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資訊通信的搜尋結果,共217筆
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需求暢旺,經濟部統計處公布9月外銷訂單702.2億美元,再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30.5%,寫連八紅。統計處表示,今年全年創新高的機率相當大,同時,美國、東協接單金額也都創歷年單月新高。
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需求暢旺,經濟部統計處公布9月外銷訂單702.2億美元,再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30.5%,寫連八紅,統計處表示,今年全年創新高的機率相當大。同時,美國、東協接單金額也都創歷年單月新高。
AI帶動,國銀外幣放款8月衝高,根據央行統計至今年8月底,本國銀行外幣放款餘額達新台幣6,582億元,月增近39億元,年增率飆33.6%,並創2011年2月以來新高,國銀認為,外幣放款回溫,主要受惠於台灣進出口貿易穩健,且AI、HPC市場需求強勁,算力需求穩健提升,帶動相關供應鏈業者資金需求。
經濟部統計處23日公布8月外銷訂單顯示,主要接單地區的美國、東協,雙創歷年同期新高,且分別年增高達33.6%、40.3%,相形之下,中港、歐洲呈年減,主因為供應鏈轉移帶來的動能所致。
經濟部統計處23日公布8月外銷訂單600.2億美元,年增19.5%,連七紅,累計1至8月外銷訂單達4,541.5億美元。因人工智慧等需求續增,如電子產品表現超乎預期,也因新興科技需求不墜,統計處預估9月外銷訂單仍為雙位數成長。
2025菲律賓台灣形象展疫後回歸,也是第三度於菲律賓舉辦台灣形象展,於9月17日起至19日假馬尼拉SMX展覽中心登場,參展規模邀集超過145家台灣企業,瞄準5大主軸,為綠色永續、農漁科技、智慧科技、大健康產業、智慧生活,今年本展特別凸顯台菲產業互補的優勢,隨著菲律賓內需市場持續成長與基礎建設加速推進,台灣企業以創新技術、優質服務正逐步深耕菲律賓市場。貿協預期展覽將吸引超過一萬名買主與觀眾造訪,並創造超過5270萬美元潛在商機。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近日赴美訪問,12日晚間在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發表演講時指出,台灣戰略重要性無可取代,安全與繁榮的台灣是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重要助力,並呼籲中國大陸正視現實,與台灣展開良性互動與對話。
打針打到血管破裂等情況今後可望得到改善。通常進行靜脈注射時,每當將針頭刺入靜脈,病人需承受疼痛與血管受損的風險,而醫療人員則必須面對針刺意外等危險。南韓科學家研發出一種「進入人體後會變柔軟的靜脈注射針」,成功解決上述問題。
中美推動達成貿易協議的同時,通訊戰卻悄然升級。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9日出手,以國安為由,撤銷對第一批共7家被認定為「不良實驗室」(Bad Labs)的中國機構認證許可,相關實驗室未來將禁止測試美國的智慧型手機、電腦和相機等電子產品。
中新網報導,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信息中心2018年成立,拉開林區資訊化帷幕。如今,藉著「防火碼+防火監測」三D視覺化、融合創新打造「智慧網」等措施,見證這塊中國大陸最大國有林區,從「腳步丈量」到「數位地圖」的蛻變。
台股周一量增收十字黑 K,短線獲利了結賣壓浮現,拖累指數跌破月線支撐,惟經日線連三黑後,台股籌碼初見落底,台積今日以小漲5元的1,170元開出,牽動加權指數以24,113.9點、小漲42.17點開盤,多方士氣大振,只花了十五秒就宣告重新站上月線24,138點,多頭歡聲雷動,並帶動漲點持續放大至逾220點。
台積電(2330)明年報價傳漲5%~10%,早盤股價開高5元、報1170元,試圖收復5日線,今日電子權值大軍士氣大振,鴻海(2317)收復200元關卡、聯發科(2454)觸及月線,千金族群也恢復生氣,在聖暉*(5536)觸及1015元下,閃見22千金;此外,宏達電(2498)領軍AI眼鏡概念族群續強,昨日大舉回檔的PCB族群也由精成科(6191)帶隊反彈,拉抬集中市場指數一度彈升至24295.03點、上漲223.3點,惟漲多反壓仍在,台積電開盤約20分鐘後拉回平盤,集中市場漲點也見收斂。
經濟部統計處20公布,7月外銷訂單為576.4億美元,續創歷年同月新高紀錄,年增15.2%也寫下連六紅。統計處說明,主因人工智慧等需求續增,電子產品表現超乎預期,因新興科技需求不墜,預估8月外銷訂單仍可維持雙位數成長。
經濟部統計處20日公布7月外銷訂單,五個主要接單地區接單金額皆呈現年增,其中除了美國訂單金額連16增之外,東協地區接單金額亦連續八個月正成長,統計處表示,主因為供應鏈轉移帶來的動能所致。
經濟部統計處20日公布7月外銷訂單,達576.4億美元,月增1.5%,年增15.2%,累計1至7月外銷訂單達3782.1億美元,創歷年同期次高,年增16.4%,統計處指出,主要受AI、高效能運算需求續增。展望未來,受AI需求續旺、地緣政治等因素,統計處預期8月外銷訂單在555至575億美元間,月減3.7%至月減0.2%,年增幅度縮小至10.5%至14.5%。
經濟部統計處20日公布7月外銷訂單,達576.4億美元,月增1.5%,年增15.2%,累計1至7月外銷訂單達3782.1億美元,創歷年同期次高,年增16.4,統計處指出,主要受AI、高效能運算需求續增,不過傳統貨品需求疲弱以及海外同業產能過剩,抵銷部分增幅,預期8月外銷訂單區間為555至575億美元間,將呈現月減、年增態勢。
由全台最大產業加速器StarFab與新竹縣政府共同成立的「新竹AIoT加速器」計畫,4年來累計吸引上百家海內外新創團隊參與,今年更首度啟動「竹夢領航,智匯星國」海外創新交流活動,前往新加坡透過實地參訪、媒合交流,驅動雙向合作契機,助新創接軌國際市場,預計創造千萬商機。
據經濟部「外銷訂單海外生產實況調查」統計,由於東協內需市場成長與關稅優勢,近兩年台商在東協地區擴充產線比例大幅提升,2023、2024年連續兩年,有擴充產線的廠商中,超過5成都在東協地區,其中又以越南占比最高。
經濟部「外銷訂單海外生產實況調查」指出,2024年台商在中國大陸及香港生產貨品,出口至美國比重持續降低,主因除了中美貿易紛爭因素,筆電廠商接單亦減少。不過,該調查也指出,台灣外銷業者在海外的主要競爭對手,仍是「陸系企業」,占25.7%。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三大運營商5月推出5G-A網路服務,代表由5G邁向6G時代。5G-A亦稱5.5G,是進入6G過渡階段,其容量、速率、時延、定位、可靠性均大幅提升。大陸6G研發已擠進全球第一梯隊,預計2025年完成標準制定,2030年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