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通脹的搜尋結果,共224筆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退休人口持續增加,但如何避免「坐吃山空」成為許多退休族的共同課題。公股銀行觀察,不少退休族在財務規劃上出現盲點,常因低估通膨而錯估生活開銷、誤判投資風險、衝動消費或是過度金援子女等,導致超支狀況,甚至侵蝕原本準備好的養老金。
繼稀土對上晶片的管制、互徵船舶徵收港口費後,美中在幾輪談判後進入十月風暴:美方在揚言將中止與中國的食用油及其他商品貿易往來,以作為中國暫停採購美國大豆反制的同時,亦表示若中方不放寬稀土管制,將不排除驅逐在美的全部中國留學生,甚或進一步祭出金融管制。
據央視網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10月14日下午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聽取對當前經濟形勢和下一步經濟工作的意見建議。座談會上,徐奇淵、陳斌開、楊赫、張瑜、李洪鳳、江鑫、周宇翔、葉國富等先後發言。大家認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頂住壓力、穩中有進,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大家還就更好地實施宏觀政策、解決當前突出問題提出了意見建議。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10月3日正式發佈CSMS #66427144號公告,確定自10月14日起,對進入美國港口的中國擁有、運營或建造的船舶,以及所有外國建造的汽車運輸船徵收額外費用。界面新聞引述航運諮詢機構測算,美國的這項舉措將在2026年給全球前十大班輪公司增加32億美元的成本。
全球總體經濟不確定性持續,加密幣市場在5日爆衝,其中比特幣單日上漲超過2%,並突破12.5萬美元新高,以太幣也有超過1%的漲幅,但過去24小時有近12萬人因加密幣價格劇烈波動爆倉(保證金不足,強制平倉),總金額達3.47億美元,專家指出,此次比特幣創高有4結構性利多支撐。
全球股市創高後,外銀普遍對後市維持正面展望,看好美股及亞洲除日本外的股票市場表現,認為聯準會降息預期升溫、AI驅動企業獲利強勁、財政政策寬鬆與貿易緊張緩解等利多,將成為未來6至12個月支撐風險性資產的主要動能。
在德國的許多邦,教師擁有「公務員」身分,因此請病假可以領取全薪。然而,竟有一位女教師以「精神健康問題」為由請病假,一請就請了16年,還爽領超過3500萬元台幣的全薪。近日,當地政府終於開始質疑她的長期缺勤行為,並且要求這名教師去接受健康檢查,卻被她反咬一口告上法院。當地教師工會的主席對此發表譴責,表示「這種行為是對我們同僚的羞辱!」
據觀察者網引述美媒彭博社20日報導,當地時間20日,肯亞財政和經濟計劃部部長約翰·姆巴迪在首都內羅畢接受採訪時表示,肯亞正在與中方進行談判,希望將一筆以美元計價的鐵路貸款轉換為人民幣債務,並延長還款期限,以緩解財政壓力。他聲稱,相關討論預計將很快結束,但未提及具體時間表。
總經與市場觀察:美國7月PPI按月升0.9%,遠高於預期的0.2%,6月為無升跌。以年率計,按年升3.3%,遠高於預期的2.5%,6月為升2.3%。通脹數據達到2021年疫情期間的級數,當時升幅約為0.7至1%。上周五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自4月以來首次意外下降,通膨預期上升,因為對關稅影響的擔憂揮之不去。
美元上周五大幅下跌,因美國7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7.3萬,遠低於經濟學家預期11萬。失業率如預期上升至4.2%,高於6月的4.1%。市場對聯準會今年降息次數的預期迅速升高。
在美元走弱與市場風險情緒轉變的背景下,歐元重新成為市場焦點。美國財政憂慮引發美元重貶後,歐元相對吸引力上升,成為多數外銀長線看好的主要貨幣之一。不過,外銀指出,歐元當前重拾「逐險」屬性,且貿易與經濟下行風險浮現。
香港《穩定幣條例》即將於8月生效。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日前接受《明報》訪問時指出,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在就落實《穩定幣條例》諮詢市場,預計將於本月內發布具體指示,內容涉及反洗錢及其他相關要求。許正宇亦表示,首批穩定幣牌照數目將是個位數,目標今年內可以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