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道路坑洞的搜尋結果,共46

  • 苑裡國小通學步道改善 工程啟動提升安全友善環境

    苑裡國小通學步道改善 工程啟動提升安全友善環境

    苗栗縣苑裡鎮苑裡國小通學步道改善工程,獲內政部國土署補助750萬元,預計明年2月完工。工程將改善校前步道不平整、坑洞、照明不足及通行不便,規畫人行道約1,290平方公尺、道路950平方公尺,增設5盞照明燈具,保障408位學生上下學安全,並提供便利公共通行空間。

  • 桃園蘆竹婦人騎車遇坑洞 慘摔落1米深邊坡

    桃園蘆竹婦人騎車遇坑洞 慘摔落1米深邊坡

    桃園市蘆竹區驚見道路坑洞,昨天(17)日上午11時許,66歲婦人騎車載著27歲乘客,行經南竹路四段137巷口時,因道路坑洞影響行車方向,導致2人摔落道路旁低地處,落差約1公尺深的樹叢雜草土堆,所幸僅輕傷,救護人員到場協助送醫後無大礙。

  • 台中國賠案 公共設施逾7成

    台中國賠案 公共設施逾7成

     台中市今年上半年共受理99件國家賠償案件,市議員陳雅惠表示,69件與公共設施管理不善有關,占比超過7成,主要集中在「道路排水設施」17件、「路樹」16件及「坑洞」14件,痛斥市府維護基礎道路漏洞百出。建設局指出,受理國家賠償案件逐年下降,今年迄今僅成立6件。

  • 嘉邑行善團 義行不輟一甲子

    嘉邑行善團 義行不輟一甲子

     創立於1965年的嘉義市嘉邑行善團,8月31日舉行感恩餐會,表揚造橋鋪路多年的資深幹部和義工,嘉義市長黃敏惠形容嘉邑行善團是最珍貴的社會資產,讓「行善」成為最溫暖力量。一家三代都是義工的劉金枝說,20多年來參與造橋鋪路,即使年過70好幾,也不覺得辛苦,內心很滿足。

  • 嘉邑行善團60周年 慈善義工三代同心造橋鋪路

    嘉邑行善團60周年 慈善義工三代同心造橋鋪路

    嘉義市嘉邑行善團成立60年,今(31日)舉辦慶祝大會,並表揚多位資深義工、創團元老,這些義工、團員多年來陪著行善團一步一腳印,把愛心送到最需要的角落,一家三代參與造橋鋪路20多年的劉金枝說,孫子從5、6歲一起當行善團義工,現已經是研究生,全家樂於奉獻,雖然有時要頂著烈日流汗工作,但她心裡很滿足,從來不覺得辛苦。

  • 提升決策力 盧率隊上AI首長班

    提升決策力 盧率隊上AI首長班

     台中市政府29日舉辦「生成式AI首長班」,市長盧秀燕率市府各局處一級主管樂當一日學生。盧秀燕表示,台中不僅積極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更率先舉辦「生成式AI首長班」,讓市府高階主管全面掌握AI趨勢,提升決策力與治理能量,有助市政發展。

  • 提升治理能量   台中首創「AI首長班」 盧秀燕帶頭學習

    提升治理能量 台中首創「AI首長班」 盧秀燕帶頭學習

    AI不只在產業掀起浪潮,也正改變政府施政模式。台中市政府積極導入AI應用,29日舉辦「生成式AI首長班」,由市長盧秀燕率市府各局處一級主管共同學習。盧秀燕表示,台中是全台最重視數位發展的地方政府,不僅積極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更率先舉辦「生成式AI首長班」,讓市府高階主管能全面掌握AI趨勢,提升決策力與治理能量。

  • 高屏道路坑洞多 行車像障礙賽

    高屏道路坑洞多 行車像障礙賽

     南台灣遭逢連日豪雨,山區道路多處坍方受損,就連市區馬路也出現大小破損,讓民眾上路形同參與「障礙賽」,近日已傳多起摔車事故,高雄市楠梓區大型坑洞則害多車爆胎,屏東市區也有坑洞被民眾戲稱「愈補愈大洞」,讓工務團隊疲於修補,民代呼籲平時就應落實維護,搭配智慧巡檢設備,避免重複修補讓道路多處「補丁」影響平整度。

  • 屏東民生路「坑洞愈補愈大」 將編1800萬全面刨鋪比照省道規格

    屏東民生路「坑洞愈補愈大」 將編1800萬全面刨鋪比照省道規格

    連日豪雨導致屏東市道路出現不少坑洞,當中以廣東路至和生路一段的民生路段最為嚴重,除約有20處大小坑洞外,最大坑洞直徑還達30公分,屏東市公所雖趁雨勢歇緩時用瀝青冷料包補洞救急,但效果不彰,甚至還出現小石子遭車輾飛遍布路面,民代憂可能對機車騎士造成危險,為此,市公所決定編列1800萬元預算將該路段比照省道規格全面刨鋪,也就是向下刨鋪10公分施作,若預算順利審過,最快年底施工。

  • 高雄伯開車誤闖施工區 車輪慘陷1.5公尺坑洞卡住

    高雄伯開車誤闖施工區 車輪慘陷1.5公尺坑洞卡住

    高雄岡山區今(2)日中午12時許發生意外,蘇姓男子開自小客車不慎陷入施工中坑洞,深度達1.5公尺,他受到驚嚇,所幸無人受傷,警方到場後立刻協助封鎖現場、指揮交通;該處為高市水利局委請廠商施工,正處混凝土車澆置期間,蘇男要去旁邊的汽車維修廠,請現場義交人員開放旁邊的5公尺空間通行,結果蘇男通過時因下雨視線不良,輪胎直接陷入坑洞。

