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車用電池的搜尋結果,共96

  • 台塑新智、中華車攜手 推低碳運輸

    台塑新智、中華車攜手 推低碳運輸

     電動車在台銷售已超過8年,如今電池、電力被視為AI時代的石油,台塑旗下台塑新智能29日發表最新商用車電池,中華車率先採用,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表示,新發表的44.5kWh電動商用車電池系統,從電芯到模組皆於彰濱廠在地製造,具備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及卓越安全性,並陸續取得多項嚴苛實測驗證,象徵在電動車領域的重要突破,也代表台灣車用電池自主供應鏈邁出關鍵一步。

  • 《產業》台塑新智能攻電動車國產電池 中華汽車搶頭香導入

    台塑新智能參加「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首度正式發表電動商用車動力電池的國產化成果。公司透過自主研發與在地製造,展現推動台灣電動運輸自主發展的關鍵里程碑。本次展出以節能、儲能、新能源與循環再利用為主軸,呈現AI資料中心專用UPS電池系統、液冷儲能解決方案、固態電池及電池回收技術,從低碳運輸、工商儲能到循環經濟,展現以創新科技推動新能源的全方位布局。

  • 台塑新智能發表最新商用車電池 中華汽車率先採用

    台塑新智能發表最新商用車電池 中華汽車率先採用

    電池、電力被視為AI時代的石油,台塑新智能29日發表最新國產化電動商用車電池,從電芯到模組成品都在台灣製造,而國產汽車品牌中華汽車為首批採用的車廠,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指出,將持續投入固態電池、電池回收等研發技術,呼應能源轉型及循環經濟的趨勢。

  • 格斯高端電芯 搶攻全球新能源市場

    格斯高端電芯 搶攻全球新能源市場

     興櫃鋰電池業者-格斯科技(6940)致力於鋰電池電池芯、電池模組及儲能設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聚焦發展高鎳三元NCM、搭配LTO、XNO系列等高端軟包電池芯。日前格斯發表的NCM搭矽碳負極系列、XNO系列(鈮基金屬氧化物負極Gen 2.0)電芯,即是產品升級的下一世代新品研發重點,不僅搶進軍用無人機、人形機器人等高端應用,也將與市場主流的磷酸鋰鐵產品競爭,搶攻全球新能源市場。

  • 半導體訂單足 盟立全年營運看升

    半導體訂單足 盟立全年營運看升

     盟立(2464)近年來積極強化半導體領域布局,逐步擴大產品線與客戶基礎,今年來成果顯現,其自動化系統已獲多家半導體廠採購,並順利打入台灣指標性的封測大廠供應鏈。法人預期,在半導體產業景氣逐步復甦、先進製程與封裝需求帶動設備更新與產線自動化升級潮之下,盟立旗下運輸傳送系統訂單動能可望延續,今年營收表現將優於去年,全年營運可望穩步走升。

  • 《金融》上市櫃Q1營收登同期高 3公司財報難產

    金管會公布上市櫃公司公告申報2025年首季財報概況,截至15日共有1875家應申報,扣除未如期申報的3家上市櫃公司,合併營收10兆7428億元、年增17.83%,改寫同期新高,稅前淨利1兆1607億元、年增達26.69%。

  • 上市櫃首季營收 雙創十年同期最高

    上市櫃首季營收 雙創十年同期最高

     金管會20日公布上市櫃公司公告申報今年第一季財務報告情形,申報家數共1,875家(不含金控公司),上市櫃公司營收皆創近十年同期最高,分別高達10兆503億元及6,925億元,年增各為18.29%和11.59%,其中半導體、電腦及周邊設備業、其他電子等三大產業受惠AI需求,獲利成長最強勁。

  • AI助攻 上市櫃公司第一季財報創近十年同期高

    金管會20日公布上市櫃公司公告申報今年第一季財務報告情形,申報家數共計1,875家(不含金控公司)。上市、上櫃公司營收皆為近十年同期最高,分別高達新台幣10兆503億元元、6,925億元,年增各為18.29%和11.59%。上市公司中,半導體、電腦及週邊設備業、其他電子等三大產業受惠於AI需求,獲利成長強勁。

  • 《其他電》鴻海將切入ASIC設計服務 SiC車用產品已量產

    鴻海(2317)今日召開線上法說,揭示智慧製造、電動車、半導體、低軌通訊衛星等領域布局進展,其中在半導體方面,今年規畫進入AI特殊應用晶片(ASIC)設計服務,碳化矽(SiC)車用產品已在本季量產,次世代SiC MOSFET則預計下半年進入量產。

