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鄭愁予的搜尋結果,共27筆
二十年前,我和妻子漫行過一次旅程─奧之細道。綠森林,水明澈,日本北陵如是靜美的風景;三百年前,詩哲:松尾芭蕉走過。
1975年民歌之父楊弦在中山堂舉辦現代民謠創作演唱會,從此為現代民歌揭開序幕,今年適逢民歌五十年,「2025中山堂廣場音樂節」將以「來一場穿越時光的民歌旅行」為主題,在9月27、28日連續兩晚帶來民歌之夜。還邀請多組經典民歌手,包含葉佳修、丁曉雯、于冠華等人,以及新生代音樂人李友廷、魏嘉瑩、小V郁采真等人,一起傳承民歌精神。
堤岸旁楓樹秋紅少年習詩借之筆名初讀里爾克而後迷戀般中譯德文決定寓詩,筆名:楓堤
紐約市星光耀眼的訂婚宴
「可愛的土地到處都是,花朵逢春開放,草長如茵,又甦生了!到處都現永恆,遠方啊總是碧空!永恆……永恆……」
二○○四年十月應美國波士頓西蒙學院(Smmon College)Afaa教授(中文名:魏雅風)之邀,參加「中國詩歌研討會」,同行者尚有詩人故友余光中、鄭愁予、馬悅然等三位先生,會後愁予先生欲盡地主之誼。深秋午後,開車往中國城餐敘,我們三位尚有愁予夫人梅芳女士同行,席間愁予先生把金門高粱以礦泉水之名,偷渡上沒有酒類招牌的餐館,因酒香濃醇遠播,被餐館老闆發現的趣事。
春暖三月天,意外在台北圓山捷運站巧遇若曦大姊,兩位女士簇擁著她,刷票卡,滑行長梯下樓,我呼喚,她怔然似聽若無,一下子隔開距離……應是外出返回近處的老人公寓。
十幾歲時讀鄭愁予的詩。我每一回想那個壓抑的年代,便感到有如被泥沼淹沒般的汙穢和不得喘息,各種教條制度對年輕人身心制約的折磨、特別是對嚮往自由藝術的年輕心靈,形成巨大的窒礙和壓迫。而當時那批戰後餘生的詩人們,與西方現代主義呼應的詩作,以及為數不多的當代文學雜誌,及時為年輕苦悶的生命注入一道汨汨的清泉。
少年時代初讀詩,瘂弦:《深淵》、鄭愁予:《夢土上》;印記如是的,不容遺忘。
西方馬首vs.東方龍頭
「我達達的馬蹄」,已成絕響!以經典詩作〈錯誤〉聞名的台灣詩人鄭愁予,日前辭世,享耆壽91歲。文化部長李遠表示,鄭愁予為台灣文壇重要詩人之一,其作品廣為傳唱,影響深遠,對其表達哀思與追悼。
惠中寺2025「未來與希望」系列講座倒數第2場,迎來民歌傳奇齊豫與李建復攜手開講。金韻獎及民謠風雙料冠軍齊豫以〈橄欖樹〉〈夢田〉等天籟之音著稱;李建復則以傳唱數十年的〈龍的傳人〉深植人心。兩人以別開生面輕鬆說唱方式,引領聽眾重返民歌黃金年代,全場笑聲、歌聲及掌聲不斷。講座吸引1,150人到場聆聽,網路觸及人數高達15,000人,齊豫與李建復二人魅力果然不同凡響。
近日失去了一位好友,為什麼總要等到失去以後,才察覺與他的交情是這麼的深刻而真摯呢?
「我達達的馬蹄,是個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鄭愁予〈錯誤〉
酒,星子,和天涯-悼鄭愁予
以經典詩作〈錯誤〉聞名的台灣詩人鄭愁予美國時間6月13日辭世,「我達達的馬蹄」,已成絕響。文化部長李遠今日表示,鄭愁予為台灣文壇重要詩人之一,其作品廣為傳唱,影響深遠,對其辭世表達哀思與追悼。
著名詩人、東海大學文學院前榮譽講座教授鄭愁予辭世,享壽九十一歲。東海大學全體師生深感哀痛,並向詩人家屬致上最誠摯的慰問與敬意。〈錯誤〉一詩膾炙人口,成為華語現代詩經典,鄭愁予不僅以詩作影響數代人心,也長年駐足東海,深耕文學教育。
達達馬蹄遠揚。以〈錯誤〉一詩聲名大噪的詩人鄭愁予,於美國時間6月13日凌晨4時辭世,享耆壽91歲。消息一出,不少藝文界人士在社群平台發文哀悼,並引用鄭愁予詩句「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表達對他的緬懷。
本名鄭文韜的詩人鄭愁予以《錯誤》一詩聞名,其「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許多人耳熟能詳。據《鏡週刊》報導,鄭愁予在美國時間6月13日辭世,享耆壽91歲。