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豐富生態的搜尋結果,共160筆
台灣東北方的基隆嶼,是一座兼具壯闊地景與豐富生態的海上火山島。每年4月至10月為開放登島季節,冬季(11月至翌年3月)則封島休養,讓島嶼與生態得以喘息,維持其原始風貌。雖然目前封島中,但這段時間正是規劃明年旅程、認識基隆嶼之美的好時機。
2026屏東風域曙光路跑將於元旦清晨在佳樂水風景區盛大展開,除了4公里休閒組,今年擴大設置21公里半馬及10公里挑戰組,並再次融入螢光主題。屏東縣政府邀請跑者從夜色出發,伴著晨曦奔赴嶄新的一年,也可以結合元旦假期,安排體驗屏東南國的溫度與文化底蘊。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推動全國保安林在地命名作業,桃園市大園區 1101號飛砂防止保安林,經地方討論及居民凝聚共識,19日頒贈身分證命名為「大園溼地保安林」,透過活動期盼大眾更加認識保安林,並參與守護環境工作。
每年9至10月赤腹鷹及灰面鵟鷹大量過境台灣,恆春半島赤腹鷹日前已突破34萬隻,打破歷年紀錄。墾丁國家公園管處18日、19日兩天在滿州鄉滿州國中舉辦「琅聚滿州・鷹你而來」活動;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10日至19日在瑪家鄉禮納里部落辦理「2025在山那邊賞鷹」活動,屏南、屏北群鷹飛揚。
新北市政府公共工程獲2025國家卓越建設獎共27獎項,為北台灣第一,近年亦積極推動各項公共建設,從地方產業、動物友善到社區環境改善皆展現卓越成果。「紫東社區遊程休憩點整體環境改善工程」及「龜吼漁夫市集新建工程」榮獲國家卓越建設獎金質獎,「中和動物之家空間優化改善工程」榮獲國家卓越建設獎優質獎,2025年9月10日農業局於市政會議上獻獎,市長侯友宜表示肯定,強調透過創新設計與友善理念,不僅能提升市民生活品質,也彰顯了新北市在永續發展上的努力與成果。
台灣主辦第1屆世界賞鳥博覽會(World Bird Fair),將在9月下旬於台中盛大登場,邀請30餘國及國內賞鳥生態旅遊組織、旅遊業者,設置120攤的賞鳥生態資訊及設備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百名鳥友,也將前往大雪山親眼欣賞台灣豐富的鳥類生態資源。
斬草除「蔓」護生態!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子公司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灣人壽)志工9月前進新北市五股濕地,攜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共同移除「植物殺手」小花蔓澤蘭,維護生態平衡及生物多樣性;還將小花蔓澤蘭精煉製成驅蚊液及家事皂,讓「綠癌」變身永續用品。
新北市青農陳韻竹一家於石門區經營「出磺口農場」,以環境永續概念經營,場內生態豐富可發現台灣特有種菊池氏細鯽、柴棺龜,搭配生態及作物,規畫水田體驗、植物敲染DIY、手作草仔粿等豐富課程,讓農遊增添環境永續的意義。農業局邀民眾一起體驗永續農遊,支持永續農業發展。
除了用眼睛觀賞花蓮的大山大海,也可以用耳朵與心靈共同感受用音樂傾訴台灣山林的記憶與希望,花蓮在地樂團「聲子樂集」在成立滿25週年,將用古典音樂形式,透過音樂來對大眾訴說山林的美,分享對山的愛與珍惜,也盼望透過音樂會,讓與會的觀眾願意多一些思考與大自然永續共處之道。
全台十間必訪特色圖書館
澎湖縣政府旅遊處規劃「2025冬遊澎湖消費券發行實施計畫」,打算花4千萬元發放消費券,推動澎湖冬季旅遊,今(5日)下午經議會臨時會審議通過,凡於11月1日起至115年1月31日期間抵澎旅遊之非澎湖籍遊客,入住澎湖旅宿,就可領取500元,於澎湖縣政府合作之店家消費抵用。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農村再生社區擁有豐富的山林景致與濃厚的農村人文風情,社區近年推動食農體驗與在地文化導覽,今夏特別推出4場食農體驗小旅行,不僅有精彩的步道導覽,還有趣味十足的手作DIY體驗,新北市農業局邀請民眾前往農村再生社區,體驗當地文化特色與自然風光。
金門縣政府為推廣在地特色觀光,繼獲選交通部觀光署主辦的第一屆觀光亮點獎後,今年度再推出4處亮點參賽,並將於明(11)日起一連兩天在台北車站舉辦「票選啟動記者會暨亮點市集活動」,除展示金門伴手禮、文創商品,還有互動體驗,更邀請民眾至7月31日票選活動期間「票選金門」,每投1票即可獲得「亮點選讚周周抽」,每周1次機會抽出萬元旅遊金,讓旅客親身前往感受金門的魅力。
台亞風能公司「宜風陸域風力發電計畫」擬在宜蘭縣五結至蘇澳濱海地區設置14座風力發電機,全案進入環評公開階段,地方人士憂心風電選址於水鳥保護區、五十二甲溼地等生態敏感區域,恐危害生態,呼籲民眾把握25日前最後表達意見機會,至環境部網站留言。
蘆竹羊稠森林步道每年6、7月吸引獨角仙聚集,卻也讓不肖業者捕抓販售,11年前地方發起護育並增植光臘樹,張市府上任後更於晚間增派保全巡邏,上周就發現3青年深夜爬樹,力阻其破壞生態,居民合作讓步道獨角仙數量10年增10倍達2000隻,從甲蟲生態發展成甲蟲季,今年可望突破22萬人次參與。
百大必訪步道之一的蘆竹羊稠森林步道,每年6、7月吸引獨角仙聚集,卻也讓不肖業者捕抓販售,11年前在地方仕紳發起護育並增植光臘樹,張市府上任後更於晚間增派保全巡邏,像上周深夜就發現3青年爬上樹,力阻破壞生態,讓獨甲仙10年增10倍達2000隻,從甲蟲生態發展成甲蟲季,今年可望突破22萬人次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