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農產品外銷的搜尋結果,共67筆
台南市政府9月8日至11日,由市長黃偉哲率隊遠赴澳洲雪梨,參加南半球最大國際食品盛會「澳洲國際食品展」,廠商接單達1.1億元,開出紅盤。將接任世界台商聯合總會長的熊強生看好台南農產品市場潛力,除了日本市場外,澳洲將是台灣農產品外銷的重要機會,但需要花時間深耕,與澳洲建立穩定合作關係。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懂產業、能源,也具備人文素養,多次被點名組閣熱門人選;童子賢30日在婦聯會邀請下,以「我的社會關懷:科技、人文、創業」為題演講時,與台下聽眾互動時逗趣的回應,我連戶長都選不上,與太太同是候選人,投票以3比1落敗,未來不會去當什麼長(行政院長、部長)。
亞太經濟合作(APEC)第10屆「糧食安全部長會議」於10日在韓國仁川舉行,我國由農業部次長胡忠一率團出席,並針對應用AI智慧強化農業產業韌性與發展,以及氣候變遷、農糧供應等挑戰進行分享,擴大國際間交流。
針對美國對等關稅,農業部最新報告指出,美國是台灣重要的農產貿易夥伴國,依海關統計,2024年台灣有22.3%的進口農產品來自美國,進口值為36.9億美元,為美國第8大海外市場,主要輸台品項包括黃豆、玉米、小麥及牛肉。出口方面,美國2024年則是台灣農產品最大海外市場,銷美農產品出口值約8.9億美元,台灣有17.6%出口農產品外銷至美國,主要品項包括花卉、水產品等多種農產品。
日本是台灣水果最大外銷市場,台灣花卉的第二大外銷市場。農業部輔導保證責任灣紅大農產運銷合作社採用創新跨域推廣模式。農業部政務次長胡忠一21日出席日本茨城花卉公園「台灣花祭」活動,推廣臺灣花卉、芒果、豬肉產品等,在日本消費者喜愛的花季活動中,以跨產業及跨領域模式,呈現臺灣農產品多樣獨特魅力,獲日本各界肯定,進一步擴大臺灣農產品外銷商機。
農業部宣布,接獲歐盟執委會衛生與食品安全總署(DG SANTE)通知,台灣芒果與芭樂獲准輸入歐盟,即日起得以銷售至全體歐盟成員國市場。此一重大突破代表我國成功突破歐盟對果實蠅寄主鮮果實的高門檻限制,象徵台灣植物檢疫技術與病蟲害風險管控能力獲肯定,有助我國農產品拓展高端市場。
我國農產品外銷再傳重大捷報!歐盟執委會衛生與食品安全總署(DG SANTE)日前通知,我國芒果與芭樂獲准輸入歐盟,即日起得以進軍全體歐盟成員國市場,突破歐盟對果實蠅寄主鮮果實的高門檻限制。
台灣農產品外銷國際!台南市為紀念嘉南大圳、烏山頭水庫建造者八田與一逝世83周年,5日宣布推出「八田米」,台南市政府將用來贈送外賓,更期許銷向國際。此外,台灣水果供應日本茨城縣學童營養午餐今年也邁入第7年,今年由台南鳳梨率先啟航,預計供應茨城縣92間中小學校,總量近3公噸。
美國總統川普將對台課徵32%超高關稅,今天卻宣布暫緩90天,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即便暫緩90天,仍要關注對我國農業的可能衝擊,蝴蝶蘭、茶葉、毛豆、吳郭魚、鬼頭刀、鱸魚等輸美占比較高的6產業受影響較大,其中鬼頭刀的主要競爭對手國被課徵的關稅較低,可能促使美國進口商尋找中南美國家等替代供應來源,農業部已提出涵蓋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及開拓多元市場3面向、共6大措施協助因應。
南投縣10多名茶農,19日北上到北市信義區郭台銘的豪宅前抗議,指郭台銘曾允諾收購茶葉,卻終止付款,17萬斤的茶葉至今被查扣在廈門的倉庫,茶農持標語抗議並高喊「郭台銘還我救命錢」,還有3名男子激動朝社區大樓丟雞蛋,警方將3人帶回依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廢棄物清理法》函送法辦。
