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評級機構的搜尋結果,共123筆
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9月30日發出公告,對標普信用評級(中國)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公告指出,標普中國在從事證券評級業務過程中,存在未遵循一致性原則、未按要求進行訊息披露等問題,違反相關規定。要求標普中國應在自收到決定書起立即全面整改,加強評級作業質量控制,強化訊息披露的規範性,充分發揮評級風險揭示功能。
法國政壇再度出現震撼變局,總理塞巴斯蒂安.勒克努(Sébastien Lecornu)上任僅二十七天便宣布辭職,創下第五共和國最短任期總理紀錄。對此,旅美教授翁履中6日就警告,政治僵局也直接削弱法國在歐洲的領導角色。長期自詡為歐盟穩定核心的法國,如今被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在財政整頓上超越,歐洲內部甚至開始流傳「法國正成為新的歐洲病夫」的說法。
儘管面臨政府可能關門的風險,周二(9月30日)美股四大指數全面收高,道瓊指數刷新歷史高點。由重磅級的輝達和台積電ADR領軍,費城半導體指數相對強勢,亦創歷史新高。
和泰產險獲得國際專業信評機構AM Best肯定,財務實力評等(Financial Strength Rating)由「B++」(良好)升等為「A-」(優秀),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等(Long-Term Issuer Credit Rating)亦同步調升至「a-」(優秀),並給予「穩定」的展望,顯示公司資本適足率大幅改善,整體營運基礎穩健。
中國傳出正準備向俄羅斯主要能源企業重新開放國內債券市場,支持其發行「熊貓債」。這將是自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企首次在中國境內籌資。同時,中國評級機構近期將被美國列入黑名單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評級為AAA,反映出北京和莫斯科之間不斷深化的外交和經濟關係。
京城銀(2809)公布2025年8月自結合併淨收益8.49億元,月增0.02%、年增達71.31%,稅前淨利4.96億元,月增0.02%、年增達52.62%,稅後淨利4.28億元,雖月減13.78%、但年增達1.95倍,每股盈餘0.39元。
今年債券ETF整體規模普遍回落,但仍有產品逆勢成長。其中,群益優選非投等債(00953B)表現最亮眼,年初以來規模增加192億元,居債券ETF增加金額首位。復華20年美債(00768B)則為市場黑馬,今年首次配息即祭出年化近10%的高水準,成功吸引資金卡位,年初至今規模大增45億元,增加金額名列債券ETF第四位,也是美債ETF第一名。
群益投信持續深耕ETF市場,累積管理資產規模突破1兆元,其中債券ETF資產規模已達6,000多億元,穩居台灣最大債券ETF投信公司,面對國內整體債券ETF今年以來規模、人氣下滑,而美國聯準會降息循環即將啟動之際,群益投信特地推出短天期美元債券ETF協助投資人抗震穩收益。
美國評級機構惠譽調降半導體巨頭英特爾的評級,信用水準從BBB+被降至BBB,僅比垃圾級高出兩個評級。惠譽認為,英特爾面臨嚴峻的需求挑戰,需要更強勁的終端市場,升級產品的同時,在未來12至14個月縮減淨債務,才有機會提升評級。
馬爾地夫是許多台灣人心目中理想的蜜月旅行與度假勝地,但卻面臨前所未有的債務困境,引發國際金融機構的高度關注與示警。截至2024年3月,馬爾地夫債務已從2018年的30億美元攀升至82億美元(約新台幣2500億元),預估2029年將突破110億美元(約新台幣3250億元)。專家分析,外債加劇是經濟衰退主因,該國龐大的債務中,有高達34億美元是來自大陸和印度的貸款。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時常在社群發文,公布最新政策與想法,受到許多投資人高度關注。如今,華爾街關注一位令人意想不到的政府官員,聯邦住宅金融監理局(FHFA)局長普提(Bill Pulte),其發文牽動市場發展的幅度超乎想像。
美國出現「次貸危機」翻版?一家名為Egan-Jones的評級機構,僅以20人的團隊在2024年完成超過3千筆私募信貸的交易評級報告,其開出過於寬鬆的報告,刺激上兆美元的保險資金湧入高風險資產,引發貝萊德、阿波羅等機構抵制,美國保險監理官協會(NAIC)也直指該機構的報告過於膨脹。
國際永續評比機構標普全球(SP Global)22日假台北美福大飯店舉辦「2025年標普全球永續年鑑表彰典禮」,中鋼2024年企業永續評比(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CSA)成績名列全球鋼鐵業第一名,且分數較2023年大躍進,分別榮獲《2025年標普全球永續年鑑》(SP Global Sustainability Yearbook 2025)Top 1%及產業進步獎(Industry Mover)雙項殊榮,由總經理陳守道代表中鋼接受SP Global企業永續參與主管Robert Dornau頒獎。
本周美國的財政狀況再次成為市場焦點。稍早前,穆迪將美國信用評級從最高的Aaa下調至Aa1,同時將展望從負面調整為穩定。穆迪是三家主要評級機構中,最後一家將美國列為最高評級的,其餘兩家標普及惠譽,目前三大評級機構對美國評級相同而且展望穩定。
香港退休基金的「強制性公積金計畫」(強積金)基金經理人率先開槍,警告其持有的美國國債可能面臨被迫拋售的風險。
穆迪調降美國信用評級,從原本最高等級的「AAA」調降至次高等級的「Aa1」導致美股下跌美債殖利率飆升,美國政府在財務上的結構性問題又成為市場關注焦點,「華爾街鱷王」橋水基金創辦人達利歐(Ray Dalio)警告,美國公債的風險仍被低估,實際上的風險遠比信評機構降評更嚴重。
周一(19日)美股一開盤,受到美國信用評級遭調降的影響,3大指數同步下殺,但盤中跌勢收窄,終場甚至全數收紅。美國財經網站霸榮(Barron's)分析指出,儘管信用評級的調整在心理層面上會造成一定衝擊,但相較於過度關注美國信評議題,投資者更應該將目光聚焦在真正驅動股市回報的核心要素,也就是企業的獲利表現。
歐洲股市周一早盤走弱,暫時中止之前連五周上漲的走勢。同時之間,穆迪(Moody's)在上周五出乎意外地調降美國政府的信評,以及中國在周一公布的疲軟經濟數據,都拖累了投資人情緒。
由於全球信用評級機構穆迪(Moody's)下調美國信用評級的影響,投資人變得更加謹慎。南韓股市周一收低,韓元匯率也走弱。
美國目前正與多個國家進行關稅方面的磋商。美國財長貝森特18日接受NBC採訪時表示,美國正將關稅談判集中在18個關鍵夥伴關係上,「我們現已建立繼續談判的機制」。貝森特也聲明,如各個國家並非抱持著真誠的態度來進行談判,關稅將回到4月2日宣布的稅率,這些國家將收到明示關稅的信函,他相信各國會帶著善意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