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製程自動化的搜尋結果,共76筆
南俊國際(6584)第三季獲利來到掛牌以來新高,每股盈餘1.98元;展望第四季,GB系列出貨將持續加溫,毛利率有望由第三季36.53%推向40%,單季營收、獲利有望再拚掛牌以來新高,明年訂單能見度高,若台幣波動不若今年強烈,法人推估明年獲利挑戰倍增。南俊國際今天股價盤中急拉逼近漲停,正式突破300元,再創史上新高價。
輝達GB300整機櫃進入量產,帶旺上游供應鏈,南俊國際(6584)10月營收、第三季財報同飆,GB300已於10月挹注營收,隨GB300滑軌在機櫃內蘊含價值較前代拉升50%,供應鏈度過學習曲線之後,出貨動能升溫,法人預期南俊本季逐月成長,第四季營收可望登頂之外,全年賺逾半個股本可期。
台中手工具產業集中於大里、太平、霧峰、大肚、烏日及龍井等區,這些傳統產業近年受美國關稅及匯率影響,營運壓力沉重,不少工廠面臨無薪假或停產危機。台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指出,市府藉由產業輔導計畫導入精實管理與AI應用,協助業者從進料管理、製程自動化到數據決策全面升級,逐步與國際接軌,日前市議員對此推動產業升級的具體成果也予以高度肯定。許多廠商反映受益良多,期盼市府持續扮演產業升級的領頭羊角色,加速協助企業導入AI技術、提升生產效能與營運效率,強化整體競爭力。
利機企業指出,封測相關產品接單暢旺,其中高階運算晶片關鍵散熱元件-均熱片(Heat Sink)需求強勁,IC載板延續第二季以來復甦態勢,記憶體與邏輯應用同步走強,BT載板供應鏈維持高稼動率,季內出貨與產品組合將同步優化。法人評估,在AI/HPC帶動的高效散熱、精密封裝與材料升級三重推力加持下,利機第四季營收有機會繼續攀升。
亞東科技大學慶祝創校57周年,日前在有庠科技大樓舉行慶典,各界貴賓有考選部劉孟奇部長、葉元之立法委員、新北市議會林國春議員、遠東集團公益事業王孝一執行長、亞東科大徐國梅董事、以及校友冠蓋雲集,典禮在原住民學生的歌舞中揭開序幕,展現青春活力。
群翊工業(6664)於「2025電路板產業國際展」(TPCA Show)展示一系列壓膜、塗佈、烘烤創新自動化設備,群翊董事長陳安順表示,高階PCB製造趨勢不變,特別是IC載板及FOPLP板級的先進封裝設備需求看好,正向看待2026年的AI高速運算及相關設備需求,2026年營運至少維持今年水準。
加高(8182)21日舉行法說會,展望後市,董事長楊景晴表示,目前觀察第四季營運穩健,且產能幾乎滿載,顯示主要產品線需求穩定,若未來兩個月匯率沒有特別波動,預期第四季業績應會與第三季相近。
和椿科技(6215)自動化零組件與模組產品涵蓋半導體先進製程、自動化等領域,除既有訂單出貨暢旺,亦與客戶針對新自動化技術進行開發,提升「智慧製造+智慧物流」整合應用效益,加上機器人已取得包括飯店、倉儲、零售等產業客戶針對智慧物流、智慧服務訂單需求,目前在手訂單能見度已延伸至2026年,和椿審慎樂觀看待未來營運。
瑞士工程公司ABB在周四發布第三季財報,該公司說,看到市場情勢的「強勁」,而且美國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對客戶需求產生的影響甚微小。
安力-KY(5223)9月合併營收為1.79 億元,月增4.9%,年增15.9%,為今年度單月營收次高;第三季合併營收5.23億元,季增4.96%、年增10.1%;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為14.69億元,年增25.1%,展現營運明顯回溫。
長華科技(6548)宣布,因貴金屬行情自2024年第一季以來持續上行,已對LED導線架製造成本造成顯著衝擊,將自2026年1月1日起,對全系列LED導線架產品實施價格調整,調幅介於15%~25%,視不同產品規格與結構而定。
AI、高效能運算(HPC)與先進封裝技術快速推進,半導體測試市場正進入新一波結構性成長周期,其中探針卡作為晶圓測試階段不可或缺的關鍵介面,規格與製造門檻持續升級。
亞東預拌榮獲APEA亞太企業獎之「卓越企業獎」及「卓越企業管理獎」兩項大獎。此一殊榮不僅彰顯亞東預拌在卓越經營管理的持續深耕,更體現其在永續經營、數位創新與產業技術上的領導地位。
製程自動化感測器及流量計廠桓達(4549)第三季台灣、德國及美國等市場,以及海外經銷商接單及出貨穩定,整體在手訂單1.5~2個月。第三季營運優於第二季、與去年同期差異不大,第二季認列匯損可部分回沖,盼第四季營運與去年同期持平,全年營收可望與去年相當。
半導體設備廠京鼎(3413)檢測客戶新專案及富蘭登仍為下半年成長動能;均豪(5443)為再生晶圓廠商設備供應,受惠台積電2奈米製程到來,因製程更加複雜,再生晶圓用量增加。
成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秉持「技術創新、品質為本、永續經營」的核心理念,持續深耕先進金屬製程與異質材料接合技術,積極布局綠能、半導體、航太與無人載具等新興產業,面對全球產業電動化與減碳轉型趨勢,公司將「技術價值商業化」視為成長核心動能,鎖定氫燃料電池、半導體與高階應用市場,致力成為台灣雷射製程與自動化系統整合的關鍵推手。
在先進封裝技術如CoWos、FOPLP快速普及下,晶圓多層堆疊與薄化製程對厚度、翹曲與弓度的量測精度要求愈發嚴苛。若厚度偏差或翹曲過大,將造成封裝困難、降低產品可靠度,甚至拖累良率並推高成本,市場急需能夠精準量測、快速回饋並支援先進製程的完整解決方案。
機器人自動化大廠和椿科技8月合併營收為1.75億元,因配合客戶施作工程進度而有部分自動化模組產品遞延出貨的情形,使得8月營收較上月及去年同期減緩。
和椿(6215)2025年前8月合併營收達15.4億元,年成長62.6%,和椿表示,公司將持續深化AI機器人在更多元產業的應用,透過擴展不同產業市場版圖,將業務觸角延伸至台灣、東南亞等,謹慎樂觀看待2025年。
隨著先進封裝技術如CoWoS、FOPLP的快速普及,晶圓多層堆疊與薄化製程對厚度、翹曲與弓度的精準量測需求日益嚴苛。若厚度偏差或翹曲過大,將導致封裝困難、產品可靠性下降,甚至影響良率,增加製程成本,市場急需精準量測並快速回饋的完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