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造王者的搜尋結果,共98筆
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奉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為政治導師,標榜繼承他的路線,高市上台後在政策與用人方面便頗有安倍影子。此次美國總統川普訪日,高市也亟思借助安倍當年與川普的好交情,透過這層關係拉近與川普距離。
美國川普總統已抵達馬來西亞,展開亞洲行程,將於27日到29日訪問日本,與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會談。石破茂之後的美日新局引發各界關注。前駐紐西蘭代表介文汲指出,高市與麻生等派妥協,外界認為在走鋼索、不表看好,對中也有歷史、領土、台灣等問題,難言未來是一片坦途。
高市早苗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後,由其內定的內閣官房長官木原稔公布在高市之外,其餘18位內閣成員名單。高市讓所有與之競爭自民黨總裁的對手都納入內閣,黨內主要派閥也雨露均霑,被視為要展現黨內團結。
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雖有稱鄭當選讓國民黨世代交替、擺脫醬缸,抗綠指數也會拉升 ; 但也有歷屆得票最低,令恐不出黨中央,或其偏深藍的兩岸主張無法獲得認同,還有評論擔心盧秀燕與鄭是否能磨合,甚至出現鄭當主席,盧的2028有懸念等懷疑論皆出檯。平心而論,也挺盧的鄭麗文當選主席,和藍營2028最可能人選盧秀燕,互動關係應會是「盧鄭雙核心」,對黨務與選舉策略來說,反而能產生分進合擊之效。
國民黨主席選舉18日落幕,鄭麗文以6萬5122票勝出,打敗郝龍斌、羅智強、張亞中、卓伯源、蔡志弘等5位候選人。針對鄭麗文勝選,媒體人謝國安表示,他不意外,因為這段時間只要看到國民黨黨員,蠻多人脫口表示支持鄭麗文。
日本公明黨10日退出與自民黨共組的執政聯盟,持續26年的「自公」合作體制告終。日媒分析其中一大原因是,前首相麻生太郎重登自民黨核心決策層,而麻生曾主張「拋棄公明黨」,積極拉攏在野的國民民主黨,導致公明黨對自民黨的不信任感達臨界點。
國民黨主席選舉進入白熱化階段,作為重中之重的兩岸問題,六位候選人多半主張「和陸」,然而九二共識作為和陸良方,如今卻在民進黨長期惡意「抹紅」下,被台灣多數民眾排斥。如何讓藍營同溫層以外的國人重新理解並接受國民黨的兩岸路線,撕去綠營長年以來「親中」標籤的戰術,將是國民黨新主席的當務之急。
國民黨主席選舉將於18日投票,黨中央舉辦的第一場分區政見發表會7日在台中登場,6位候選人均出席。郝龍斌澄清沒有跟朱立倫密室協商,激動喊「要一對一辯論,看誰怯戰!」鄭麗文則說,桶箍要圈所有在野,不能讓藍白不合;羅智強與郝不約而同喊,若沒打贏2026選戰,就辭黨主席。
國民黨主席選舉在即,黨中央今天在台中舉行第一場政見會,蔡志弘表示,他會成為「造王者」,力挺最有希望參選總統的台中市長盧秀燕,讓國民黨2028年重返執政,同時提出「一中內涵」作為美中台3邊的最大公約數,力促兩岸和平。
日本自民黨4日改選總裁(黨主席),經兩輪投票後,前經濟安保大臣高市早苗脫穎而出,擊敗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成為自民黨創黨70年來首位女黨魁,而她也幾乎篤定將在10月15日的臨時國會中被選為下任首相,成為日本憲政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打破政壇「玻璃天花板」。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2022年7月遇刺身亡後,自民黨內右翼逐漸分裂,去年9月底石破茂當選黨總裁(首相),保守派票源持續流失,在野右翼小黨漁翁得利,自民黨在國會眾參兩院皆淪為「少數執政黨」。而4日的總裁改選結果,走安倍路線的高市早苗勝出,代表著自民黨將回歸「保守派政黨」原點,致力召喚選民。
國民黨主席將於10月18日改選,共計6人完成登記參選。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鈕則勳最新分析 認爲,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的歷練最完整,若由郝來當黨魁,維穩的可能性較高。至於中間偏藍的選民,對於「世代交替」則有較高期許,這對前立委鄭麗文、藍委羅智強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27日舉行第二場「國民黨主席大辯論」,也是熱門候選人郝龍斌首度參與辯論;此次辯論火力升級,候選人接連開炮,相當精采;20日僅是小試身手,本次辯論火力全開,10月4日第三場由旺中主辦的黨主席大辯論則將聚焦外界最關注的兩岸議題,主題定為「國民黨主席兩岸大辯論」。
旺中集團27日舉辦國民黨主席辯論會,會中各候選人針對黨務、團結、世代交替以及九二共識等核心議題展開激烈交鋒。
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主辦的「國民黨主席選舉第2場電視辯論會」,今(27日)16時登場,國民黨主席候選人羅智強、鄭麗文、郝龍斌、張亞中、蔡志弘面對面交鋒!此場辯論會在中視新聞台154台、中時新聞網、Youtube中天電視、中天新聞、大新聞大爆卦、頭條開講、庶民大頭家等平台同步播出。
國民黨將於10月18日舉行黨主席改選,共有6位候選人參戰,選情逐步升溫。前立委鄭麗文22日南下台中拜訪地方人脈,並宣布成立「大台中黃埔後援會」,吸引的人潮超乎預期,現場規模甚至有如造勢大會。對此,退役少將栗正傑22日表示,他觀察到不少軍校同學原本對候選人難以抉擇,但最終傾向支持鄭麗文,因為她展現出強烈的戰鬥力與領導力,「像獅子一樣」。
中國國民黨主席選戰開始進入白熱化階段,表面上大家競爭得「如火如荼」,檯面下也傳出許多「密室內定」的消息。
國民黨主席辯論,鄭麗文以組黨外在野大聯盟凸顯可團結不同意見的人為基調,張亞中強調理念價值及兩岸和平進程,羅智強著墨政績與為黨的貢獻外,更想說服黨員立委兼主席能強化戰力;三人都強化優勢期待建構區隔,但面臨縣市長及總統大選的實際政治環境,倘以此聚焦,羅鄭仍技高一籌,明顯勝出張,至於郝龍斌沒來參加,已失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