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認售權證的搜尋結果,共25筆
有鑑於目前約3.2萬檔上市權證,其中,超過2,000檔權證無交易,即在外無流通的冷門權證,臺灣證券交易所20日正式公告,未來證券商可在一定規定的發行期間,提出冷門權證提前下市申請,預計自10月31日起實施。
有鑑於目前約3.2萬檔上市權證,其中,有超過2,000檔權證無交易,即在外無流通的冷門權證,臺灣證券交易所20日正式公告,未來證券商可在一定規定的發行期間,提出冷門權證提前下市申請,預計自今年10月31日起實施。
AI與高息資產是今年熱點,無論是AI或高息,都需要長時間發酵,不像「除權息」單一事件,可利用權證槓桿短進短出賺價差,因此長天期權證相當適合作為趨勢投資的工具,能盡量克服權證不耐放的特性。
投資人對於資金運用的靈活性與槓桿工具需求日益增加,群益金鼎證券在權證設計上也持續創新,尤其今年的投資主軸為AI,針對台積電、聯發科、世芯-KY等AI概念股發行多檔認購與認售權證,並因應日趨增多的國際變數,未來也預期擴大履約價、天期、行使比例組合,提升槓桿效果與操作彈性,打造更具有效率的投資工具。
川普對等關稅大開殺戒,全球股市血崩,對黑色星期一旋風來襲,法人估台股7日開盤跌點以1,500點起跳,甚至不排除下跌2,130點、10%的恐慌性全面跌停,創史上第一跌點,金管會提前備戰,6日傍晚宣布5天的限空令:自7日起至11日採行三大暫行措施,包括增加多元擔保品、借券賣出委託量限制從30%降至3%、融券保證金成數由90%拉高至史上調幅最高的130%,先壓制空方。
川普「對等關稅」大開殺戒,全球股市血崩,台股適逢清明節休市2天,累積的龐大賣壓恐將在7日一次宣洩。金管會6日傍晚宣布,自4月7日起至4月11日止採行三大暫行措施:
川普關稅大刀殺向台灣,台股明日恐千點伺候,金管會6日宣布調整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及融券保證金成數等穩定措施,將在4月7日至11日調整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及融券保證金成數等穩定措施,避免讓空軍為所欲為。
AI股已成熱門焦點,這些有助於權證市場熱絡的標的,凱基證券皆會考量增加發行,特別是高單價股,可以較低門檻參與投資。
由輝達引領的AI熱潮,使AI應用對台灣相關供應鏈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也讓相關產業成為市場的關注焦點。針對AI產業鏈相關的標的,台新證券將持續擴大權證的發行力度,並在發行策略上保持靈活性,以滿足投資人對這些新興產業的投資需求。
台股8~9月受美國通膨數據、聯準會(Fed)降息預期、地緣政治議題干擾,波動度大增,加權指數震盪嚴重,投資人操作難度隨之提高。法人指出,近期因陸、港股吸引市場目光,難免有吸金效應排擠,仍須提防指數震盪。
全球股市8月初遭遇股災,台股也難以倖免,加權指數一度崩跌破2萬點大關,近期重新緩步墊高,指數彈回22,000點之上,法人指出,台股仍有拚回高點的機會,惟後續在美國通膨數據、聯準會(Fed)降息進度、地緣政治議題干擾下,波動應很難縮小。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飆千元,台股再度上演「權力出擊」多頭行情,帶動聯結台積電權證及指數型權證同步成為投資人熱愛標的,國內大型證券衍商部主管指出,跟隨市場變化,近期權證交易也有逐漸從追逐「小飆股」轉到「大牛股」的趨勢,凸顯投資人積極搶搭台股多頭列車企圖。
全球股市颳起輝達旋風,台股表現尤其搶眼,由最大權值股台積電登高一呼帶動,股價朝向千金寶座叩關,帶動AI供應鏈權值股表現,加權指數從攻克21,000點後,一路勢如破竹衝破22,000點、23,000點等整數關卡,法人對台股高點不設限,端看AI大浪與外資回補兩股力道交互作用強度。
中東局勢未穩定、美國降息預期延後,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達4.7%之上,創今年來新高,不利風險性資產評價。台股短期技術面翻空,過去台股單日大跌及外資大賣超後的二周,因籌碼凌亂,較易呈現低檔震盪走勢,預期指數區間落在19,300~19,950點,可布局連結台股指數及元大台灣50ETF的認售權證,進行避險。
一名40歲男網友日前分享在股市投資成績單,短短4年的時間,資產從不到千萬暴增到1.2億元,而且他不追AI、重電等飆股,只押上洋、兆聯、汎德永業、寶陞4檔「冷門股」,去(2023)年就狂賺5000萬大豐收。貼文曝光後,網友驚呼「太神了」、「冷門王太強了」、「看起來遲早進軍11位數了」。
台股連日站穩2萬點大關,內外資對多頭後市審慎樂觀,瑞銀證券最新指出,台股大漲過後,短期有休息整理可能,惟將台股高點樂觀情境高點預估值調升至21,670點,居內外資最高,持續激勵加權指數向上。
美股周三在FOMC公布利率點陣圖維持2024年降息3碼後表現強勁,儘管近期通膨數據高於預期,聯準會並未削減預期降息幅度使市場感到放心。
護國神山台積電法說報喜,帶動台股一舉扭轉下跌頹勢,加權指數再度來到18,000點附近,法人指出,隨農曆年封關時間逼近,儘管市場觀望氣氛可能變得較濃,但多頭氣勢目前看來有撐,台股中長期前景不看淡,抱股過年的討論也開始熱絡。
2024年,台灣股市將迎來新的挑戰。投資人在追求積極投資回報的同時,也需謹慎因應市場的不確定性。除了單純買進認購權證之外,也可以將權證與股票搭配,以分散風險、提高投資效益。
後疫情與戰爭的影響,2023年全球經歷40年來前所未有的高通膨與快速升息,世界經濟面臨嚴酷的挑戰,所幸美國聯準會已經釋出升息循環即將結束的訊息,最艱辛的時刻已經過去,市場對2024年的展望充滿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