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規模8的搜尋結果,共67筆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今年前三季投信基金規模站穩10兆元大關,且已連續五個月出現成長,以今年以來規模增加最多的基金類型來看,台股ETF、台股基金、主動式台股ETF穩居前三大,今年來分別增加了6,022億元、683億元、489億元,三類基金聯手拉升規模逾7,000億元,占了今年新增規模8成左右。
9月物價回跌了!主計總處8日公布,9月CPI年增率為1.25%,連續5個月低於2%通膨警戒;主要是蔬菜復耕順利、漲勢縮小,油料費、交通、機票、通訊類跌,不過,豬肉仍漲8.74%,蔬菜、蛋類、穀類及其製品(如 麵包、蛋糕)、外食費亦分別上漲5.92%、4.88%、3.45%及 3.44%所致。
20日清晨6點56分,台灣海峽發生一起芮氏規模5.0地震,是中央氣象署自1993年有觀測紀錄以來,當地首次發生這麼大規模的地震。不少金門人在睡夢中被搖醒,聽到房子、櫃子轟轟作響,大聲驚呼,甚至在雨中奪門而出。
宜蘭近海27日發生規模6.0地震,北部地區最大震度4級,嚇壞不少民眾,也是8月裡11個顯著有感地震中,第2起規模6.0以上的地震。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指出,從斷層破裂長度預估,台灣未來50年發生規模6.5以上地震的機率高達99%,大於規模7.0的地震機率則有54%。
今(27日)晚間9:11,宜蘭縣近海發生規模6.0強震,北部感受特別強烈,且由於震央位在東北角,罕見的情況也引起熱烈討論。對此前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這次地震釋放能量約半顆原子彈,但由於深度較深,稍微減輕了災害影響。
美國海嘯預警系統表示,德瑞克海峽(Drake Passage)地區於台灣時間上午10時16分,發生規模8地震後,未發布海嘯警報。路透報導,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表示,今天上午一場規模7.5地震侵襲德雷克海峽。地震規模由原本的規模8下修為7.5。德雷克海峽位於南美洲南端和南極洲之間。美國地質調查所表示,地震深度為11公里。
在台韓兩地發展的人氣女團「GENBLUE 幻藍小熊」NICO、XXIN、采甄、毓、許媛媛、AYEON,15日出席小公視口袋影展開展暨口袋小子X一卡通聯名記者會,團員毓表示:「我從小就很喜歡水果奶奶,所以這次能夠跟《妖果小學》合作真的非常榮幸,也讓我非常興奮。」其他女孩們也說小時候都愛喜歡水果奶奶,不過到了比較大才知道原來本尊是個男的。
俄羅斯堪察加半島今(30)日於台灣時間上午7時25分發生規模8.8強震,北千島市出現4公尺高海嘯,俄羅斯與日本已發布海嘯警報,台灣中央氣象署也預估,地震引發的海嘯將於下午1時18分抵達台灣沿岸,前中央氣象局地震預報主任郭鎧紋指出,此次強震符合多項預警跡象,釋放能量驚人,約相當於8000顆原子彈,未來發生規模8以上地震的機率可能提升,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做好防災準備。
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東部外海在台灣時間上午7時25分發生規模8.8強震,氣象署地震中心表示,已針對台灣東南部及西南部沿海地區發布海嘯警訊,若後續有需要,將發布海嘯警報。
日本漫畫家龍樹諒曾預言2025年7月會發生大災難,一度導致日本觀光受到影響,但因預言「落空」被罵翻,不料俄羅斯東部堪察加半島近海今(30)日發生芮氏規模8.8極淺層強震,俄羅斯、日本等周邊地區緊急發布海嘯警報,台灣恐也受到影響,讓大批網友開始向龍樹諒道歉,相關預言甚至重新登熱搜。
