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襲擾的搜尋結果,共383

  • 德總理疾呼「拿出歐盟愛國心」捍衛鋼鐵業!企業依舊心冷

    德總理疾呼「拿出歐盟愛國心」捍衛鋼鐵業!企業依舊心冷

    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與財政部長克林拜耳(Lars Klingbeil)週四(6日)在與國內鋼鐵業者、各邦代表及工會舉行高峰會後,呼籲以「歐洲愛國主義」(European patriotism)的方式保護歐洲鋼鐵產業,呼籲大家多買歐洲貨,但面對美國關稅襲擾,以及中國大陸價格低廉的鋼鐵,歐洲企業依舊心冷。

  • 在愛沙尼亞設代表處卡關?林佳龍:法案已通過  雙方諮商中

    在愛沙尼亞設代表處卡關?林佳龍:法案已通過 雙方諮商中

    日媒日前披露,傳我國在愛沙尼亞將設立辦事處,但卻因官方就名稱要使用「台灣」或「台北」而陷入僵局,至今2年過去仍無進展。對此,外交部部長林佳龍指出,愛國半年前已通過了設處法案,目前也都有在諮商。外交部也聲明強調,持續秉持利人利己的思維,與波羅的海國家發展產業、民主夥伴關係。

  • 國安人事異動!張元斌接任國安局副局長  柯承亨任國防院執行長

    國安人事異動!張元斌接任國安局副局長 柯承亨任國防院執行長

    據透露,國安局政務副局長經總統核定任命,將由前國安局常務副局長、退役中將張元斌接任,此項人事案於11月1日生效。至於現任副局長柯承亨將任職國防院執行長一職。

  • 542旅、234旅彰化上演真實「陸空聯戰」   遇槍砲聲與煙幕別怕

    542旅、234旅彰化上演真實「陸空聯戰」 遇槍砲聲與煙幕別怕

    「陸勝1號操演」昨日進入第2天,陸軍裝甲542旅及機步234旅分別從北、中兩處駐地、利用夜間進行長距離戰術機動演練,隱蔽機動行蹤前往目標位置,目前已有民眾目擊542旅車度已現蹤彰化,預料兩軍將會在今日在彰化展開「攻防大戰」,由於這次採用實兵及空包彈方式進行,屆時民眾恐有機會目睹模擬仿真的激烈戰況。

  • 統戰片又來了 陸促統頻頻

    統戰片又來了 陸促統頻頻

     陸方近日促統動作不斷,繼中共潛台間諜主題劇《沈默的榮耀》開播後,又於25日台灣光復節當天發布電影《澎湖海戰》預告片。而社群平台上日前也傳出一款名為「歸家」APP,號稱可用於「投誠登記」,陸委會則表示,若真有其事,將給予下架或是屏蔽處置。

  • 【陸勝1號操演】旅實兵實裝對抗 發揮統合戰力

    【陸勝1號操演】旅實兵實裝對抗 發揮統合戰力

     「陸勝1號操演」昨日正式展開,由陸軍裝甲第542旅及機步第234旅實施為期7天6夜、24小時不間斷的對抗操演。操演期間,雙方先期完成戰術集結、戰備整備及指揮所開設,並首度由教準部編成統裁部,採「實兵實裝、自由統裁、階段管制」方式,逐次誘導甲、乙軍執行實際對抗攻防演練,強化參演部隊指揮統合及作戰狀況應對能力,提升軍種聯合、兵種協同作戰效能,有效達到操演預期訓練目標。

  • 首次「陸勝一號操演」登場  中北陸軍大對抗  帶著敵情練兵

    首次「陸勝一號操演」登場 中北陸軍大對抗 帶著敵情練兵

    陸軍傳統的會師大對抗操演,已於今年改統稱為「陸勝操演」,而「陸勝一號」也於今(25)正式日登場。據了解,首屆的操演部隊為中部機步234旅與北部裝甲542旅,2個對抗的聯兵旅都將配屬陸航、特戰、心戰、後備、資通電,以及空軍部隊,對抗規模相較以往大升級,並強調帶著敵情練兵。

  • 美加速軍武技術輸出審核台灣入列  顧立雄感謝加強防衛力量

    美加速軍武技術輸出審核台灣入列 顧立雄感謝加強防衛力量

    外傳24屆「美台國防工業會議」會中透露,美國政府將公布全新的全球性指導方針,針對台灣在內的友邦加速相關技術釋出的評估程序,國防部長顧立雄今(23)日受訪表示,歡迎美國願意強化台灣防衛力量,促進區域和平;另外針對國民黨主席候任鄭麗文過去曾稱「共機圍台保衛台灣」,顧立雄則強調,每天擾台是不爭的事實。

  • 國軍作戰整備 多域拒止韌性防衛

    國軍作戰整備 多域拒止韌性防衛

     編者按:根據《國防法》之規定,國防部定期提出國防報告書,向國人說明當前國家安全形勢、軍力建構狀況。國防部日前公布《中華民國114年國防報告書》,《翻爆》特別摘錄其中菁華以饗讀者。

  • 針對灰色地帶作為 全面提升聯合作戰效能

    針對灰色地帶作為 全面提升聯合作戰效能

     近年來,中共運用灰色地帶襲擾、聯合戰備警巡及針對性軍演等各種手段,嘗試對臺灣全面封控,並向外延伸兵力部署,企圖營造「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態勢,壓縮我國際空間及防衛作戰預警時間。國軍為有效應處其軍事脅迫,爭取防衛作戰預警空間,持續務實整建所需戰力,強化指通網電韌性,同時針對灰色地帶應處作為、聯合作戰計畫與區域聯防機制之適切性實施滾動式檢討,全面提升聯合作戰效能,以建構堅實整體防衛戰力。

