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通訊衛星的搜尋結果,共135

  • 《產業分析》從地面打到天上!遠傳攜Kuiper、中華電憂5G別被擠出軌

    台灣低軌衛星戰火正悄悄點燃!遠傳(4904)與亞馬遜Project Kuiper合作布局LEO通訊服務,搶先啟動28GHz頻譜測試,準備在2027年前實現商轉;中華電(2412)則不讓步,主打已上線的OneWeb服務、布局三軌衛星網絡(GEO/MEO/LEO),強化「海纜斷線也能上網」的備援實力。雙方一邊較勁技術布局,一邊在頻譜使用與干擾議題上隔空交火,讓台灣低軌衛星市場的開放競局提前升溫。

  • 德13.5兆建軍計畫 將大舉採購本土武器

    德13.5兆建軍計畫 將大舉採購本土武器

     新聞網站「政客」報導,德國計畫明年斥資3770億歐元(約新臺幣13.5兆元),大規模籌獲先進陸海空、太空與網路作戰裝備,革新整體防衛戰力,且近半數將由本土廠商負責,鞏固國防產業韌性。

  • 工商社論》台灣太空產業下一哩路 國際現實、產業鴻溝仍待解

    工商社論》台灣太空產業下一哩路 國際現實、產業鴻溝仍待解

     福爾摩沙衛星八號(福衛八號)預計第四季發射,起運典禮上,賴清德總統親臨並命名為「齊柏林衛星」,象徵台灣在太空科技領域的里程碑,總統這番期許,宣示未來要逐步打造Made in Taiwan的衛星產業鏈,而觀察台灣在半導體、資通訊產業的深厚基礎下,尚難在太空產業大展身手,除資金與人才,更重要的是國際現實與產業結構斷層。

  • 《半導體》全訊9月營收翻倍增 Q4產品出貨帶動營運

    全訊(5222)2025年9月合併營收為8867萬元,月增1.04倍,年減13.73%,全訊表示,隨著第四季國防標案出貨,以及海外軍工與微波通訊產品出貨,整體營運可望逐步升溫。

  • AI資料中心放太空 貝佐斯預言「20年內成真」2優勢超強

    AI資料中心放太空 貝佐斯預言「20年內成真」2優勢超強

    美國網購龍頭亞馬遜(Amazon)創辦人貝佐斯周五(3日)在義大利出席論壇活動時發表驚人之語。展望雲端運算與人工智慧(AI)發展快速,對於資料中心的需求與其能源消耗量飛速增加,他認為「資料中心蓋在太空」不僅可行,而且10年到20年內就會出現。

  • 美法軍用衛星聯演  肆應「中」太空威脅

    美法軍用衛星聯演 肆應「中」太空威脅

     新加坡《海峽時報》報導,美國與法國正研擬舉行第2次軍用衛星聯合演訓,想定太空衝突情境,由複數衛星在軌道上執行同步機動操作,進而驗證協調能力,肆應中共發展反衛星能力帶來的太空威脅。

  • 緯創 訂單看到明年

    緯創 訂單看到明年

     緯創(3231)今年以來持續受惠AI伺服器市場的強勁需求拉抬,業績規模持續放大、營運動能亦隨之彈升,公司看好AI後市剛需,手上訂單能見度亦已可看到明年。緯創近日亦拿下國家太空中心(TASA)打造台版星鏈國家級通訊衛星製造產業化平台標案,成為低軌通訊衛星計畫的國家隊之一。

  • 德斥資1.2兆 強化太空防禦

    德斥資1.2兆 強化太空防禦

     德國國防部長佩斯托瑞斯25日宣布,未來5年將投入350億歐元(約新臺幣1.2兆元)強化太空安全等能力,以回應俄「中」持續加劇的太空競爭與威脅。

  • 國家低軌衛星標案 仁寶、緯創搶下

    國家低軌衛星標案 仁寶、緯創搶下

     國家太空中心(TASA)上月展開「通訊衛星製造產業化平台」廠商徵求,9月中標案決標,近日公布結果,決標金額23.57餘億元,由仁寶、緯創拿下,兩家大廠將進入第一階段進行低軌衛星通訊設計。

  • 【美「擴大版太空作戰架構」】傳輸層第1批次衛星升空 強化戰場預警

    【美「擴大版太空作戰架構」】傳輸層第1批次衛星升空 強化戰場預警

     美國太空發展局(SDA)10日委託SpaceX公司「獵鷹9號」火箭,將首批21枚「傳輸層第1批次」(Transport Layer Tranche 1)通訊衛星發射升空,最終將超過150枚衛星陸續送入低軌道,進一步建構由數據傳輸與預警衛星構成的全球衛星網路,強化美軍的戰場通訊、聯合作戰能力。

  • 美新「末日指揮機」首飛  核戰指管能量現代化

    美新「末日指揮機」首飛 核戰指管能量現代化

     軍聞網站「The Aviationist」4日報導,美國空軍新一代「末日指揮機」E-4C已於上月完成首飛,為美軍核戰指管能量現代化邁出重要一步;製造商內華達山脈公司(SNC)將持續進行測評,確保E-4C能發揚先進設備效能,擔任美軍指管體系核心中樞。

