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貿易障礙的搜尋結果,共474筆
中鋼(2002)為迎合產品環境資訊揭露趨勢,於2022年完成23項鋼品「碳足跡」盤查報告書後,今年初展開第三類產品環境宣告(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s,簡稱:EPD)認證之資料蒐集及環境足跡分析工作,逐步導入EPD制度系統。近日,中鋼旗下五大核心產品(包括鋼板、熱軋、冷軋、熱浸鍍鋅及電磁鋼捲)分別取得UL Solution及The International EPD System兩大認證平台之EPD認證聲明書,展現中鋼接軌國際綠色供應鏈及綠色轉型的決心。
不銹鋼廠陸續開出新盤價,與市場先前預測的平低盤一致,華新麗華全品項都維持平盤,燁聯304每噸調降1,000元,316L及430維持平盤。另一家不銹鋼大廠唐榮31日也開盤,304每噸調降1,000元,316L附價則維持平盤。
近年不銹鋼產業處於景氣低谷,即便因原物料成本提升而支撐價格,但買氣始終難以提振。不銹鋼業者分析,除需求疲弱外,進口料低價傾銷壓力、成本變動壓力大、國際貿易障礙及產能過剩,都是導致不銹鋼買氣不佳的原因。
美國與越、泰、馬、柬四國在吉隆坡達成貿易與關鍵礦產共識,航運業正面看待,認為關稅底定加上減免部分產品關稅,預估東南亞至美國海運雙向貨量可能明顯提升,有機會推動從東南亞出發的航線運價上行。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TMBA)第7屆27席理事、9席監事於14日順利完成改組,由永進機械總經理陳紳騰高票當選理事長;3席副理事長分別由東培工業董事長陳成、台灣麗馳科技董事長胡偉華與三鋒機器董事長林松益出任;監事會召集人由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文恒擔任。陳紳騰強調,第7屆理監事團隊的組成更著重於世代的延續與經驗的傳承,未來分工合作重點將透過委員會機制,聚焦「AI賦能下的數位轉型」與「綠能永續」兩大主軸,以解決會員痛點為核心,運用產業規範與數位技術,共同提升台灣工具機產業在嚴峻國際競爭中的差異化優勢。
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合夥人、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兼任教授林泉興表示,企業先前談論ESG往往聚焦淨零排放,但「勞動人權」已成為全球供應鏈最新的核心議題,甚至成為新的貿易障礙。
晨星發布第三季基金市場季報指出,全球金融市場第三季延續上半年漲勢,在美國聯準會重啟降息與AI題材雙利多帶動下,股票與債券基金全面上揚,第三季基金黑馬出線,貴金屬基金與大中華領漲全球股票基金,值得留意的是,亞洲基金強勢崛起,中、港、台等地股票基金平均報酬全面勝歐美。
美國川普總統上任後藉由對等關稅政策,對盟友施加前所未有的壓力。日、韓、歐盟雖早已完成談判,但所面臨的條件皆極為苛刻,台灣則遲遲未能定案,目前得到的是20+N%的暫時性關稅,但全島陷入談判邊緣的模糊地帶。這種不確定性已對台灣企業造成實質衝擊,出口訂單減少、供應鏈延遲,無薪假人數節節攀升,勞動市場出現結構性疲弱。
中國大陸決定不再要求WTO特殊與差別待遇(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SDT),這不僅是對自己經濟地位的重新定位,更是對多邊貿易體制的制度性表態。此一宣示標誌中國將從過去的制度受益者,逐步轉型為制度承擔者與規則塑造者。對台灣而言,這不僅是觀察大陸制度戰略的窗口,更是兩岸合作策略的契機。
中國大陸決定不再要求WTO特殊與差別待遇(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SDT),這不僅是對自己經濟地位的重新定位,更是對多邊貿易體制的制度性表態。此一宣示標誌中國將從過去的制度受益者,逐步轉型為制度承擔者與規則塑造者。對台灣而言,這不僅是觀察大陸制度戰略的窗口,更是兩岸合作策略的契機。
農業部長陳駿季率領的台灣農產品訪問團17日在美國國會山莊與美方業者簽署意向書,承諾4年內採購逾100億美元,也就是約新台幣3000億元的黃豆、玉米、小麥和牛肉,這是繼台積電擴大對美投資後,政府又一次靠出賣台灣廠商來換取降低關稅稅率,且只要美國想要,台灣可說沒有底線,不論高科技業或是農業都可妥協。下一個岌岌可危的或許就是傳產業,汽車相關產業更可能首當其衝。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11日受訪時透露,美方即將與台灣達成一項「重大協議」,台美關稅談判似乎終於露曙光,引發外界高度關注。事實上,台美談判進展已比許多國家來得慢,一大原因就輸在雙方之間沒有正式邦交,台灣無法直接與美國總統川普面對面談判,商定協議。
工研院今(11)日與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宣布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就半導體量測標準進行深入的跨國科研合作,包括共同執行研究計畫、人員互訪與新興技術共同開發等,盼協助台英掌握半導體國際標準主導權,讓業者能藉此降低成本、提升台灣產業競爭力。
韓股九日開高走高,最後收在最高點3,260.05點,上漲40.46點或1.26%,連續六個交易日走高,且創今年新高點。韓股上一次的新高,是在7月30日締造的3,254.47點。另外,韓元走貶,外資買超6600億韓元。
韓股九日開高走高,目前在3,256.9點,上漲37.31點或1.16%。不過,韓元卻走貶。
日本關稅談判代表赤澤亮正(Ryosei Akazawa)九日在社群平台X上發言,美國政府對包括汽車和相關零組件等,日本輸美商品所課徵的關稅,預計最晚將在9月16日之前下調。
最近大陸網路有一個段子,說明為啥中國不在川普對華禁止晶片出口之時,就對美展開稀土制裁?原因竟然是彼時中國尚無法製造氦氣,要等到2024年,中國企業成功提取純度達99.999%的超純氦氣,可滿足國內高端需求。
台美關稅談判還在進行中,其中農業為美國優先關注的產業,係談判核心議題之一,為尋求調降關稅,基於國家整體利益,台灣很可能不得不在農業領域中讓步,實應提早做好準備,提出談判策略,降低對台灣農業的衝擊。
和泰車(2207)周三下午將舉行法說會,三陽工業(2206)旗下南陽實業代理的現代汽車Hyundai周四亦將舉行新車見面會,市場關注新車銷售狀況。裕日車(2227)周三進行除息交易日,每股配息3.9元,並在9月24日發放,除息首日,裕日車股價震盪走跌。整車族群上,裕隆(2201)強漲近3%最強,汎德永業(2247)同樣走揚,然和泰車(2207)、三陽工業(2206)股價相對疲弱。展望車市狀況,短期車市需求低迷狀況將延續,影響相關車廠營運表現,主因台美關稅談判、汰舊換新政策延長與加碼之兩個面向,且將即將進入民俗月。
對外界關注的台美談判條件與籌碼,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25日證實,美國在談判中會期待各國開放市場,美規車確實在談判範圍之內,包含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