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認列匯兌損失的搜尋結果,共47

  • 正瀚 前三季每股賺4.09元

    正瀚 前三季每股賺4.09元

     正瀚-創(6534)受惠擴展市場與產品線,弭平第三季季節性因素的虧損,前三季營業利益達5.81億元、年增9.10%,惟受業外認列匯兌損失影響,前三季稅後純益4.20億元,略不及去年同期,每股稅後純益(EPS)為4.09元。

  • 信邦 前三季賺逾一個股本

     信邦(3023)公布第三季財報,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234.46億,年減5.35%;合併毛利率24.1%,年減1.09個百分點,累計稅後純益24.15億元,年減13.61%,每股稅後純益10.06元,突破一個股本的獲利符合市場預期,信邦將於11月4日召開實體法說會。

  • 《電零組》信邦前3季每股賺10.06元 Q4估將與Q3相近

    信邦(3023)公布2025年前3季財報,其中第3季稅後盈餘為7.32億元,季減3.57%,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為10.06元,信邦預估,第4季與第3季相近。

  • 《證交所》第一上市公司H1獲利衰退12.43% 營建、航運、其他股走弱

    臺灣證券交易所表示,第一上市公司(含創新板第一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度財務報告計89家,均已完成公告申報。經統計第一上市公司上半年度營業收入5,127億元,年成長298億元,增幅6.17%;稅前淨利500億元,年衰退71億元,減幅12.43%。獲利衰退產業主要為建材營造業、航運業及其他業。

  • 《電週邊》法人聯手高檔轉賣 宜鼎仍秒填權息

    宜鼎(5289)去年EPS略降至12.20元,每股配息約9.4元、配股0.2元,並在10月3日發放現金股利,周四進行除權息交易,首日股價衝上307.5元最高,重返300元大關,上漲25元或8.84%,開盤不到10分鐘即完成填權息,宜鼎前一天漲停,周四持續帶量上漲半根漲停以上。

  • 上市櫃H1成績單 獲利差很大

    上市櫃H1成績單 獲利差很大

     金管會公布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上市櫃公司營收雙雙創下10年同期新高,分別達20兆6,097億元與1兆4,234億元,上市公司稅前盈餘年增11.39%,半導體業挾AI需求成長最亮眼,上櫃公司受匯損影響年減近3成。

  • 上市櫃上半年成績單出爐 營收飆高、獲利表現分歧

    金管會公布最新統計,今(2025)年上半年上市櫃公司營收雙雙創下十年同期新高,分別達20兆6,097億元與1兆4,234億元。獲利方面,上市公司稅前純益年增11.39%,半導體業挾AI需求成長最亮眼;上櫃公司則受匯損影響,年減近三成。

  • 匯損影響 科風Q2轉虧

     科風(3043)第二季受匯損影響,單季轉虧,每股稅後淨損0.74元。展望後市,公司表示,資料中心、再生能源的UPS需求提升,產業成長動能持續,營運展望正面看待。

  • 《鋼鐵股》新台幣升值重傷 恒耀第2季EPS創5年新低

    恒耀(8349)受台幣升值影響,今年第二季稅後EPS為0.02元,季減97.5%、年減98.2%,創下5年以來單季新低。展望後續營運,恒耀下半年營運恐持續調整,靜待2026年復甦,更將挾帶電動車、機器人扣件訂單。本土法人短期將投資評等調降至中立,外資連兩天賣超,外資近5天共賣超214張,恒耀周五股價盤中摔至46.5元最低,寫下4個半月新低,終場收在46.90元,下跌1元或2.09%,近10天累積跌幅達11.5%。

  • 基本面穩建 上市公司H1稅前賺近2兆

     臺灣證券交易所表示,本國上市公司(不含金融保險業)2025年上半年營收超過20億元、年成長16.27%、稅前盈餘近2兆元、年成長11.39%,上市公司基本面穩健。證交所強調,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與去年同期比較營收與獲利均增長,反映出上市公司於國際動盪局勢中展現營運韌性與穩健的競爭力。本國上市公司(不含金融保險業33家)共計925家,8月14日如期完成2025年半年報公告申報。證交所表示,經統計,這925家上市公司上半年營收為20.61兆元,較2024年同期成長2.88兆元、增幅16.27%;上半年稅前盈餘1.98兆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028億元、增幅11.39%。

