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責任政治的搜尋結果,共214筆
國內爆發非洲豬瘟本土案例後,經過各方的努力,農業部長宣稱已找出可能的病毒來源,並確認梧棲養豬場的非洲豬瘟是單一案例,也沒有病毒擴散可能,日前已陸續恢復活豬運載、屠宰、拍賣,民眾對豬肉的需求很快可以恢復正常。
台中市梧棲區爆發非洲豬瘟,目前成功將病毒控制在台中案場。台中市長盧秀燕更於記者會中率員2度鞠躬道歉,並免除農業局、環保局、動保處等3局處首長職務。《政客爽》粉專表示,盧秀燕毅然決然決定率隊鞠躬道歉,並讓負責非洲豬瘟相關業務的3位首長下台,這就是政治人物該有的承擔。
「川習會」在即,各界關注台灣議題是否擺上檯面。美國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研究員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21日指出,美國總統川普行事作風難以捉摸,但他絕不會做出削弱美國地位的讓步。米德也預測,美中領袖屆時將重申各自立場,中方會運用所有手段,試圖迫使川普作出重大讓步,而川普也勢必抵抗這些壓力。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20)日上午發布「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水患成災與責任政治」即時民調。結果顯示,民眾對中央政府(賴政府)評價兩極,滿意比不滿意略高3.7%;對花蓮縣政府表現則多數不滿意。但針對災後「至今無人負責」,有高達七成四受訪者認為不符責任政治原理,形成跨黨派高度共識。
羅智強提問:若2026年地方選舉地方首長總席次下降,或南二都台南、高雄未能拿下其中之一,是否會辭黨主席?
2024年總統大選的結果,使台灣民主政治走進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場選舉最引人矚目的議題,莫過於由民眾黨與總統候選人柯文哲所提出的「三黨不過半、聯合政府」。這個主張不僅是一場競選口號,更是對台灣過去二十多年藍綠惡鬥與一黨獨大的反省與突破,也折射出台灣社會對制衡、合作與責任政治的深切渴望。然而,選後的政治發展卻令人遺憾,原本有機會促成政黨合作的新格局,反而陷入雙少數政府的對峙與僵局,讓「聯合政府」這一民主進階的可能性再度擦肩而過。
全台「鏟子超人」進駐花蓮救災引發關注,媒體鏡頭呈現各地民眾前往災區的清淤畫面,除了展現同島一命的愛國情操,也凸顯出政府救災的顢頇無能。總統賴清德親臨勘災大聲疾呼「我們都是花蓮人」,卻沒看到中央馳援地方的行政效率,導致第一線的救災部隊無法深入民間,而是發自民間力量的「鏟子超人」蜂擁而至,賴政府的責任政治又在哪裡?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昨(23)日下午溢流,大量泥流流入光復鄉市區,目前已釀17人罹難、逾百人失聯。民眾黨立委張啓楷提及「八掌溪事件」,強調發生這樣的事,中央一定要有人負責,但至今沒有人要負責的態度,是最讓人唾棄的地方。
新版《財劃法》上路後引發中央與地方爭執,白委、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日前爆料,賴清德總統曾派人私下傳話,稱若民眾黨立院黨團支持《財劃法》覆議案,民進黨立院黨團就會接受民眾黨團的版本,不過自己當時直接回「不可能」;綠委吳思瑤今(12)日痛批,這次《財劃法》就是最不理性、務實、科學修法,黃國昌至今卻仍顧左右而言他,不敢直球對決。
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挫敗,繼去年10月改選的眾議院失去過半席次,參議院亦無法掌握過半,石破茂內閣淪為戰後日本實施新憲後,在國會雙少數下,最弱勢的政權。惟在野陣營左右紛雜,難以整合,在國會中居少數的自民黨與聯合執政的夥伴公明黨與在野勢力巧妙的維繫平衡。
全國退休警察總會,不滿立法院三讀通過《警察人員人事條例》修正案,提高退休所得替代率,但行政院卻以有違憲疑慮,暫緩編列預算執行,認為退警權益遭漠視,5日動員近百人到台北地檢署控告行政院瀆職等罪。
大罷免大失敗後,民進黨內掀起檢討聲浪,其中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成為眾矢之的。資深媒體人黃光芹認為,殺柯殺得沒道理,反而會自曝其短,並示警民進黨若以為圍柯可以救賴,「把防火牆推倒,大火燒往龍王廟,是可能的現世報」。
國民黨主席改選即將展開,因現任主席朱立倫已明確表態「交棒」,台中市長盧秀燕也公開婉拒參選,導致藍營陷入領導人選未定的混沌局面。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指出,國會議長擔任政黨主席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韓國瑜不知道有沒有意願,可能還要討論。
823公投、罷免戰落幕,行政院繼續啟動內閣改組,繼22日經濟部長郭智輝、數發部長黃彥男陸續宣布辭職,是否還有更多閣員跟進?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受訪時表示,「這個不在我的預知中」,並強調823後「應該會讓總統有更大空間,通盤考量整個內閣團隊和人事布局」;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認為,不能由個別的人去入閣,應該尋求政黨之間共識。
823舉行第二波藍委罷免投票,再次7:0完封,公投雖同意票未達門檻,但也倍數超過不同意票。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特別挑在今晚6時31分發表談話,以呼應藍委大罷免31:0。朱立倫表示,撕裂的台灣沒有人是真正贏家,在野黨要提出五項迫切改革呼籲,包括搶救經濟、儘速釋放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國民黨工,以及內閣重組要以全民民意為依歸。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天早上到桃園八德投下重啟核三公投票,對於內閣改組問題,朱立倫說,過去1年多來,內閣只有搞內鬥,是民眾最大感慨。這次改組只是要解套過去一年多毫無作為、政績的危機,若是只想消滅在野黨,再怎麼改組永遠不會成功。
立法院年內通過「軍人待遇條例」以及「警察人員人事條例」兩項法案,但行政院21日公布明年度總預算案未涉及相關待遇調整,引發爭議。行政院22日表示,因違反憲法權力分立跟責任政治、短時間內二度加薪,今天已向憲法法庭聲請釋憲以及暫時處分。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軍人待遇條例」以及「警察人員人事條例」兩項法案,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今(22日)表示,立法院以這兩項法案增加政府支出,不只違反憲法權力分立跟責任政治,還將造成軍警文職併用的機關,薪資結構的失衡,行政院今天已向憲法法庭聲請釋憲以及暫時處分。
國民黨即將舉行黨主席改選,黨內呼聲最高、原被視為國民黨2028總統參選人的台中市長盧秀燕,也被外界視為是黨主席的當然人選,不過近日消息傳出盧本人參選意願不高。前國民黨立委鄭麗文則是表態,「如果823之後,盧市長表態不參選,我就會參選到底」,她也親自曝光原因,這幾天的確有來自多方鼓勵支持,而她也盼國民黨主席要讓國民黨脫胎換骨。
726的大罷免行動,以撕裂台灣人民的互信為始,最終以全面失利告終,被罷免的立委全數保住席次。這場史無前例的政治動員不僅引起國際媒體關注,也為台灣政治史寫下轉捩點。儘管此次投票結果反映出多數民意反對以無差別方式對在野黨立委發動罷免,這場選戰並非在野黨與被罷免者的勝利,而是對台灣社會所發出的強烈警訊,原因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