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觀察國的搜尋結果,共522筆
隨著金融自由化,國人把錢存到海外、買海外債券、股票等金融商品已日趨普遍,國富統計這份存量數據告訴我們,台灣全體所持有的國外金融性資產在112年底已達新台幣92兆元,其中家庭部門也達14兆,海外金融性資產占比已逾四分之一。
國票金控(2889)10月自結稅後純益1億7,957萬元,累計1至10月稅後純益18億8,683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916萬元,增幅2.12%,每股稅後純益0.52元,10月底每股淨值12.48元;子公司國際票券今年前10月整體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10.46%。
金管會公布國銀最新獲利概況,2025年9月稅前淨利506億元,月減17.7億元或3.4%、年增73.2億元或16.9%。合計前三季稅前淨利4561.6億元、年增354.7億元或8.4%,續創同期新高,其中以國際金融分行(OBU)獲利躍增達58.4%動能最強。
金管會公布國銀最新資產品質概況,38家國銀截至2025年9月底放款總額44兆1344億元、月增2015億元或0.46%,存款總額61兆8937億元、月增2187億元或0.35%,存放比自71.23%回升至71.31%,終結連4月下滑。
工業電腦廠維田(6570)10月營收回溫,達8,113萬元,月增16.9%,年增20.53%,繳出年月雙增成績,預估第四季營運表現將優於第三季。
工業電腦廠維田(6570)公告2025年第三季財報暨10月合併營收。關稅政策致使客戶拉貨時程變動加大,營收走弱,單季EPS降至0.25元,創下史上單季第六低;前三季EPS降至0.74元。而歐美暑期長假結束,產業前景穩定,關稅因素逐步明朗,配合客戶彈性調整出貨時間,營運重返成長,1-10月累計營收重返年增。展望第四季,單季營運狀況有望較第三季為佳,預期今年第四季毛利率仍可保持平均水準,全年維持穩定,2026年延續逐季回升。
慧洋-KY(2637)5日公告2025年10月合併營收17.18億元,月增6.33%、年增1.71%,自結營業利益6.24億元、年增15.34%,營益率約36%,稅前盈餘8.35億元、年增68%,每股稅前盈餘1.12元。
財政部部長莊翠雲5日就使用牌照稅修法至立法院備詢,她在回答「明年台灣人均GDP是否可破4萬美元」時,表示後續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包含美國關稅政策、匯率變動和地緣政治,都還要觀察。
美國政府關門一個多月,法人指出,歷史經驗顯示,1995年以來美國政府共關門五次,期間10年期美債殖利率普遍下滑10至30個基點,並推升債市價格大漲,觀察國內債券ETF績效表現,近三個月共計14檔投資級債ETF大漲二位數,短線雖然股市波動加劇,但長天期優質債券因具穩定息收與避險價值,往往成為資金主要避風港。
觀察國際趨勢,在疫情之後,國際勞工組織(ILO)明確指出「COVID-19大流行不僅對勞動世界產生嚴重影響,更證明勞動安全衛生的重要性」,因而提倡健全且具有彈性的職業安全與衛生機制。也因此,ILO於2022年將「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環境」列為「工作基本原則與權利宣言」的一部分,正式將職業安全衛生列為與團結與協商權保障、強迫勞動禁止、童工僱用禁止與就業歧視禁止等四項並列為國際核心勞動基準。
台鐵公司將與旅行業者合作推出「台鐵假期」,透過車票互惠讓旅行社包裝套裝行程,並於台鐵設計的平台販售,原規畫今年下半年推出。台鐵公司今表示,目前正在簽約與事前準備階段,盼明年初可上線營運。
中共四中全會近日落幕,我國國安局也密切掌握會議動態。局長蔡明彥今日在立法院表示,今年中央委員的出席人數異常銳減,9名上將遭開除黨籍、軍籍,然諸多空位仍有懸缺,且目前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張升民已年事高,國安局研判,張可能是過渡性人物,且習近平對年輕將領還沒有那麼信任,國安局將持續關注以防爭功績的冒進作為。
受惠美股帶動攻高,台股27日盤中再刷28,196點新高紀錄,投資人搶搭多頭浪潮,資產配置鎖定台灣AI股、指數型ETF、美國AI股及美股ETF等「四大天王」,國內權值電子股占比續居高位,複委託交易同步熱絡。
今年國內註記預立器官捐贈意願突破67萬人次,我國死後器官捐贈採「知情同意制」,生前需註記意願,才能視為同意。不少專家倡議效仿國外推行器捐「推定同意制」,但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過去擔任立委時也曾提出此建議,但華人對死後「全屍」觀念仍在,若要推行,須先改民情。
交通部觀光署定期對國內觀光相關市場進行調查,包括出入境人次、旅客消費、景點人流、住房率等,但統計方式未必貼近現實,例如全台300多處景點的進場人次變化,畫設範圍沒有統一規範,有的縣市把商店街、購物中心全算進去,使數據呈現失真。觀光署表示,已規畫修法規範,預計明年元旦實施。
國巨以併購為成長引擎,三十年間橫跨歐美與亞洲市場,從美國普思電子、基美,到德國賀利氏、法國施耐德,再到日本芝浦電子。這條併購之路,不僅讓國巨從電阻電容製造商升級為全球前三大被動元件廠,更逐步擴展至感測與電源管理領域,奠定其成為「整合型電子零組件供應商」的產業地位。
金管會公布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最新概況,截至2025年8月底,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為10兆7077億元、月增242億元,為近7年同期低。不過,累計前8月新增放款金額3697.4億元,較全年新增4600億元目標達成率升至80.38%。
洞察美國關稅政策、通膨使消費者花錢更理性,晶華酒店集團、寒舍集團、台北萬豪酒店在雙十連假前提早啟動ITF線上旅展,並延長天數,餐飲與住房折扣較往年下殺更多,並加碼其它誘因,期帶動買氣、催出業績。
全球金融市場充滿變數,臺灣銀行、土地銀行在2026年度預算書中點出近年營運面臨三大挑戰,除了overbanking(銀行家數過多)及外資陸續參股本國銀行,市場競爭激烈,對銀行本身競爭力造成衝擊外,美國總統川普經貿政策的不確定性,也可能影響放款業務需求下滑。
手機APP目的是為協助民眾生活更便利,但高市議員陳慧文9日在議會質詢時直指,高市府各局處推出交通、觀光相關APP疊床架屋,猶如「八國聯軍」各自為政,恐讓使用者體驗不佳,痛批高雄智慧城市治理不該淪為口號,力促加以整合,打造一站式「超級APP」。對此,多位局處首長雖坦承整合有難度,但也釋出善意表達配合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