  • 上市公司上半年獲利近2兆元 年增11.39%

    臺灣證券交易所表示,本國上市公司(不含金融保險業)今年上半年營收超過20億元、年成長16.27%,獲利近2兆元、年成長11.39%,基本面穩健。

  • 《證交所》AI商機發威 上市公司上半年營收、獲利雙成長

    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本國上市公司(不含金融保險業33家)上半年營運狀況,全體上市公司上半年營收20兆6,097億元,年增2兆8,840億元,增幅16.27%;稅前淨利1兆9,826億元,年增2,028億元,增幅11.39%。上市公司與去年同期比較營收與獲利均增長,反映出上市公司於國際動盪局勢中展現營運韌性與穩健的競爭力。

  • 《汽車股》虎山H1本業獲利創高 新品量產出貨動能可望持續至H2

    虎山(7736)通過半年報,上半年合併營收8.5億元,年增39%,營業利益創歷史新高,達1.8億元,年增24%。惟受新台幣兌美元急升影響,導致上半年認列匯兌損失1.8億元,稅後淨利為1.39億元,每股盈餘1.90元,較去年同期4.03元衰退53%。

  • 巨路 上半年賺進半個股本

    巨路 上半年賺進半個股本

     程控廠巨路(6192)公告第二季財報,本業獲利成長,但受到匯損影響,稅後純益2.03億元、季減27.76%,每股稅後純益(EPS) 2.11元,累計上半年稅後每股純益5.02元,連續兩年上半年賺進半個股本。半導體和天然氣接單狀況不錯,下半年展望審慎樂觀。

  • 《其他電》巨路第二季認列匯損1.33億元 上半年每股盈餘5.02元

    巨路(6192)公布半年報,上半年營收為36.41億元,年增0.5%,稅後淨利4.84億元,年增0.1%,每股稅後盈餘5.02元。

  • 丁彥鈞金融股可攻可守 逢低買進

    丁彥鈞金融股可攻可守 逢低買進

     在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底定後,啟發投顧分析師丁彥鈞認為,若台股11日繼續守穩所有均線,就意味加權指數連三日站上所有均線,技術面轉強後,台股將有望挑戰歷史新高,本周投組選入永豐金(2890)、台積電(2330),再選入台產(2832)、新產(2850)與新美齊(2442)。

  • 《家生活》對等關稅影響多久? 慶豐富:供應鏈重組需2-3年

    美國實施對等關稅會造成產業多久混亂,慶豐富(9935)董事長許閔琁說,預期2025(今)年一部分會底定,至於影響多久,則需要看供應鏈重組需要花多少時間,窗簾產業重組可能需要長一點,預估需要花費2~3年。

  • 匯損衝擊 儒鴻、光隆獲利蒙塵

    匯損衝擊 儒鴻、光隆獲利蒙塵

     新台幣升值認列匯兌損失,衝擊成衣廠上半年獲利,儒鴻(1476)上半年稅後純益22.81億元、年減27.81%,EPS為8.31元;光隆(8916)上半年稅後純益1.53億元、年減61.36%,EPS為1元。

  • 《生醫股》新品助勢 正瀚-創7月營收創近4年來同期高

    正瀚-創(6534)上半年營收12.74億元,成長3.97%,營收、毛利率略受新台幣兌換美元大幅升值影響,公司持有的美元部位認列匯兌損失,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4.37億元,年減20.41%;每股稅後盈餘(EPS)4.25元。董事會同步通過2025年上半年度股利分派案,將配發現金股利0.5元。

  • 《數雲端》子公司匯損傷身 網家第二季每股虧1.1元

    網家(8044)第二季合併營收84億元,年減0.6%,營業虧損0.99億元,受子公司匯兌損失影響,業外虧損0.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損為2.22億元,每股稅後淨損1.10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173.5億元,營業虧損1.9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損為3.7億元,每股虧損1.89元。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