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選舉人票的搜尋結果,共219筆
由德州共和黨眾議員阿靈頓於2025年5月提出的「大而美法案」得到美國總統川普的大力支持,於7月3日以218:214險勝通過,川普於7月4日下午簽署生效,預計2034年前增加5兆美元國債上限。此法案引發全球首富馬斯克與川普公開交惡,馬斯克在社群平台X宣布創建「美國黨」(America Party),揚言挑戰美國兩黨制霸權。他聲稱此黨於7月4日獨立紀念日成立,欲「將自由還給人民」,引發全球熱議。這場似真似假的政治風暴,究竟是改革火種,抑或借機炒作的鬧劇?其動機、現實挑戰與影響值得探究。
由德州共和黨眾議員阿靈頓(Jodey Arrington)於2025年5月提出的「大而美法案」得到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大力支持,於7月3日以218:214險勝通過,川普於7月4日下午簽署生效,預計2034年前增加5兆美元國債上限。此法案引發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與川普公開交惡,馬斯克在社群平台X宣布創建「美國黨」(America Party),揚言挑戰美國兩黨制霸權。他聲稱此黨於7月4日獨立紀念日成立,欲「將自由還給人民」,引發全球熱議。這場似真似假的政治風暴,究竟是改革火種,抑或借機炒作的鬧劇?其動機、現實挑戰與影響值得探究。
川普去年勝選後,曾得意地挖苦拜登說:「如果我是總統,就不會發生俄烏戰爭…。不過沒關係,我上任後會在24小時內解決」。結果,川普上任已5個月,俄烏及以哈二戰未決,他還間接地「加碼」促成了以色列與伊朗開戰,甚至考慮讓美國加入。
川普去年勝選後,曾得意地挖苦拜登說:「如果我是總統,就不會發生俄烏戰爭…。不過沒關係,我上任後會在24小時內解決」。結果,川普上任已經5個月了,俄烏及以哈二戰未決,他還間接地「加碼」促成了以色列與伊朗開戰,甚至考慮讓美國加入。
川普(Donald J. Trump)擔任美國總統六星期後,他在美東時間週二晚間向國會和全國發表講話,這是一場有史以來最長的國會演講,他概述了未來四年的目標,以及他認為已經達到的成就。但是他的說法正確嗎?只有墨西哥交出販毒集團老大符合事實,其他都充滿誤導與錯誤。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正準備在新白宮的第一天簽署超過100項行政命令,這些命令將形成一場邊境、移民等政策的震撼行動。川普曾表示,他幻想就職當天,他可以在國會大廈設置一張「小桌子」,坐在那裡快速簽署他的行政命令。川普也明示在上任第一天,將特赦襲擊美國國會大廈的罪犯。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國際事務評論員瑞齊門(Gideon Rachman)13日發表題為〈川普恐將把美國變成流氓國家〉專文,總結了美國候任總統和包括馬斯克等親友,在上任前兩周發出的諸多驚世駭俗之言,認為不可等閒視之。「交易大師」川普是逃避問題的專家、全球右派民粹魅力人格的典範,爭議性的言行早就罄竹難書。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國際事務評論員瑞齊門(Gideon Rachman)13日發表題為〈川普恐將把美國變成流氓國家〉專文,總結了美國候任總統和包括馬斯克(Elon Musk)等親友,在上任前兩週發出的諸多驚世駭俗之言,認為不可等閒視之。「交易大師」川普是逃避問題的專家、全球右派民粹力量擁有魅力人格(charisma)的典範,爭議性的言行早就罄竹難書。
川普勝選已如預期,但揭曉的5個多數(選舉票、選舉人票、參議院、眾議院、州長)大勝,實出人意外。冷戰結束後數次共和黨勝選,都仰仗選舉人票制度,使民主黨自由派人士將敗選歸咎於美國落後的選舉制度,怨聲載道不承認自己理念出了問題。這次民主黨不但得服輸,而且黨內甚至整個自由派思想界都會出現大震蕩。未來將有人轉向保守主義,也會有人變得更加「左」傾激進。雖然民主黨與自由派將在川普大選後進入蕭條期,但仔細看搖擺州與全國票數,紅藍其實差距還是非常有限,美國仍舊是50% vs. 50%的社會,帶給全世界比新冠疫情、俄烏戰爭更深遠的影響。
2017年以來,美國行政部門、國會、智庫界對華戰略鷹派的涉台言論和行為,是觀察美國「全政府」對華政策和涉台政策變化的一個重要視角。較為全面地認識美國戰略鷹派的台灣觀念、政策主張以及思維方式,把握它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和考慮,有助於大陸從更加多元的角度分析評估美國對台政策的面貌和發展走向。