  • 高雄 防雨季路塌 林欽榮視察透地雷達檢測

    高雄 防雨季路塌 林欽榮視察透地雷達檢測

     為提前因應雨季來臨,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9日親赴三民區自立一路視察透地雷達檢測作業及道路刨鋪工程,也強調透地雷達啟用3年,已完成282公里測線長度、發現283處孔洞,有效提升道路品質並確保用路安全。但民代則認為執行效率有待加強。

  • 防雨季道路掏空 林欽榮視察高市透地雷達檢測作業

    防雨季道路掏空 林欽榮視察高市透地雷達檢測作業

    為提升道路品質並確保用路安全,高市府自2022年起運用透地雷達技術檢測道路底層結構,可及早發現並修復潛在性孔洞,至今已累計完成約282公里測線長度,並提前發現283處孔洞,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9日親赴三民區自立一路視察透地雷達檢測作業及道路刨鋪工程,提早因應雨季造成道路掏空及突發性坑洞的問題。

  • 智慧台中成果閃耀 數位+淨零打造台中幸福城名揚國際

    智慧台中成果閃耀 數位+淨零打造台中幸福城名揚國際

    2025智慧城市展於3月18日至21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圓滿落幕,今年度台中市政府以「幸福台中 智慧升級」為主軸,展出智慧治理、智慧交通、智慧環境、智慧生活四大主題,運用AI、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展現數位轉型與淨零發展成果。期間吸引美國、日本、法國、德國、西班牙、土耳其、斯洛維尼亞等7國政府官員與產學研代表來訪交流,展會4天共計吸引近15萬人次參觀,再創歷史新高,充分展現台中智慧城市發展的國際競爭力。

  • 智慧台中再升級  鄭照新:AI推轉型為下一代打造幸福城市

    智慧台中再升級 鄭照新:AI推轉型為下一代打造幸福城市

    2025智慧城市展於3月18日起至21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精彩登場,台中市政府20日舉辦「智慧台中成果發表會」,由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率市府團隊向國內外分享台中推動數位轉型、淨零發展的卓越成果及對未來智慧城市的願景。鄭照新指出,台中市政府今年以「幸福台中,智慧升級」為主軸,現場展示多項智慧應用都是為了追求幸福、智慧的生活,透過AI及大數據,打造陽光、健康、透明、便利、永續的城市,為下一代的幸福鋪上康莊大道。

  • 桃園科技園區道路坑洞多積水嚴重 民怨停車空間不完善

    桃園科技園區道路坑洞多積水嚴重 民怨停車空間不完善

    桃園科技工業園區位於桃園市西部地區, 多精密機電工業、半導體工業、運輸倉儲物流業等,常有重車進出園區。於園區上班的民眾抱怨,園區內停車空間嚴重不足、路面多處坑洞損壞嚴重,分隔島綠植也無人修剪,且台61橋下涵洞遇雨積水嚴重,園區內亂象多權責單位複雜反應困難。桃園市產業園區聯合服務中心表示,因去年承包廠商施工品質較差導致綠植修剪不完善等問題,目前已規畫改善。

  • 苗栗縣道養護有成 交工處獲交通部「金路獎」雙績優

    苗栗縣道養護有成 交工處獲交通部「金路獎」雙績優

    苗栗縣全縣縣道共有11條,長252公里、鄉道119條共773公里,並含1,482座車行橋梁,平日均由縣府交工處攜手民間優良廠共同維護。近日,縣府交工處度榮獲交通部「第25屆金路獎」、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新創產品及服務採購獎貳獎及特別獎」及公共工程委員會「工程施工查核小組年度績效優等」等佳績,苗栗縣長鍾東錦18日頒獎表揚交工處及各優良廠商,期望公私合力繼續維護縣內道路品質。

  • 春節道路維護不中斷 報馬仔全年無休24小時待命

    春節道路維護不中斷 報馬仔全年無休24小時待命

    為使民眾享有良好舒適的道路品質,新北市政府春節期間持續巡查維護轄區內道路,各區公所一同加入為民服務的行列,同時智慧道路管理中心亦全天候專人進駐服務,不因春節假期而鬆懈。

  • 楊梅新明街告別坑洞!841萬元改善路面 居民不再夜夜難眠

    楊梅新明街告別坑洞!841萬元改善路面 居民不再夜夜難眠

    桃園市楊梅區富豐里新明街為通往富岡地區及新竹湖口的重要道路之一,過去因道路坑洞多、路面不平整,富豐里長徐石全表示,里民經常反映因路面凹洞多,夜間車輛行經導致噪音擾民。國民黨籍議員周玉琴辦會勘,要求桃園市養工處道路加封及標誌標線繪設工程。養工處回應,桃109新明街道路區塊刨鋪改善案,經費為逾841萬元,長度共3101公尺。

  • 苗縣1999熱線去年接逾1.3萬通諮詢 社會福利最熱門

    苗縣1999熱線去年接逾1.3萬通諮詢 社會福利最熱門

    苗栗縣長鍾東錦上任以後加強為民服務,特別強化縣民當家熱線1999馬上辦功能,去年一整年1999熱線共接獲來電總話量為1萬3,737通,接聽數為1萬3,627通,諮詢、轉接服務案件計1萬2,072件,其中,縣民最常來電詢問的前3名包括社會福利業務、免費法律扶助諮詢資訊以及公用事業業務等相關資訊等,鍾東錦並期望持續加強熱線服務,讓縣民能夠一通電話就能搞定。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