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規模以上工業的搜尋結果,共222

  • 價格治理收效 陸10月CPI年增0.2%

    價格治理收效 陸10月CPI年增0.2%

     中國擺脫連兩月通縮。受益於10月的「十一」長假帶動,再加上擴內需等政策發酵,大陸統計局9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2%,由負轉正;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則年減2.1%,降幅連續第三個月收窄。

  • 陸工業利潤 創近兩年新高

    陸工業利潤 創近兩年新高

     大陸9月工業企業利潤延續8月的上升趨勢,年增21.6%,創近兩年來新高。另外,中美貿易談判訊號趨於正面,上證指數27日高開高走,一度升至3999.07點,創近10年新高。

  • 陸9月工業企業利潤增幅 近兩年高

     大陸統計局27日公布最新數據,今年前9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人民幣(下同)5.37兆元,年增3.2%。其中,9月份單月利潤成長21.6%,創下近兩年以來最大增幅,顯示大陸官方整治反內捲及抑制產能過剩,收到成效。

  • 高技術製造業帶頭衝 陸前9個月工業利潤增長26.8%

    高技術製造業帶頭衝 陸前9個月工業利潤增長26.8%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報導,其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到9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3732.0億元(人民幣,下同),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2%,也是去年8月份以來各月累計最高增速。9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增21.6%,較8月份加快1.2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成長。

  • 解析陸工業數據:1-9月營收增長 但企業成本壓力仍在

    解析陸工業數據:1-9月營收增長 但企業成本壓力仍在

    據大陸國家統計局官網消息,1—9月份,大陸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兆3732.0億元,同比增長3.2%。

  • 大陸9月用電量年增4.5% 工業、服務業增長 居民用電下降

    央視新聞報導,大陸能源局23日發布用電量資料顯示,9月份,全社會用電量8,886億千瓦時,年增4.5%。從分產業用電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29億千瓦時,年增7.3%;第二產業用電量5,705億千瓦時,年增5.7%;第三產業用電量1,765億千瓦時,年增6.3%;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287億千瓦時,年減2.6%。

  • 陸新質生產力成推動工業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

    陸新質生產力成推動工業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

    大陸央視網23日報導,最新公布的今年前三季統計數據顯示,大陸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汽車、電氣機械、電子行業對全部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合計接近40%。「十四五」以來,新質生產力讓生產更高效,生活更便利,出行更智慧,已成為推動大陸工業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已建成基礎級智慧工廠超3.5萬家、數位智慧置景 帶動電影產業提質升級。

  • 房市拖累 投資出現負增長

    房市拖累 投資出現負增長

     大陸官方拚經濟,工業、消費與投資增長缺一不可。大陸國家統計局20日數據顯示,9月工業增加值年增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3%,然而受到房地產市場拖累,今年前3季固定資產投資卻轉跌,年減0.5%。而大陸70個中大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年跌幅雖收窄,但專家預期,房市復甦恐怕得等到2027年。

  • 陸前三季GDP增長5.2%達101.5兆人民幣 亮點產業一次看

    陸前三季GDP增長5.2%達101.5兆人民幣 亮點產業一次看

    大陸國家統計局官網20日發布消息,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大陸國內生產總值101兆503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兆8061億元,同比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36兆4020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增加值59兆2955億元,增長5.4%。分季看,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第二季增長5.2%,第三季增長4.8%。從環比看,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

  • 大陸製造業五年增值8兆 新能源車產量連十年全球居冠

    大陸製造業五年增值8兆 新能源車產量連十年全球居冠

    大陸央視報導,製造業作為經濟命脈所繫,「十四五」期間,大陸製造業交出亮眼成績單。五年來,大陸全部工業增加值從31.3兆元(人民幣,下同)增長到了40.5兆元,製造業增加值從26.6兆元增長到了33.6兆元。