  • 財經選讀》川普無視兩大貿易談判規則 美中關稅戰將成全球災難

    財經選讀》川普無視兩大貿易談判規則 美中關稅戰將成全球災難

    美國與中共已經準備展開貿易與關稅談判,但前景很難令人樂觀,主要是川普的貿易戰在策略與實際運作上是一團混亂,就像他裁減一大堆聯邦行政機構一樣粗暴與鹵莽。歷史悠久的美國《大西洋月刊》就美中貿易戰撰文指出,要打貿易戰必須有2個條件:弄清楚敵我實力對比以及有一套明確的政策。可惜川普兩者都缺乏,他將因此擾亂全球聯盟與重塑國際供應鏈,損害貿易戰雙方與全球經濟。這篇題為《與中國打貿易戰是一個非常糟糕的主意》主要內容如下:

  • 寧德時代:電動車過分強調超充技術將犧牲電池產品可靠性

    寧德時代:電動車過分強調超充技術將犧牲電池產品可靠性

    隨著電動車逐漸普及,車用電池的充電技術成為消費者關注的問題,但目前相當熱門的超級充電技術也引起不少質疑,因為過快的充電技術會犧牲車用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可靠性、壽命甚至安全。大陸車用電池龍頭寧德時代指出,電池的性能評估應從各層面綜合考量,過度強調充電速度可能加快耗損或產生安全隱患,消費者應該慎重選擇。

  • 中美國力消長 誰更有優勢?

    中美國力消長 誰更有優勢?

     我們習慣地說中國的國力崛起,即將趕上美國,但和美國仍有差距。實際上中美國力互有領先,已經無分軒輊。

  • 中美論壇社》中國美國的國力消長(盛嘉麟)

    中美論壇社》中國美國的國力消長(盛嘉麟)

    我們習慣地說中國的國力崛起,即將趕上美國,但和美國仍有差距。實際上中美國力互有領先,已經無分軒輊。

  • 2024年全球動力電池市場陸企佔67.1% 寧德時代穩居第一

    2024年全球動力電池市場陸企佔67.1% 寧德時代穩居第一

    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近日發佈了「2024 年十大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商」榜單,中國動力電池廠商寧德時代(CATL)出貨量以高達37.9%的市場份額繼續穩居全球第一。緊隨其後的分別是比亞迪、LG Energy Solution、CALB(中創新航)、SK on、Panasonic(松下)、三星SDI 、Gotion(國軒高科)、EVE(億緯鋰能)、Sunwoda(欣旺達),整體市場中大陸企業的佔有率達到61.7%的絕對優勢。

  • 日媒:面臨中國汽車強力競爭 日本汽車在東南亞陷入苦戰

    日媒:面臨中國汽車強力競爭 日本汽車在東南亞陷入苦戰

    以比亞迪(BYD)為首的中國車企正借助純電動汽車展開攻勢,逐步奪取東南亞6個主要國家的汽車市場。與2019年對比,2024年中國汽車在6國家中的5個國家市佔率上升。除了銷售量進逼日本車企,中國車企的影響力還擴大至整個汽車供應鏈。

  • 《電零組》Q1淡季不淡 亞泰1月營收雙增

    在原有產品及新產品挹注下,亞泰(4974)1月合併營收約4億元,月增20.5%,年增25.48%,亞泰總經理吳淑品表示,今年第1季營收及出貨都會比去年同期好,上下半年比重則與去年相當約48比52,毛利率可望維持住去年平均水準。

  • 國銀去年六大核心放款 次高

    國銀去年六大核心放款 次高

     國銀去年六大核心放款成績單出爐,金管會公布,截至去年底國銀對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餘額7兆8,975億元,年增6,627億元,達標率189.33%,其中新增放款前三大產業是民生及戰備產業、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國防及戰略產業。

  • 川普承諾讓美國再次成為汽車生產大國

    川普在就職演說裡宣布要廢除「綠色新政」。在正式上任後,白宮證實他考慮簽署行政命令撤銷聯邦政府的電動車補助。川普表明支持本土生產傳統內燃引擎汽車的立場,承諾讓美國再次成為汽車生產大國。

  • 《電零組》亞泰Q1營收估勝去年同期 稼動率約90%

    在原有產品及新產品挹注下,亞泰(4974)總經理吳淑品表示,今年第1季營收及出貨都會比去年同期好,上下半年比重則與去年相當約48比52,毛利率可望維持住去年平均水準。

  • 泓辰LMFP獨獲美能源部肯定推薦

    泓辰LMFP獨獲美能源部肯定推薦

     美中貿易戰、科技戰下的產業鏈去中化大環境,泓辰材料成為鋰電池正極材料受惠台廠,由於LMFP正極材料為美國能源部未來補助重點,泓辰是目前唯一獲得美國能源部(DOE)認同推薦,並已攜手美國電池廠申請DOE補助的LMFP正極材料領導廠家。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