總統賴清德今(7)日上午前往台南出席「2025亞太蘭花會議暨台灣國際蘭展」時表示,蘭花是台灣農產品外銷的旗艦產業,外銷市場遍及美國、日本、加拿大、澳洲等60多國。台灣蘭花的育種、供貨、生技研發都位居世界領先地位,中央會和地方攜手努力,整合AI科技,推動智慧農業、精準育種,讓產業再升級,讓世界看到台灣的文化軟實力。
日本於2024年10月底開放台灣養殖龍虎斑輸入,農業部遂積極推動日本市場拓展,繼2月初台灣龍虎斑首櫃銷日後,農業部也攜手「西日本鐵道株式會社」,舉辦西鐵觀光列車台灣龍虎斑限定菜單等系列活動,今(24)日西鐵林田浩一社長特別來台拜會農業部陳駿季部長,進一步探討未來雙方深化合作的可能性。
為拓展台東優質農產品外銷通路,縣長饒慶鈴今(5)日在北京山姆會員店舉辦「台東果寶」鳳梨釋迦新春推薦會,並與鳳梨釋迦吉祥物「蜜寶」一同登場,向現場民眾拜年,吸引消費者目光。饒慶鈴強調將持續拓展國際銷售市場,全力打造品牌知名度,讓更多人品嚐鳳梨釋迦獨特好味道。
我國過去曾是日本香蕉市場中市占率最大的國家,但因為關稅相較菲律賓等主要競爭國弱勢、近年因日幣貶值致消費不振等,2024年1月至9月外銷至日本的香蕉只有1278噸、創下近7年來同期新低。有業者分析,除了日幣貶值、關稅外,我國近年因為人口老化、氣候異常等原因導致產量下滑、產期難調節也是原因之一,呼籲農業部應有具體政策協助。
我國過去曾是日本進口香蕉市占率最大的國家,但隨著關稅較競爭國高、日幣貶值等,今年1月至9月外銷至的香蕉只有1278噸、創下近7年來同期新低,有業者分析,我國香蕉因日幣貶值、關稅相較其他競爭國來的高等原因,也因氣候等影響產量,導致香蕉外銷下滑,呼籲農業部應有具體政策協助。
大陸方面日前宣布,34項台灣農產品外銷大陸不再享有免關稅優惠,大陸國安部也宣布破獲台獨網軍「匿名者64」,並公佈當事人姓名和照片。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對此表示,在國民黨執政時期,從來沒有這樣的情形,現在民進黨執政就要負責解決,兩岸應互相合作發展民生經濟,以合作化解很多不必要的爭執。
中國大陸才剛宣布有條件開放台灣文旦柚進口,日昨又突然宣布將自9月25日起,中止台灣的新鮮水果、蔬菜、水產品等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這也是大陸第三波針對ECFA早收清單產品,取消讓利措施,已達總項目(500項)的36%,若賴政府繼續堅持「兩岸互不隸屬」,否認「九二共識」,陸方是否一路走到黑(中止ECFA),在國內引發討論。
中國大陸才剛宣布有條件開放台灣文旦柚進口,日昨又突然宣布將自9月25日起,中止台灣的新鮮水果、蔬菜、水產品等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這也是大陸第三波針對ECFA早收清單產品,取消讓利措施,已達總項目(500項)的36%,若賴政府繼續堅持「兩岸互不隸屬」,否認「九二共識」,陸方是否一路走到黑(中止ECFA),在國內引發討論。
針對大陸宣布取消34項農產品零關稅措施,農業部部長陳駿季表示,根據農業部統計,2023年34項產品輸中的貿易金額約736萬美元,折算因此會增加的關稅約107.5萬美元,整體評估「影響有限,風險在可控管範圍內」。
中國大陸近日宣布,9月25日起停止台灣鮮水果、蔬菜、水產品等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農業部長陳駿季今天強調,中國大陸屢次透過非關稅貿易障礙、片面宣布,影響兩岸貿易,呼籲儘速世界貿易組織(WTO)框架展開協商,才對兩岸貿易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