  • 陸港觀盤-美政府停擺對股市影響短暫 陸工業利潤有改善

     雖然美國政府停擺是媒體焦點,但市場預期主要影響有限,並且認為這是噪音而非重大新聞,美股三大指數在周四繼續創下歷史新高。

  • 誰在推動前8月企業利潤增長?陸媒揭密

    誰在推動前8月企業利潤增長?陸媒揭密

    大陸央媒《經濟日報》3日報導分析,沒有市場需求,利潤便是無源之水。在需求端,要繼續扎實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鼓勵發展人工智慧終端、智慧穿戴等新型消費,以市場需求升級引領產業升級。縱深推進大陸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業帳款,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 MSCI中國指數9月大漲 連五月走高

     得益於人工智慧熱潮、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緩解以及政策支持預期,大陸股市近月表現搶眼。外媒統計,光是9月,MSCI中國指數上漲逾9%,不僅連續第五個月走高,更創下2018年以來最佳的月度漲勢。自4月觸底以來,該指數已反彈約40%,漲幅超過標普500指數和MSCI亞洲指數在關稅衝擊後的回升。

  • 「反內卷」現成果?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大增逾20%

    「反內卷」現成果?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大增逾20%

    據《澎湃新聞》報導,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大幅回正。大陸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兩位數增長,由7月份下降1.5%轉為增長20.4%。

  • 陸8月工業利潤 強升逾2成

    陸8月工業利潤 強升逾2成

     大陸工業企業8月表現出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潤利大幅增長20.4%,揮別連續三個月的負成長,增速也創下2023年11月以來新高,更讓今年以來工業利潤成長率由負轉正,累計年增0.9%。裝備製造表現尤佳,其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業利潤年增37.3%。統計局專家分析,主因是受益於宏觀政策效益顯現,以及全國統一大市場戰略縱深推進。

  • 陸前8月規模以上工業利潤成長0.9%  單月利潤成長逾兩成

    陸前8月規模以上工業利潤成長0.9% 單月利潤成長逾兩成

    大陸國家統計局27日公佈最新統計,1到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兆6929.7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增率0.9%。同時前8月實現營收89.62兆元、年增率2.3%;營業成本76.7兆元、增長2.5%;營收利潤率為5.24%、年減0.06個百分點。

  • 陸經濟慘澹 急祭擴大消費措施

    陸經濟慘澹 急祭擴大消費措施

     大陸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多項經濟數據顯示,8月工業增加值、消費增速與固定資產投資均放緩,引發市場對經濟動能減弱的關注。官方則強調經濟基本面穩健,並預告將推出更多促消費政策。

  • 專家:未來數周可望雙降

    專家:未來數周可望雙降

     大陸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數據顯示,8月製造業產出與消費皆表現不佳,多項關鍵指標未達預期。這為北京帶來推出更多刺激措施的壓力。專家指出,大陸有望在未來幾個月內運用財政和貨幣政策,以實現今年5%左右的經濟目標。

  • 陸8月經濟數據出爐 CPI、進出口亮點一次看

    陸8月經濟數據出爐 CPI、進出口亮點一次看

    大陸國家統計局官網15日公布各項經濟數據,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4%,環比持平。8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個百分點,環比持平;全國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4.0%,降幅收窄0.5個百分點,環比持平。

  • 台灣工總籲兩岸和平共處 國台辦批民進黨:不顧企業死活

    台灣工總籲兩岸和平共處 國台辦批民進黨:不顧企業死活

    台灣工業總會近日發佈《2025工總白皮書》,在兩岸政策部分以「避免誤判,尋求兩岸和平共處」為主軸,提出鬆綁兩岸交流、掌握大陸變化開拓多元商機等多項建議,引發台灣業界共鳴。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中回應,民進黨當局違背市場經濟規律,鼓譟打造所謂「非紅供應鏈」,推動兩岸「脫鉤斷鏈」,置企業死活於不顧,最終必定引發眾怒、盡失人心。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