川普2.0時期的台海政策既有確定性,也有不確定性。確定性由美國對華戰略目標決定,在全面遏制中國、防止中國具有挑戰美國全球霸權的目標指引下,川普2.0時期的台海政策將繼續「以台製華」,在地緣戰略影響力、關鍵科技和意識形態3個領域對華打「台灣牌」。不確定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川普政府內「國安強硬派」、「讓美國更偉大派」、「現實主義派」和「意識形態派」之間互相博弈,由川普充當最終的「裁判」,這會影響其台海政策的走向;二是川普政府有可能改變當前對華「威懾」與「再保證」嚴重失衡的情況,一定程度上改變美國深陷台海安全困境的局面。文章內容如下:
美國國會6日完成川普當選總統的認證,而明年才任滿的聯準會(Fed)監管副主席巴爾 (Michael Barr),也在同一天宣布提前辭職。巴爾此舉應是為了避免未來與川普政府起法律衝突,卻也給川普提前插手Fed做人事布局的機會。
美國國會6日快速完成準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選舉人團票認證程序,確認川普獲得足夠選舉人票,因此,川普將於兩週後依法重返白宮。然而,川普團隊要求法院推遲封口費案的量刑程序,理由是川普的上訴程序尚未完成,但遭到法官拒絕。
美國會參眾兩院將於6日召開聯席會議,統計並對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各州選舉人團計票結果予以認證,確認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勝選結果。不過,4年前的同一天,發生了國會暴力事件,美國總統拜登在5日《華盛頓郵報》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中回憶了2021年1月6日國會山莊暴力事件,他強調,「不能忘記這一日」,「我們應該承諾,每年都記得2021年1月6日。」
川普(Donald Trump)能夠再次當選美國總統,有一部分要歸功於他的大量狂熱支持者,但是他是否要完全赦免4年前的1 月 6 日國會山莊暴亂事件的支持者,他的態度變得保守。
美國《時代》雜誌9日公布2024「年度風雲人物」10人決選名單,預計美東時間周四(12日)揭曉今年頭銜得主。今年入圍者包括政治人物、財經政務官、王室名人、億萬富翁、輿論領袖,6男4女,最顯眼也最具爭議的莫過於即將回鍋白宮的前總統川普,他在2016年首度當選總統時就成為《時代》該年度風雲人物。《時代》編輯群在揭曉得主前夕把名單縮為5人,川普仍在榜內,其餘4位也是年度熱門人物。
2024美國大選落幕,結果讓人滿地找眼珠子。不僅選舉人票差了一段,民主黨賀錦麗的普選票數也輸給川普。共和黨再次掌控參眾兩院、完全執政,四年後徹底復仇,川普成為繼雷根之後人氣最高的共和黨籍美國總統。
美國正在發生一場自南北戰爭以來最大的思想和權力分配的變革。川普經過艱辛地鬥爭後,贏得第二個任期四年的總統職位,正在發起一場對根深柢固的建制派的非戰爭性的,類似五十多年前發生在中國的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奪權。能否在他任內成功?或者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又將如何影響美國未來?
美國正在發生一場自南北戰爭以來最大的思想和權力分配的變革。川普經過艱辛地鬥爭後,贏得第二個任期四年的總統職位,正在發起一場對根深柢固的建制派的非戰爭性的,類似五十多年前發生在中國的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奪權。能否在他任內成功?或者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又將如何影響美國未來?
4年前美國大選,川普以選舉人票232:306輸給拜登,選民票則是7421萬:8126萬,以705萬票落敗,表明他的執政是以失敗告終。這回他以選舉人票312:226勝出,選民票比賀錦麗多出268萬票。但值得注意,這次川普得到的選民票7643萬張比2020年多222萬張,而賀錦麗得票7375萬卻比上次拜登得票少751萬票,足見拜登與賀錦麗的執政未獲多數選民青睞,許多原先的支持者拒絕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