美國阿拉斯加州近海於台灣時間17日凌晨4時37分發生規模7.3強震,美國相關單位立即發布海嘯警報, ,前中央氣象局地震預報中心主任郭鎧紋指出,這起強震是否為更大地震的前兆,值得關注,因規模7地震後的2周內,常伴隨規模8強震,未來幾周是關鍵觀察期;他預估,若有規模8的大地震,最可能出現在阿留申海溝、千島海溝、日本海溝等地,台灣受影響雖然較小,但仍應提高警覺。
美股近日強勢上漲,標普500與那斯達克更在美國獨立紀念日前一天收盤時,指數再創新高紀錄,而在AI熱潮帶動下,據LSEG Lipper數據指出,至7月2日為止當周,美股基金吸金規模創8個月最大單周紀錄。不過,即將到來的關稅大限,將成為短期影響美股走勢的關鍵變數。
日本漫畫家龍樹諒在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中預言,2025年7月5日將發生大地震,儘管龍樹諒上月出版新作,改口表示7月5日當天不一定會發生大事,但此預言已成近期熱門話題,就連7月日本旅遊市場也意外受到波及。事實上,《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在今年5月就曾在「謠言風向球」專欄中,專題解構7月5日地震預言的偽科學,以及現代科學地震預測的侷限。
日本鹿兒島近期地震頻傳,從6月21日起至今已發生超過500起地震,隨著7月5日大地震預言時間逼近,使得民眾人心惶惶。對此,地震專家郭鎧紋表示,鹿兒島吐噶喇群島屬於沖繩海槽,在1911年曾發生規模8地震,引發5米高海嘯;此外,南方的喜界島過去7000年間曾發生4次規模9大地震,周期約1800年,最後一次發生在1550年前,因此琉球海溝隨時可能出現規模9地震。
日本官方3月修訂「南海海槽大地震」災情推估,引發日本甚至亞鄰民眾關切。除了南海海槽,有學者警告千島海溝也可能有大地震。日本漫畫家「7月5日大地震」預言仍受熱議,札幌遊覽車外籍客預訂減3成。北海道太平洋沿岸5月以來發生6次當地震度達到4的地震,其中3次規模6以上。專家說,這個區域地震本來就多,但近幾次震央不同,大眾做好防災準備很重要。民間瀰漫憂慮之情,防災用品銷量已翻倍。
網路流傳日本將在今年7月5日發生大地震,不少旅客紛紛取消、延後赴日行程,中央氣象署昨表示,該預言來自漫畫家的夢境,沒有根據。不過日本氣象廳今年初公布,南海海槽在未來30年發生規模8至9的大地震機率上升至80%,是依照歷史中大型地震資料及斷層、地質調查分析得出,不是毫無根據的臆測,但這只是一個預估值,不代表大地震會在預估的當年發生,提醒民眾不需過度緊張。
日本氣象廳今年初公布,南海海槽在未來 30 年內發生規模8至9大地震的機率上升至 80%,中央氣象署對此解釋,80%的數字是依照歷史上中大型地震的發生間隔,並搭配斷層、地質調查分析得出,並非毫無根據,但這只是分析地震發生可能有規律的切入點之一,不代表大地震會在預估的當年發生。
一本漫畫書正在造成日本人心惶惶,某漫畫提到2025年7月5日可能是日本的末日,隨後聯想到是如311那樣的特大地震,於是「南海海槽特大地震百年周期」的假說再次被提出,擔心地震周期再次到來。除了南海海槽以外,瀨戶內海據說又發現了一道長度達到60公里的活動斷層,如果發生錯動,可能引發規模7以上的地震。
日本漫畫家たつき諒(或寫龍樹諒)的災難預言在網路上廣泛流傳,並逐漸演變成7/5日本將出現大地震。日本氣象廳13日再度做出回應,強調該說法並非正確資訊。不過曾任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的郭鎧紋提醒,北海道蠻危險的,且該地的附近,最近出現規模6.1地震,不排除誘發規模9地震的機率。
日本漫畫家竜樹諒1999年出版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精準命中日本311大地震,並預言今年7月5日會發生毀滅性災難,讓鄰國居民相當擔憂。日本政府指出,目前尚未觀測到南海海槽發生大規模地震可能性比平時有顯著變化,但未來30年內發生規模8至9地震的可能性也達80%。對此中央氣象署表示,日本若發生地震對台灣影響較小,而台灣也要留意地震風險,並點名馬里亞納海溝若發生較大規模地震,可能引發5公尺高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