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貿易糾紛的搜尋結果,共49筆
美國總統川普19日指控哥倫比亞政府涉及毒品販運,表示將提高關稅且切斷對該國的財政援助。
據《澎湃新聞》報導,9月1日下午,印度總理莫迪在個人社交帳號上發文感謝中方成功組織並舉辦了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莫迪寫道:「結束了對中國富有成效的訪問,其間我出席了上合組織峰會並與多位世界領導人進行了交流。還闡述了印度在全球關鍵議題上的立場。感謝習近平主席、中國政府以及人民成功組織了此次峰會。」
太空產業歷經前幾年幾乎無新上市公司的低潮後,今年開始有多家航太公司陸續掛牌上市,吸引投資人目光。
對岸汽車製造商比亞迪據聞將以泰國為基地,生產汽車出口台灣,引發台灣業者緊張。經濟部回應將針對第三地轉運行為,備妥4項措施應對,包括監控進口量與加重洗產地處分,並可能限制進出口行為。經濟部維護業者利益,立意良善,但若執行手段不當,不僅傷害消費者權益,也可能引發貿易糾紛,讓我國淪為不守國際規則的世貿成員。
對岸著名的汽車製造商比亞迪,據聞將以泰國為基地,生產汽車出口台灣,引發台灣業者緊張。經濟部回應將針對第三地轉運行為,備妥4項措施應對,包括監控進口量與加重洗產地處分,並可能限制進出口行為。經濟部維護台灣業者利益,可說立意良善;但若執行手段不當,不僅傷害消費者權益,也可能引發貿易糾紛,讓我國淪為不守國際規則的世貿成員,務必謹慎從事。
香港0l新聞網7日報導,美國波音公司 (Boeing)自4月以來,首次恢復向中國交付737 MAX客機。有分析認為,儘管中美關稅僵局持續,這仍象徵了全球兩大經濟體間的航空貿易往來重啟。
一提到日美貿易談判,一般朋友都會認為沒那麼重要,覺得日美關係太特殊了,和中美關係完全不同,似乎不必過於關注。
據光明網報導,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線下實體展會於5月5日在廣州圓滿落幕。本屆廣交會多項指標刷新歷史紀錄,截至5月4日,共有來自219個國家和地區的288938名境外採購商到會,較第135屆廣交會同比增長17.3%。現場意向出口成交254.4億美元,增長3%,採購商到會和出口成交雙增長,為促進外貿穩量提質作出了積極貢獻,為全球貿易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根據日本官方二日的統計資料,已連續六周都在買進海外股票的當地投資者,繼續對國外投資標的感到興趣,因為中國大陸與美國雙方,似乎已漸漸願意緩和彼此緊張的貿易糾紛。
德國運動品牌愛迪達(Adidas)在29日警告,受到川普關稅的影響,其將會調漲所有美國產品售價,但目前仍不確定未來的漲價幅度,並指出全球貿易糾紛讓其無法提出全年財測展望。
澎湃新聞23日報導,肆意揮舞「雙反」大棒,美國正以飲鴆止渴方式堵截東南亞太陽能產品輸美。當地時間21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對原產自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雙反)作出肯定性終裁。上述東南亞四國太陽能產品反傾銷稅率範圍在0%-271.28%,反補貼稅率範圍在14.64%-3403.96%,不同產地和生產商面臨稅率差異極大。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隨即推動及宣示一波波關稅政策,讓美中雙方貿易衝突再度升溫,甚至擴展至全球性的貿易糾紛,不僅堆高了消費者與製造商的成本,使2025年美國市場表現陷入衰退風險,同時也擾亂了供應鏈的生產據點布局,讓全球進入新一輪的經濟不確定。
白宮於當地時間15日聲明,由於中國採取報復措施,如今進口商品將面臨最高245%的天價關稅。美方重申,仍對與中國達成協議持開放態度,強調「球在中國那邊」。中國商務部回應,中國出口美國的個別商品關稅已達到245%,充分暴露美方將關稅工具化、武器化已經到了毫無理性的地步,對這種毫無意義的關稅數字遊戲,不予理會。
美國總統川普15日簽行政命令,對所有進口加工關鍵礦產與相關下游產品,包括半導體、電動車和智慧手機等進行國家安全調查,被視為全球貿易糾紛的重大升級,尤其令中美貿易戰更惡化。
報復性關稅對台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且可能對營於運和整體經濟產生重大影響。首先,這些關稅會導致台灣出口商成本增加,使其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下降,這可能導致銷售和市場份額減少,因為受影響國家的消費者和企業可能會轉向價格較低的替代供應商。
行政院台美經貿工作小組預計3日正式拍板因應對策,不排除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政院人士說明,已推估所有可能的情境及方案,從川普最常講的加徵10%、25%關稅,乃至外媒模型預測的28個百分點均有評估,希望讓產業安心、業者維持競爭力。
美國總統川普揮舞貿易政策大刀,要求各部門徹底審查美國對外貿易情況,本周將有多項報告結果出爐,涉及對中關稅、貿易逆差、中國首階段貿易協議落實情況,再加上影音社群平台抖音「不賣就禁」時限將至,層層布局皆將美中關係進一步推向高度緊繃。
中美關稅戰越演越烈,中國駐澳洲大使肖千近日接受澳洲電視七台專訪時表示,加徵關稅無助於美國經濟,而且對中美都造成傷害。合作也許是唯一更好選擇。談及中國是否可能擴大進口澳洲商品時,肖千強調,「我認為有這可能性」。中國願在相關協議基礎拓展中澳經貿合作。
受到中國鋼材低價傾銷影響,韓國鋼鐵業遭遇嚴重衝擊,韓國日前初步決定,將對中國進口的厚鋼板徵收最高38%的反傾銷稅。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貿易委員會(貿易委)於2月28日進一步表示,決定對原產於中國和日本的熱軋碳素鋼板、熱軋合金鋼板進行反傾銷調查。
陸美貿易糾紛持續不斷。美國貿易代表(USTR)辦公室21日宣布,將就大陸海事、物流、造船等領域存在不公平貿易行為,發起301調查,徵求公眾意見。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23日直言,美方濫用301調查手段,敦促美方停止錯誤做法,中方將密切關注,並採取必要手段捍衛自身合法權益。此外,美國政府傳出向墨西哥施壓,要求對大陸進口商品徵收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