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證券期貨業的搜尋結果,共132筆
金管會4日舉辦「2025年度證券期貨業公平待客評核表揚會議」,兆豐證券再創佳績,榮獲大型綜合證券商前25%,由兆豐證券董事長陳佩君親自出席受獎。兆豐證券寫下五度蟬聯的亮眼紀錄,展現公司秉持兆豐金融集團「尊重包容、專業信賴、誠信當責」核心價值的成果。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前九月獲利,整體獲利7,163.7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854.18億元,大減1,690.43億元,年減幅度高達19.09%,不過已較前八月的年減26.27%縮減。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前九月獲利,整體獲利7,163.7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854.18億元,大減1,690.43億元,年減幅度高達19.09%,不過已較前八月的年減26.27%縮減。
金管會公告整體金融三業大陸曝險8月底8,020.55億元、年減2,017.54億元或20.1%,曝險比重最高的銀行業7月創歷史新低後,8月稍增加82億元,但至8月底的曝險7,410.31億元、年減1,824.98億元或19.76%;壽險曝險533億元、年減132億元或19.85%;證券期貨業77.24億元、年減60.56億元或43.95%。
在金融業加速轉型的浪潮中,富邦證券以穩健策略與創新實力,在「2025財訊金融獎」中榮獲「永續金融獎(非金控類)金質獎」及「智能創新應用獎(證券類)優質獎」雙項殊榮,展現「永續×數位」雙軸轉型的卓越成果。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3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業務概況及立法計畫報告,根據書面報告顯示,聚焦六大重點,強化金融業資本韌性與風險監理、健全金融市場發展、落實消費權益保護與普惠金融、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加速金融科技創新與發展、落實永續金融驅動低碳轉型,其中,壽險業接軌ICS、亞資中心進展、虛擬資產服法、亞洲那斯達克計劃等都是財委會關注焦點。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3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業務概況及立法計畫報告,報告聚焦六大重點,也將成為「必考題」,包括:「強化金融業資本韌性與風險監理、健全金融市場發展、落實消費權益保護與普惠金融、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加速金融科技創新與發展、落實永續金融驅動低碳轉型」,其中,壽險業接軌ICS、亞資中心進展、虛擬資產服法、亞洲那斯達克計劃等都是財委會關注焦點。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最新獲利概況,2025年前8月稅前淨利6040.81億元,年減2151.79億元或26.27%,衰退幅度較前7月36.75%收斂。其中,僅銀行業受惠利息及手續費淨收益增加而逆勢成長,以4316.2億元持續改寫同期新高。
金管會公布今年前8月金融三業總計獲利6040.81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8192.6億元,年減26%,不過減幅已經有所收斂;銀行與保險業呈現兩樣情,銀行前8月獲利創新高;惟保險業獲利萎縮逾8成,仍未擺脫年初匯損的陰霾。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前八月獲利,整體獲利6,040.8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192.6億元,大減2,151.79億元,年減幅度高達26.27%。不過,銀行仍續創史上同期新高,年增率達5.8%,保險業則是大減74.2%,證券期貨年減11.5%。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前八月獲利,整體獲利6,040.8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192.6億元,大減2,151.79億元,年減幅度高達26.27%。不過,銀行仍續創史上同期新高,年增率達5.8%,保險業則是大減74.2%,證券期貨年減11.50%。
金管會公布金融業最新裁罰概況,2025年前8月金融三業及上市櫃公司合計裁罰195件、年減1件或0.51%,但罰鍰金額1億3428萬元、年增526.5萬元或4.08%,主因銀行業罰款增加21.44%。不過,相較全年編列預算數2億6337億元,達成率僅約50.99%。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最新獲利概況,受投資收益減少及新台幣匯率強升影響,2025年7月稅前淨利4866.17億元,年減2827.82億元或36.75%。其中,僅銀行業受惠利息及手續費淨收益增加而逆勢成長,以3699.4億元改寫同期新高。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前七月獲利,整體獲利4,866.1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7,693.99億元,大減2,827.82億元,年減幅度高達36.75%。不過,銀行業仍續創史上新高,賺近3,700億元、年增率達3.5%,保險業受到匯損影響,僅賺424億元、較去年大減86.7%,證券期貨投信顧業則賺743億元、年減20.45%。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前七月獲利,整體獲利4,866.1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7,693.99億元,大減2,827.82億元,年減幅度高達36.75%。不過,銀行仍續創史上新高,年增率達3.5%,保險業則是大減86.7%,證券期貨年減20.45%。
金融業對大陸曝險部位再下降。因應政經情勢變化與地緣政治風險,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金融三業對陸曝險金額較去年同期銳減2,127.18億元,至8,079.5億元,年減幅高達20.84%。
金管會公布三大境外金融中心最新數據,今年5月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與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OSU)獲利分別月減2成和5成,OBU更因匯率衝擊創今年單月新低,顯示當月市場投資氛圍相對保守。
隨川普關稅戰進入第二回合延長賽,加上上半年匯率波動大,新台幣兌美元狂升值,金融業對美曝險居海外曝險之冠,在匯損壓力下,金融業持續透過避險策略、股票收入來挽救匯損。金管會10日公布最新統計,截至5月底,銀行、證券業對美曝險明顯增加,壽險業則在匯損壓力加劇下,挾著三項金管會祭出的暫行措施,預期6月半年報將成為上半年金融業「財報修容」的重頭戲。
川普關稅戰進入第二波延長賽,加上美元資產風險增,對美曝險攀高的金融業嚴陣以待。金管會10日公布截至5月底,銀行業、證券業對美曝險狀況,其中,銀行業高達新台幣3兆9,05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696億元,而證券業達新台幣904.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34.2億元增加272.4億元,創下近一年半新高,至於持有大批美債的壽險業對美曝險金管會則表示不便透露,只強調今年已祭出多項方案助壽險抗匯損。
隨著全球氣候持續暖化,各國政府及企業近年積極促進「淨零轉型」目標,綠色金融發展則扮演重要角色。證基會「2025資產管理前瞻系列論壇」於6月20日登場,針對「永續經濟活動指引 引領企業永續轉型趨勢」、「國際永續分類標準與金融影響力之實踐」與「發揮議合行動影響力 支持產業永續發展」三大主題邀請專家進行專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