人,且締造過去10年來同月宣布裁員人數第二高紀錄。
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Intel)於24日公布上季財報,營收雖優於預期,但虧損擴大,執行長陳立武同時宣布將大幅縮減晶片廠規模,以撙節開支,英特爾盤後股價一度迅速拉升6%,隨後翻黑下挫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