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道路交通事故的搜尋結果,共147筆
宜蘭縣警察局6日赴縣議會業務報告,民進黨議員呂惠卿質詢指出,日前宜蘭縣發生1起車禍,現場遺留部分車損零件,導致翌日有其他用路人行經時輪胎受損。該民眾事後竟能聯繫到車禍當事人要求賠償,呂批警方疑似洩漏個資,恐引發後續糾紛。警方澄清表示,報案人是依「事故聯單」聯繫對方,全案依規定辦理。
為展現對行人交通安全之重視,落實行人通行權益之保障,桃園市警察局平鎮分局自今年11月1日起至11月30日止,將依據轄區交通特性,針對易肇事及違規熱點路口,縝密規劃專案勤務,強化取締「車輛不禮讓行人」、「行人違規」等違規行為,以具體執法行動,彰顯維護行人安全之決心。
連接性可以使駕駛汽車更安全、更方便、更有效率。因此,在歐洲生產超過200萬輛配備Car2X的Volkswagen車型是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一步。透過Car2X聯網的車輛使用本地群體智能原理,可以相互通信,也可以與本地交通基礎設施即時通信。在危急情況下,交通危險警報輔助系統可以在數位駕駛艙中向車輛乘員顯示警告訊息。該系統適用於許多Volkswagen車型,部分作為標準配置,部分作為可選設備。
新竹市中華路與民權路口上月發生死亡車禍,民進黨新竹市議員鄭美娟與相關單位會勘,建議調整號誌且一併檢討類似路口,並呼籲市府盡速研議並落實;對此,市府回應,道路交通安全委員會勘後將提報改善方案,另中華路一到三段改善已獲核定,盼全面提升交通安全。
為了持續提升車輛安全標準,提供消費者更透明、客觀的車輛安全資訊,交通部去年公布「臺灣新車安全評等規章第二版」,除了提高評價標準也納入如「盲點輔助系統」等新的評等項目,同時也為因應日益普及的電動車趨勢,新增電動車碰撞後的觸電保護評等。
為了持續提升車輛安全標準,提供消費者更透明、客觀的車輛安全資訊,交通部去年公布「臺灣新車安全評等規章第二版」,除了提高評價標準也納入如「盲點輔助系統」等新的評等項目,同時也為因應日益普及的電動車趨勢,新增電動車碰撞後的觸電保護評等。
為提升國內車輛安全性並降低交通事故傷亡率,交通部積極推動「台灣新車安全評等計畫(TNCAP)」,於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舉辦「灣新車安全評等第二版見證活動」,由指導單位交通部伍勝園政務次長主持,本次活動亦廣邀產、官、學、研及媒體代表共同參與見證,強化納入與台灣交通環境相關的2項在地化評等項目,目標TNCAP能更貼近國人的用路環境與事故樣態及民眾安全需求。
為提升國內車輛安全性並降低交通事故傷亡率,交通部積極推動「台灣新車安全評等計畫(TNCAP)」,「台灣新車安全評等第二版見證活動」28日於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登場,與會者見證兩項國內常見的道路交通事故情境試驗,見證交通部推動台灣新車安全評等制度的成果。
為提升國內車輛安全性,並降低交通事故傷亡率,交通部積極推動「台灣新車安全評等計畫(TNCAP)」,28日在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舉辦台灣新車安全評等第二版見證活動。交通部表示,秉持「以人為本、安全至上」的施政理念,建立符合國際NCAP標準的TNCAP制度,讓台灣成為國際第13個NCAP國家組織。
為提升國內車輛安全性並降低交通事故傷亡率,交通部積極推動「台灣新車安全評等計畫(TNCAP)」,「台灣新車安全評等第二版見證活動」今日於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登場,交通部期望藉此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也帶動我國整體車輛產業朝「更安全、更智慧、更在地化」的方向發展。
台北市文山區羅斯福路六段今(27)日發生一起因「禮讓行人」衍生的連環車禍。一輛由林姓男子(69歲)駕駛的自小客車,在路口左轉時因禮讓行人而暫停,不料卻遭後方直行的陳姓男子(64歲)所騎乘的普通重機車從右後側撞上,機車倒地後又波及後方另一名沈姓男子(34歲)騎乘的機車,造成2名騎士輕微擦傷,幸送醫後無大礙。警方對3人實施酒測,酒測值均為0,詳細肇事責任仍有待進一步調查釐清。
10月24日至26日光復節連續假期,各地預期湧現返鄉、休閒旅遊的人車潮,為維護交通順暢與民眾行車安全,警政署已責請各警察機關加強整備,就觀光活動、遊憩景點、國道及匝道平面道路易壅塞路段或人車聚集場所,期前會勘並妥適規劃交通疏導勤務,配合交通主管機關疏導管制措施,加強突發路況處置,避免造成交通壅塞及民眾擁擠情形。
交通部今公布1至7月交通事故統計,全台發生22.9萬件事故,造成1579人死亡,其中以台南市193人最多、高雄市173人次之,行人部分以台中市37人最多,新北市23人次之。分析事故死亡族群,仍以機車事故死亡947人最多,其次為高齡死亡663人。
9月是全國交通安全月,超速與搶快是導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新北市交通局在轄內100處重點橋梁、易肇事路段及路口設置「不超速、不搶快、保持安全距離」標誌告示牌,透過多元宣導呼籲所有用路人,以降低事故發生率,守護市民生命安全,共同營造安全友善的交通環境。
9月是全國交通安全月,超速與搶快是導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新北市交通局在轄內100處重點橋梁、易肇事路段及路口設置「不超速、不搶快、保持安全距離」標誌告示牌,透過多元宣導呼籲所有用路人,以降低事故發生率,守護市民生命安全,共同營造安全友善的交通環境。
男子阿國(化名)因停放路邊的自小客車遭他車擦撞,卻被警方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62條開罰1000元,理由是「肇事後未依規定處置」。阿國認為他當時根本沒有駕駛車輛,僅是車主卻被誤罰,憤而提起行政訴訟。法院審理後認定,阿國確實不是「駕駛人或肇事人」,並未觸法,最終判決撤銷裁處。
台灣交通曾被外媒《CNN》形容為行人地獄,如今又有德國媒體報導點名台灣多項交通問題,更指每年道路交通死亡人數比911恐怖攻擊死亡人數多,稱台灣道路是已開發國家中最危險道路之一,行人每次出門都像是場生死遊戲。交通部回應,數據仍有改善空間,但近年已有向好的方向改變,感謝外媒提醒,會加速降低道安交通事件。
婦人小萱(化名)某日上午8時許騎機車途中,突然一隻寵物犬衝出馬路,因閃避不及,不幸摔倒導致多處重傷,送醫急救仍因創傷性休克,合併中樞神經及呼吸衰竭宣告死亡。事故發生後,警方調查發現,肇事犬隻由婦人小彤飼養,徐後依法送辦,檢方依過失致死罪嫌起訴。
有民眾24日在Threads抱怨,姐妹一家人北上經宜蘭蘇澳南聖湖加油站時,進入自動洗車隧道竟發生離譜意外,洗車機器突然「蹦」一聲,直接撞碎前檔玻璃,碎片還掉到駕駛腳邊,一家四口嚇壞。所幸無人受傷,但站長到場卻態度惡劣,還一口咬定「是你們沒打N檔」,讓當事人怒批「人都不在現場,怎能先指責別人」。
新竹市經國路是市區重要外環道路,也是民富國小周邊接送動線要道,但民眾反映經國磐石路口號誌不明確,家長接送學生時,常需違規左轉或冒險迴轉,建議市府重新檢討該路口設計;市府表示正在發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