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買回庫藏股的搜尋結果,共251筆
八貫(1342)第三季營收6.14億元,季減12.99%、年增2.4%,受益降低採購成本,帶動毛利率回升,營業利益1.03億元,加上新台幣匯率回落,業外匯兌較第二季回正,稅後純益1.06億元,季增52.22%,單季EPS 1.34元;累計前三季營收年增14.54%,稅後淨利3.17億元,EPS 4.02元。
臺灣證券交易所正式發布「115年度(第一屆)ESG評鑑指標」,共計三大構面75項指標,適用期間為明(1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預計116年4月底前公布115年度評鑑結果。
受惠於精剛(1584)旗下子公司台鋼航太科技經董事會決議,通過以新台幣5.16億元(未稅)購置榮剛位於台南市柳營區環園東路二段28號的土地、廠房及設備,供作生產基地,榮剛(5009)業外大進補,估處分利益達3.75億元,如無意外,該交易案預訂於今年第四季完成過戶,意即處分利益應有望在今年第四季認列,以榮剛實收資本額60.25億元換算,每股貢獻達0.62元,約為今年前三季EPS 1.3元的近半數。
金屬機殼大廠可成將於11月6日舉行法說會,由於可成目前有90%營收比重集中在筆電機殼,第四季受惠於AI筆電需求,外資券商已經調高本季NB市場規模,可成法說會可望聚焦筆電換機潮、新事業轉型,而在法說會之前,可成庫藏股趕進度,累計執行率已逼近20%。
面對AI浪潮與供應鏈重塑,全球科技投資版圖正迎來結構性轉折。富達全球科技基金經理宋恆浩(Hyun Ho Sohn)指出,美國科技巨頭雖持續領航,但資金過度集中與評價偏高,使歐洲與亞洲科技股的投資價值重新受到關注。
連鎖餐飲集團築間(7723)股價近期於36.9~41.6元區間低檔盤整,董事會決議自今(14)日啟動上櫃首次買回庫藏股,早盤開高後一度勁揚4.04%至43.8元,惟隨後在賣單出籠下一路拉回,午盤後翻黑走跌0.95%,走勢欲振乏力。
中國送出稀土管制大禮包,美國也回以100%的關稅,中美貿易戰戰事再起,為免被流彈波及,築間餐飲(7723)和康霈生技(6919)連袂在昨(13)日召開董事會,決議買回庫藏股,其中築間餐飲更是掛牌以來首度買回庫藏股,在利多激勵下,築間以小漲0.7元開出再登高,漲幅一度逾4%,康霈亦以上漲2.43%開出,早盤漲幅也一度逾3%。
美國企業正以破紀錄的速度回購自家股票,截至8月20日,美國企業大買庫藏股的規模已經突破1兆美元,創下回購庫藏股兆元最速紀錄,先前紀錄則是去年10月。不斷湧現的庫藏股回購計畫,顯示美國企業對美國經濟前景充滿信心
在聯準會啟動降息循環、美國金融監管鬆綁之際,富達國際表示,金融業正走出金融海嘯後的長期壓抑,進入全新增長階段,四大利多推升美歐日銀行投資契機。
根據周三揭露的監管文件顯示,甲骨文公司擬發債籌資180億美元。該公司正在大舉投資雲端基礎設施佈署,以滿足蓬勃成長的AI需求。
中國GDP數據與AI熱潮再起,加上政府著手遏制過度的價格戰與部分產業產能過剩,被視為積極應對通縮風險的措施,進一步提振市場情緒。中國股市今年以來強勁復甦,7月延續漲勢,推動基準指數升至一年高點,MSCI中國A股指數(以美元計)單月上漲4.3%,近一年累計漲幅達23.7%。從產業表現來看,醫療保健與資訊科技最為突出,公用事業與通訊服務則為主要落後族群。
台股8月站上23,000點之後一路漲,惟仍有不少上市櫃個股股價不漲反跌或相對落後,據統計,從8月至9月初以來,共有19家上市櫃股庫藏股執行中,而佳邦(6284)僅短短九個交易日就買齊預定買進的2,500張,股價展開強彈,顯示公司派強勁的決心,成庫藏股表率。
為維護公司信用及股東權益,抬頭顯示器大廠-怡利電(2497)12日表示,董事會已決議買回庫藏股,預定買回數量達1.22萬張,預定買回期間為8月12日至10月9日,買回區間價格介於29.12元至60.08元之間,若公司股價低於區間價格下限,公司將繼續買回。
日本7月20日舉辦參議院選舉,執政聯盟挫敗在參眾兩院均無過半席次,但仍為最大政黨,預期後續政策方向不致大幅改變,但執政聯盟可能更需傾向於妥協在野方的政策提案,例如調降消費稅率等;不過,美日達成關稅協議,從原先的25%降至15%,原本不確定性情緒總算塵埃落定,「公司治理改革」、「邁入通膨環境經濟正常化」與「評價便宜」等,為日本3大結構性優勢,將成為後續吸引資金進駐日股的關鍵。
台境(8476)啟動今年以來第二次庫藏股買回計畫,擬自今(24)日起買回庫藏股,此次預定買回數量為3,000張,買回區間價格為18元到25元。以25元買進最高價格換算,最多斥資金額達7,500萬元。老手出手果然不凡,開盤沒多久台境就直接攻上漲停板21.8元,成為庫藏股護盤的新典範。
台境(8476)董事會23日決議,將從7月24日至9月23日,第二次啟動庫藏股,從公開市場買回3千張股票,買回區間在18元到25萬元,萬一股價低於18元時,將繼續執行買進,未來將轉讓員工。
川普「對等關稅」暫緩90天的最後期限即將到來,下周全球投資人都將屏息關注來自華盛頓的關稅消息。如果在7月9日下周三「對等關稅」大限到來時,貿易緊張局勢沒有明顯加劇,那麼華爾街股市或許有機會如期迎來它的「傳統旺季」。
2025年中場富邦財經趨勢論壇1日登場,展望台股下半年表現,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指出,「牛熊同體」仍是整體趨勢,川普政策持續左右市場,今年台股獲利預估下修4.3兆元,年增6.5%。第三季因除權息後外資站在賣方,上漲機率低,第四季則可望受惠業績題材看漲,高點上看24,000。
AI無疑是下半年台股投資焦點,陳奕光也相當看好AI應用。他指出,科技創新向來是股價重要推手,回顧Nasdaq近40年來走勢,每當有創新性科技產品問市時,總會造就一代股王並帶動股市,包括1990年代Wintel、2000年代Google、2006年Apple、2012年Tesla,以及2022年Nvidia。他說,包括PC、網路、手機、電動車等都是走到終端大眾市場,下階段可以期待邊緣AI落地,尤其生成式AI的興起,AI市場加速成長,應用面涵蓋雲端訓練、自駕車、機器人、醫療等,2022年市場規模4500億美元,到2029年時將放大至1.52兆美元,CAGR達22.3%。
錼創科技-KY創(6854)周五舉行股東會,錼創董事長李允立提到,今年延續營收成長力道外,更將進一步擴大全球市場布局,預計增設中國、歐洲銷售據點,加強在地化服務新開拓的客戶,公司也將更積極推動Micro LED顯示技術拓展應用至智慧穿戴設備、AR、車載顯示、特殊顯示如航太與國防領域等高附加價值市場,蓄力後續幾年的成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