  • 星鏈大車拚 陸國營、民企齊射衛星

    星鏈大車拚 陸國營、民企齊射衛星

     自SpaceX啟動「星鏈」計畫以來,低軌衛星已成為中美科技競爭的新焦點。迄今為止,SpaceX已發射超過8000顆星鏈衛星,並計畫最終發射4.2萬顆。而做為追趕者,中國透過中國星網主導的「國網星座」、上海垣信的「千帆星座」以及時空道宇的「吉利星座」等民營力量共同參與,中國版星鏈體系也初具規模。目前,中國在軌通訊衛星數量已突破800顆,占全球約24%。預計未來5年間中國將進入衛星發射高峰期,每年發射超過1800顆以上。

  • 吳誠文:幫年輕人創新應用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12日表示,台灣幫全世界創新,卻沒有為台灣自己創新,「非常可惜」,希望創投業、產業界不只支持國外客戶,也要幫台灣年輕人開創創新應用系統,「這不只資金問題,還有市場的問題。」

  • 昇達科、耀登、鐳洋 低軌衛星錢景旺

    昇達科、耀登、鐳洋 低軌衛星錢景旺

     低軌衛星(LEO)產業在全球寬頻覆蓋、物聯網應用與非地面通訊(NTN)需求推動下,長期成長動能看好,台廠亦積極搶進供應鏈,涵蓋地面終端設備、衛星通訊模組與陣列天線等領域。昇達科(3491)、耀登(3138)及鐳洋(6980)三家業者近期在低軌衛星領域均傳出進展,並同步展開新一波布局,為營運注入新動能。

  • 《興櫃股》夜鷹號首度通聯成功 鐳洋科技挺進低軌衛星商用化階段

    鐳洋科技(6980)今日宣布,由國家太空中心(TASA)委託開發的首顆新創追星先期計畫3U通訊立方衛星「夜鷹號(Nightjar)」已成功與地面站完成雙向通聯,並穩定接收自研通訊酬載訊號,技術成熟度(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 TRL)正式達到第八級(TRL 8),代表鐳洋自主系統已完成實地驗證,具備實際運行與商業化部署的條件。此任務不僅展現鐳洋在低軌通訊領域具備「從地面到太空」的完整垂直整合能力,也象徵台灣本土企業正式進入國際衛星供應鏈。

  • TASA新創追星 搶進衛星產業鏈

    TASA新創追星 搶進衛星產業鏈

     台灣自製第一個光學遙測衛星星系福衛八號第一顆衛星(FS-8A)預計10月升空,太空中心(TASA)30日表示,同航班還有TASA新創追星計畫3顆8U立方衛星「鐘雀1號」、「黑鳶1號」、「信天翁1號」,如驗證成功,未來可應用在寬頻通訊、衛星物聯網、遠洋漁業等,增加台廠搶進國際衛星產業鏈機會。

  • 台灣太空新里程碑!福衛八號領軍 3顆新創衛星10月升空!

    台灣太空新里程碑!福衛八號領軍 3顆新創衛星10月升空!

    國家太空中心(TASA)自製、台灣第一個光學遙測衛星星系福衛八號第一顆衛星(FS-8A)10月升空,同航班的乘客還有TASA新創追星計畫的三顆8U立方衛星「鐘雀1號」、「黑鳶1號」、「信天翁1號」,如驗證成功,未來可應用在寬頻通訊、衛星物聯網、遠洋漁業等面向,增加台廠搶進國際衛星產業鏈的機會。

  • 產業分析-稀土產業動態:中國手握重器 美國另謀新局

    產業分析-稀土產業動態:中國手握重器 美國另謀新局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高科技產業升級加速推進的背景下,稀土元素的戰略地位正持續上升。稀土元素可用於製造永磁材料、發光元件、光學元件、雷射元件、玻璃元件、電池材料及核反應材料;而基於稀土元素的各類元件,更是電動車、無人機、風力發電裝置、通訊衛星、醫療設備、軍工設備與先進工業設備所不可或缺。稀土元素供應鏈的完整性與穩定性,對全球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與供應安全具有高度關聯。

  • 詭異無線電波暴衝!竟是報廢半世紀衛星「死後放電」

    詭異無線電波暴衝!竟是報廢半世紀衛星「死後放電」

    美國太空總署(NASA)一顆早在1967年報廢的通訊衛星「Relay 2」,近日竟被偵測到發出強烈無線電訊號,讓科學家震驚不已。研究團隊一開始以為是來自太空的不明天體,最後才發現,可能是這顆「死衛星」發出的訊號。

  • 福衛八號衛星將導入邊緣運算 國科會:目標95%自製率

    福衛八號星系首顆衛星預計10月發射升空,國科會副主委林法正18日在立法院教文委員會表示,目前相關測試、驗證工作進展非常順利;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也指出,目前開始進行最後校正如望遠鏡等設備,預期8月起運至美國。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