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親美反共的搜尋結果,共19

  • 海納百川》疑美知共是正確 跪美反共是錯誤(孫榮富)

    海納百川》疑美知共是正確 跪美反共是錯誤(孫榮富)

    「美國琴」出席「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還以英文致詞。真不知道美國這個附隨組織又花了台灣民眾多少的血汗錢。然而,台灣社會出現了新的政治契機。鄭麗文當選中國國民黨的黨主席,必須認識到即將面對的巨大政治工程,是要與在台灣的統派、中華民國派進行合作,讓多數台灣民眾瞭解:「疑美知共」是正確,「跪美反共」是錯誤。

  • 社評/柯克之死與國民黨的兩岸政策

    社評/柯克之死與國民黨的兩岸政策

     美國保守派政治運動家柯克遇刺身亡,川普總統讚頌他為「殉道者」,更加強對「激進左翼」的打擊力道,把「反法西斯運動」列為境內恐怖組織,並授權聯邦政府調查其行動與組織成員,甚至不惜違憲之虞動用聯邦軍隊震懾左翼反抗行動。

  • 旺報社評》柯克之死與國民黨的兩岸政策

    旺報社評》柯克之死與國民黨的兩岸政策

     美國保守派政治運動家柯克遇刺身亡,川普總統讚頌他為「殉道者」,更加強對「激進左翼」的打擊力道,把「反法西斯運動」列為境內恐怖組織,並授權聯邦政府調查其行動與組織成員,甚至不惜違憲之虞動用聯邦軍隊震懾左翼反抗行動。

  • 國民黨該為兩岸做的事

    國民黨該為兩岸做的事

     當前兩岸關係在賴政府「以對抗取代對話,圍堵取代交流」的操作下,前景一片黑暗。這般情勢,不僅對台灣的經濟、外交、國安及內部和諧造成衝擊,更已落入美中交易籌碼的被動困境。賴政府為此必須負起絕對責任,但國民黨身為最大在野黨,目睹國家沉淪卻袖手旁觀,對決定台灣命運的兩岸大政方針失聲多年,這是辜負選民期待,更是輕忽自身的天命。

  • 中時社論》台灣人民應務實系列之二:國民黨該為兩岸做的事

    中時社論》台灣人民應務實系列之二:國民黨該為兩岸做的事

    當前兩岸關係在賴政府「以對抗取代對話,圍堵取代交流」的操作下,前景一片黑暗。這般情勢,不僅對台灣的經濟、外交、國安及內部和諧造成衝擊,更已落入美中交易籌碼的被動困境。賴政府為此必須負起絕對責任,但國民黨身為最大在野黨,目睹國家沉淪卻袖手旁觀,對決定台灣命運的兩岸大政方針失聲多年,這是辜負選民期待,更是輕忽自身的天命。

  • 國民黨需要怎樣的黨主席

    國民黨需要怎樣的黨主席

     9月15日競選國民黨主席的候選人開始領表作業。擬報名競選者最多時達雙位數,各候選人後面的國民黨內的老中青支持者,合縱連橫之際,有人焦慮有人期盼。焦慮者,想想百多年來國民黨從推翻晚清創建民國,到抗日救國光復台灣,又在台灣創造經濟起飛奇蹟,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的彪炳歷史,時至今日為何在台灣的政黨支持度僅剩19.2%,國民黨賴以安身立命、尋求重新執政的基本盤已萎縮至此。箇中原委頗堪深思細想。

  • 賴清德帶著台灣往冰山航行

    賴清德帶著台灣往冰山航行

     賴清德日前接受《自由時報》專訪。這場專訪可以看作是他在今年6月提出「團結國家十講」未完成的部分,從中可清楚看出他在兩岸關係、國防戰略及國際定位上的立場。然而,這套論述不僅邏輯錯誤、偏狹片面,更一步步地把台灣帶往危險的航道,宛如一艘正駛向冰山的船隻。

  • 關稅戰引爆政局變動!趙春山喊2事必做:對台非常重要

    關稅戰引爆政局變動!趙春山喊2事必做:對台非常重要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美東時間7月31日公告,台灣對等稅率調整為20%,與印度、越南、斯里蘭卡等國並列。對此,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認為,台灣應注意川普關稅戰可能造成的地緣政治效應,因為關稅戰已引發許多國家內部政局的變動,此外,大陸和香港至今仍是台灣最大的貿易伙伴,因此穩定兩岸關係、分散出口降低風險,對台灣而言都非常重要。

  • 國民黨不能落入民進黨反共圈套

    國民黨不能落入民進黨反共圈套

     當賴清德將中共定性為「境外敵對勢力」、推出「賴17條」,並在520就職周年記者會高調稱中共是「侵略者」時,我們不難發現:「反共」早已從口號轉化為民進黨統治正當性的核心意識形態。

  • 張亞中專欄》國民黨不能落入民進黨反共圈套

    張亞中專欄》國民黨不能落入民進黨反共圈套

     當賴清德將中共定性為「境外敵對勢力」、推出「賴17條」,並在520就職周年記者會高調稱中共是「侵略者」時,我們不難發現:「反共」早已從口號,轉化為民進黨統治正當性的核心意識形態。

  • 中評論壇》兩制台灣方案與文化認同

    中評論壇》兩制台灣方案與文化認同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阮莉、閩南師範大學校長暨博士生導師李順興教授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7月號發表專文《「兩制」台灣方案視域下兩岸文化認同的挑戰》,作者認為: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國家認同的根與魂。1949年兩岸分隔以來,台灣文化在大陸文化和美國文化交互影響下發生了一系列的變革,呈現出對「兩岸同屬一個國家」文化認同逐漸走低的趨勢。 因此,在「兩制」台灣方案的研製、實踐、完善中,發揮「文以載道、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首先必須直面兩岸文化認同的當下挑戰。本文嘗試以馬林諾夫斯基的文化變革動力理論為分析框架,通過「三列法」的技術路線,探討美國文化作為外源性文化對一國共有文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衝擊,呈現台灣文化變革的過程、因素、動力,剖析影響兩岸文化認同的原因及挑戰,以圖對症下藥。 以偉大復興中國的「強自豪」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小確幸」的引力效應,以閩南文化「和合」兩岸的文化功能,以兩岸「美美與共」的胸懷,累積兩岸「同宗一國」的文化認同。 文章內容如下:

  • 價值理念流失 國民黨三連敗主因

    價值理念流失 國民黨三連敗主因

     2024大選國民黨以三連敗收場,選後國民黨的檢討與反省仍欠深刻充分,除了候選人侯友宜本身及在野非綠力量未能整合的因素之外,尚有基本盤萎縮的問題,對青年缺乏感召力、吸引力不足的問題以及黨內整合與團結仍未解決,支持者未能完全歸隊等問題。這些問題背後都牽涉更深層次的國民黨價值理念流失、路線偏差的根本問題。

  • F-16恐打敗梟龍戰機搶市 因他曝不想和北京打交道

    F-16恐打敗梟龍戰機搶市 因他曝不想和北京打交道

    親美的極右派米雷伊(Javier Milei)當選阿根廷總統,他曾公開表示,對與北京的外交關係沒那麼樂觀。而這立場「大大降低」了他在任期內採購中方JF-17「雷電」戰機(Joint Fighter-17 Thunder),也就是解放軍所謂的「梟龍」戰機的可能性。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