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車向分流的搜尋結果,共13筆
台北市「基隆路光復南路口」取消機車強制兩段式左轉,搭配內車道取消禁行機車。台北市議員苗博雅表示,這實現「車向分流」減少交織,讓機車、汽車、公車、行人都更安全有保障。交工處表示,自9月9日半夜拆除號誌,10日起正式開放機車直接左轉。
高雄楠梓區德民新橋今年以來發生43件車禍,包括1死意外,該處車流交織、壅塞等問題備受關注,高市議員白喬茵與交通局多次會勘,研議改善計畫,包括增設下橋右轉號誌燈、實體阻隔等;1日完工後,民眾仍持正反意見,有人認為改善後號誌分流更安全,也有人質疑車種分流不合理;白喬茵與交通局回應,已盡力解決痛點,將持續觀察用路人需求調整。
高雄楠梓區德民新橋2025年初發生車禍1死,該處車流交織、壅塞等問題備受關注,高市議員白喬茵與交通局多次會勘,研議改善計畫,包括增設下橋右轉號誌燈、實體阻隔等;9月1日完工後,卻引發民眾正反兩極意見,有人認為改善後更安全,也有人質疑車種分流不合理;白喬茵與交通局回應,已盡力解決痛點,將持續觀察用路人需求調整。
新竹市政府致力改善交通亂象,但市議員廖子齊指出,市府對於「車向分流」立場反覆,且「道安五環」政策至今仍無具體成果,建議盡速制定《新竹市道路設計手冊》;市府交通處回應,將參考台北市經驗,研議訂定新竹市相關道路設計規範。
新竹市政府致力改善交通亂象,但市議員廖子齊指出,市府對於「車向分流」立場反覆,且「道安五環」政策至今仍無具體成果,建議盡速制定《新竹市道路設計手冊》;對此,市府交通處回應,將參考台北市經驗,研議訂定新竹市相關道路設計規範。
台南市率先開放單向2車道機車可行駛內側車道及不強制兩段式左轉後,各縣市紛紛跟進。有民眾發現,部分2車道的內側車道卻有「禁行機車」標字,擔心成為「道路陷阱」。市府交通局回應,目前只有中西區西門路二段部分路口增設左轉專用道取消外側機慢車道,但因路型仍為3車道,因此內側禁行機車。
台南市從2024年8月24日起領先全台開放單向2車道路型機車可行駛內側車道及不強制兩段式左轉後,近日有民眾發現,有多處2車道路段的內側車道竟畫上「禁行機車」的標誌,擔心機車騎士不察違規,形同「道路陷阱」。市府交通局回應說,目前只有中西區西門路二段部分路口因增設左轉專用道,才取消外側的機慢車道,但因整條道路的路型仍為3車道,因此內側禁行機車。
全台道路長期以來多採「車種分流」設計,台南市近年來持續改推「車向分流」設計,經在台一線永康區中正北路路段試辦後,不僅交通事故減少14%,車流量及車速也都增加。市議員朱正軒18日認為,透過車向分流改善交通不用砸大錢,建議推廣經驗;市府交通局長王銘德回應,車向分流對提升車速及安全都有幫助,未來將持續推動。
台南市持續推動路口車向分流取代車種分流,在台一線中正北路自永安路至蔦松二街間路段試辦車向分流後,經實測該路段確實提升運輸效率及交通安全。市議員朱正軒認為,就連這麼困難的交流道下平面路段都能夠推動,市府應該更積極透過道路設計改善既存的交通壅塞沉痾。市府交通局長王銘德回應說,未來將持續推動車向分流。
台南永康交流道周邊上下班尖峰時間車流如織,尤其永安路4個左轉車道匯入中正北路2個車道,屢遭詬病「什麼搞笑設計?」市府交通局預計把1個左轉車道改成直行車道;另永安路至蔦松二街的台一線路段,也將以車向分流混合車道取代既有車種分流,力拚年底前完成改善。
台南18日、19日12小時內發生2起死亡車禍,均為車輛右轉撞死直行機車騎士,網友抨擊「車種分流」是毒瘤,台南市人本交通促進協會主張廢除該制度,多位議員也疾呼「車向分流、路口轉角外推」才能避免憾事再發生。交通局回應,近年依地區道路行車需求,調整多處車道配置,針對各路段調整訴求,後續也會持續評估。
高雄市成功二路輕軌行經路段,近日有眼尖民眾發現,在右轉車道旁出現詭異的超窄機車道,雖然寫上「機車直行優先道」,但仍讓多數民眾「霧煞煞」;高市府交通局緊急解釋,成功路因應輕軌配置有右轉道,但因機車靠右行的習慣根深蒂固,導致常有騎士遭檢舉,因此才會增設直行優先道,因尚未完工,會再請廠商調整。
有民眾去年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廢除一般道路內側禁行機車、兩段式轉彎及考照制度改革」,計有5895人附議,通過了回覆門檻。交通部24日回應,不宜全面廢除,應給予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規畫。機車團體則批評,交通部把責任推給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也有意見,盼中央有統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