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連加網路的搜尋結果,共87筆
一、工商企業
LINE Pay連加網路(7722)16日公告重要人事案,該公司服務管理總處執行副總經理張修齊,17日轉任連加電子支付有限公司總經理一職。張修齊將負責連加網路在電子支付業務的布局。
一、工商企業
一、工商企業
第三方支付服務業商業同業公會4日正式成立,共有40家第三方支付企業加入,包括綠界、紅陽、藍新、連加網路(LINE Pay),會後並舉行第一次會員大會,推舉綠界科技總經理劉士維擔任理事長。
中華民國第三方支付服務業商業同業公會籌備會今日舉行第一次會員大會,成立大會由籌備會主任委員也是綠界科技*(6763)總經理劉士維主持。經過嚴格的會員資格審查,在56家能量登錄合格業者中,共計40家企業加入成為創會會員,參與率高達7成以上。
第三方支付業者將於4日共同成立第三方支付服務業商業同業公會,該公會會員將包括綠界科技*(6763)、LINE Pay(7722)、富邦媒(8454)、藍新科技(7739)、紅陽科技(7745)等40家業者。目前台灣第三方支付業者至少有上萬家的廠商,但參與數發部登錄者不到60家。而第三方支付服務商業同業公會會員多達40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電子支付近來話題不斷,先是一卡通今年底將徹底移出LINE Pay,隨即街口支付爆出成立以來最大停用潮,再到LINE Pay取得金管會核准進軍電子支付,一連串的變化,讓台灣電支市場有了洗牌的可能,尤其市占率前兩大的業者正逢多事之秋,給了後進超車機會,未來電支市場恐怕「驚喜」不斷。
金管會17日許可第三方支付業者連加網路(LINE Pay)申請設立全資子公司「連加電子支付」(LINE Pay Money)專營電子支付業務,依規定應在許可後半年內向金管會申請營業執照,核發執照後半年內開業,屆時LINE Pay Money將成為第10家專營電支機構。
金管會17日許可連加網路商業公司(LINE Pay)申請設立專營電子支付機構(公司名稱為連加電子支付公司,簡稱LINE Pay Money)、經營電子支付機構業務,原本LINE Pay與一卡通「iPASS MONEY」將於今年底正式分手、終止合作,LINE Pay Money申設經許可後6個月內,即明年1月17日前要向金管會申請核發執照,並最晚於明年7月17日開始營業。
電子支付市場好戲不斷,金管會17日核發連加網路(LINE Pay)電子支付機構業務許可函,LINE Pay將從第三方支付升格成為國內第10家專營電支業者,最晚2026年中上線。由於LINE Pay具備LINE生態系優勢,預料用戶成長後發先至,直取電支龍頭大位。
大魔王來了!連加網路LINE Pay 17日獲得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發經營電子支付機構業務許可函;將設立全資子公司「連加電子支付公司」經營電子支付業務,預計於獲得營業執照後提供服務,由於LINE Pay屬LINE生態系一員,此舉可能改寫台灣電子支付版圖,目前「寄生」在LINE裡的一卡通將最受衝擊。
連加網路LINE Pay(7722)今日獲得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發經營電子支付機構業務許可函,將設立全資子公司「連加電子支付公司」經營電子支付業務,預計於獲得營業執照後提供服務。
第三方支付業者LINE Pay連加網路正與主管機關提出申請電支業務執照,盼能於今年獲得許可展開電支營運。為此,一卡通iPASS MONEY與LINE Pay擬於2025年12月31日終止合作,所有原先在LINE Pay錢包中的iPASS MONEY功能,包含生活繳費、儲值、提領、好友轉帳、付款等,都將於2026年1月1日起轉移至「一卡通iPASS MONEY」 APP,而商戶自7月3日起可到一卡通官網「商家專區」註冊。
臺灣證券交易所表示,依據「有價證券得為融資融券標準」第2條規定辦理上市有價證券得為融資融券審查,連加網路LINEPAY(7722)自去(113)年12月5日上市至今已滿6個月,且符合前開標準之規定,爰公告自6月12日(明日)起得為融資融券交易,正式開放信用交易。
第三方支付業者LINE Pay連加網路(7722)在29日舉行年度股東常會,董事長丁雄注表示,2025年將持續「深化國內市場」並「拓展海外市場」,因此採取保守的股利政策,對於公司未來的成長潛力深具信心,將致力打造全球行銷生態圈。
第三方支付業者LINE Pay連加網路(7722)20日表示,已向主管機關提出電子支付執照申請,目前一切進行順利,希望今年內可取得電子支付執照。屆時該公司會提供錢包等功能,鎖定沒有信用卡的族群。
根據金管會統計,至今年3月底,國內電子支付總使用人數上升至3,176萬人,單月新增約40萬人,代收付、小額匯兌轉帳、收受儲值款項等三大主要業務均增加,其中代收付金額約186.7億元、月增12.06%且年增2成以上;辦理國內外小額匯兌金額約183.6億元,月增11.61%及年增21.83%;收受儲值款項金額約302.6億元,月增6.44%且年增3.31%。
金管會每年第一季會針對第三方支付業者進行代收付日均餘額進行調查,以確認是否有業者符合升格電子支付的標準。8日公告指出,去年度10億元以上、未滿20億元之重點觀察業者則共有6家,相較於前年底減少1家,其中,拍付國際(Pi錢包)和優食台灣(Uber Eats)都摔出10億元規模之外,新增樂購蝦皮列入名單中。
金管會每年第一季會針對第三方支付業者進行代收付日均餘額進行調查,以確認是否有業者符合升格電子支付的標準。8日公告指出,去年度10億元以上、未滿20億元之重點觀察業者則共有6家,相較於前年底減少1家,其中,拍付國際(Pi錢包)和優食台灣(Uber Eats)都摔出10億元規模之外,新增樂購蝦皮列入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