  • 科技監控建功 金門海巡攔截陸籍泅水偷渡犯

    科技監控建功 金門海巡攔截陸籍泅水偷渡犯

    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第十二巡防區人員於昨(14)日10時4分許運用科技設備監控海面目標動態時,鎖定一可疑目標於金門天摩山北方0.8浬(禁止水域線內0.1浬)持續往線內漂流,立即通報巡防艇趕往現場海域查處,當場緝獲一名疑似偷渡之大陸籍人士,並將該男帶返料羅港進行調查,全案後續報請金門地檢署指揮偵辦。

  • 國安局將專案規劃部署:確保2026年「九合一」選舉平順

    國安局將專案規劃部署:確保2026年「九合一」選舉平順

    國安局在送達立院報告中指出,未來工作重點方向,包括先期規劃專案部署,確保民主選舉平順。報告指出,因應2026年9項公職人員選舉(簡稱「9合1」選舉),中共可能加大對臺干預力度等作為,國安局將先期完善安維專案規劃,並落實地方基礎調研,機先掌握各項違異常動態,確保選舉順利進行。

  • 軍購已付108億美元 國防部:多數交貨

     美國戰爭部印太安全助理部長提名人約翰‧盧7日在聽證會上表示支持川普看法,台灣應該將軍費增至GDP的10%。國防部長顧立雄8日未正面回應,只強調核心國防支出明年應會超過3%,將逐步增加,實踐賴清德總統承諾的5%;藍委則呼籲美國應先展現對台安全保證,而非一再要求台灣花大錢。

  • 美要台灣軍費增至GDP的10%? 顧立雄:逐步增至5%

    美要台灣軍費增至GDP的10%? 顧立雄:逐步增至5%

    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助理部長提名人約翰.盧表示,台灣支持軍費增至GDP的10%。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受訪指出,國防支出是按照敵情威脅及防衛作戰能力的建構目標,核心國防支出明年應該會超過3%,會逐步增加,實踐總統賴清德承諾的5%。

  • 台美日高階將領 兵推台海防衛

    台美日高階將領 兵推台海防衛

     前言: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與安全中心今年六月邀請台、美、日軍隊體系最高階層領導人及學者專家,進行四階段、八小時的台海防衛兵推,與會者須針對20多項輔助想定與臨機狀況,在高張力、短時間內,及時果斷執行狀況評估並下達指令。兩岸關係空前緊張,國際局勢複雜多變,兵推結果極具參考價值,《中國時報》翻爆中心特別摘錄精華,以饗讀者。

  • 顧立雄肯定官兵日夜救災 投入災後復原

    顧立雄肯定官兵日夜救災 投入災後復原

      國防部長顧立雄3日上午赴立法院,會前接受媒體聯訪,在花蓮災後復原議題上,部長對國軍日夜不間斷的救災投入給予高度肯定。針對國軍進入民宅清淤的部分,顧部長說明,國軍採取編組方式並配合屋主在場進入民宅協助清淤,此舉不僅獲得社會高度肯定,民眾與屋主也非常支持。

  • 中秋前夕暖心!蔣萬安率團敬軍 感謝馳援花蓮重建

    中秋前夕暖心!蔣萬安率團敬軍 感謝馳援花蓮重建

    中秋節將至,台北市長蔣萬安1日偕同台北市議會議長戴錫欽及北市工商各界代表,在公館水源會館舉辦敬軍活動,邀請駐守台北市周邊、執行防救災及戰備演訓任務的國軍單位參加,並代表全體市民致贈慰勞金,向長年戮力守護家園的國軍將士們致上最深的敬意與謝忱。

  • 獨家》陸父子橡皮艇偷渡  退役海巡怒:雷達掃不到卻懲處我

    獨家》陸父子橡皮艇偷渡 退役海巡怒:雷達掃不到卻懲處我

    今年5月大陸41歲宋姓父親與17歲兒子,以橡皮艇從福建偷渡到桃園觀音沙灘,當時海巡署北部分署發新聞稿稱,雷達等相關儀器無法有效偵測該橡皮艇,孰料事後海巡署竟甩鍋給當時在場人員,目前已退役人員不滿爆料,連儀器都無法有效偵測,卻懲處以肉眼守望的第一線人員,還在退伍後7天才收到懲處單,有種「被國家背叛」的感覺。海巡方面表示,皆依相關程序懲處。至於是否有其餘現役高階人員遭懲處,海巡方面未回應。

  • 共軍灰區襲擾 國軍接敵規則不明

    共軍灰區襲擾 國軍接敵規則不明

     民間版的台海防衛兵推總結報告指出,針對中共解放軍、海警、海上民兵漁船聯合對台澎及外離島海空域組織實施的「灰色地帶」襲擾,政府欠缺相關行動處置的指導原則。國防部乃至國軍各級部隊,針對中共對台非戰時的「灰色地帶」襲擾,亦缺乏明確的「接敵規定」或「交戰規則」(Rulesof Engagement-ROEs)。

  • 強化全民防衛!澎湖召開「動員、戰綜、災防三合一會報」

    強化全民防衛!澎湖召開「動員、戰綜、災防三合一會報」

    澎湖縣24日召開「114年動員、戰綜、災防三會報聯合運作第2次定期會議」,由澎防部指揮官陳俊源中將主持。行政院動員會報執行秘書李定中中將、行政院災害防救會報李彥毅參議,以及臺閩戰綜會報馬家龍少將均蒞臨指導。澎湖縣長陳光復感謝國軍弟兄、各公私部門及縣府團隊與民間力量通力合作,共同守護澎湖家園。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